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生命的等待-關注器官移植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9日 16:38



  1、石炳毅 主任醫師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309醫院移植外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 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和醫療成果獎八項,發表論文120余篇。(左圖)

  2、陳忠華 教授 同濟醫學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 衛生部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際器官移植學會會員 發表論文60余篇 醫學專著10余部。(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器官移植方面的問題。

  今天現場訪談的話題是和器官移植有關的,來看一個片子:12月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13歲的男孩張信和14歲的男孩胡筠就要康復出院了,他們因為患重症兒童尿毒症走在一起,也同樣因為尿毒症他們今後命運的聯絡將更緊密了,因為他們現在身體裏移植了同一個男孩的腎臟,腎臟的主人就是10歲的趙新。年僅10歲的趙新和別的孩子一樣聰明活潑,11月上旬的一天不幸遭遇車禍,趙新被送往武漢同濟醫院搶救,同濟醫院腦死亡協作組的陳忠華、張蘇明等六位專家分三組嚴格參照國際慣例和我國衛生部公佈的相關標準,經頭腦CT、腦幹測試等項診斷後判定趙新已經為腦死亡。趙新父母在得知孩子生命無法挽回時表示願意無償捐獻器官去挽救那些需要實施器官移植手術病人的生命。11月10日經過和趙新父母協議,專家們決定取出趙新的兩個腎臟,分別植入了張信、胡筠的體內。在中國目前已經判定的六位腦死亡者中他們是首位主動提出無償捐獻出器官的家屬。

  陳忠華:接受治療的這兩個孩子在住院期間時間長的已經三個月,短的已經有三個星期了,住院都是因為尿毒症進來的,都需要透析,這樣都在等待腎源。嚴格地説透析的時候就應該移植,這是最近美國的標準。

  主持人:什麼是器官移植呢?

  石炳毅:器官移植按照最通俗的老百姓的説法就是換肝、換心、換腎,就是利用現在的外科手術技術把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正常的有功能的器官移接給另外一個個體(病人),使之發揮正常的功能,達到治療疾病、延緩生命或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主持人:器官移植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石炳毅:器官移植有多種分類方法,如果從移植種類來分可以分為器官移植、組織移植和細胞移植。如果從供體來源來分可以分為屍體移植和活體移植,活體移植包括親屬供器官和非親屬供器官,屍體移植包括心跳供體(腦死亡)和無心跳供體。

  主持人:今天談到的這兩個孩子接受的腎移植是屬於哪種類型的腎移植?

  陳忠華:他們屬於有心跳的屍體的腎移植類型。

  主持人:在什麼程度下就必須考慮通過器官移植來挽救病人的生命?

  石炳毅:器官移植現在在國內外的發展是很快的,特別是這幾年已經成為了治療很多種中末期器官功能衰竭和其他疾病的一個有效措施,有很多疾病都適合做器官移植,比如我們醫院開展的就有治療尿毒症的腎臟移植,治療肝硬化以及早期肝癌的的肝臟移植,治療晚期糖尿病和中末期腎病的胰腎聯合移植,還有肝腎聯合移植,心臟移植,還有骨髓移植和胰島移植是屬於細胞移植,還有角膜移植和皮膚移植都屬於組織移植的範圍。

  主持人:來看一個器官移植發展的片子:約公元前600年古印度的外科醫生就從病人本人的手臂上取下的皮膚來重整鼻子,這是最早的自體組織移植。角膜移植是最早取得成功的異體組織移植技術,首次眼角膜移植是1840年,由愛爾蘭內科醫生彼格從羚羊眼球上取下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經過人類的不斷努力,如今眼角膜移植已經成為很普通的眼科手術了。器官移植比組織移植複雜得多,難度也更大,從1951年到1953年休姆醫生在美國進行了把九個屍體捐贈者的腎臟移植到人體的手術,最長存活了6個月,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取得部分成功的人體重要臟器的移植手術。1954年美國波士頓醫生摩裏成功做了世界上第一例同卵雙胞胎的腎移植手術,接受者活了八年,只可惜這種同卵雙胞胎之間進行器官移植的情況少得可憐。使全世界都感到驚慌和興奮的是1967年12月4日南非開普敦的巴納得醫師首次成功完成了人類異體心臟移植手術,開闢了器官移植的新紀元。但是由於人體的免疫排斥反應,器官異體移植的成功率一直很低,直到80年代初一種叫環孢素的抗免疫排斥藥物的出現才使這一現象得以改變,器官移植也因此而蓬勃發展。從1954年摩裏成功完成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到80年代末,器官移植已經挽救了20多萬人的生命。

  主持人: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水平處在一個什麼狀態?

  陳忠華:目前從最近的資料看來除了腦部以外,人體的其他部位都可以進行移植,當然腦組織有移植的,但是頭和腦作為整體的移植目前還沒有。

  石炳毅:從我國的情況看我國器官移植的外科技術應該是一點都不比國外差的,基本上國外能夠開展的器官移植我們都可以開展,我們的特色是肝臟移植、腎臟移植。

  陳忠華:我們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基本上14種器官移植包括心、肝、腎、心肺聯合移植、胰腎聯合移植、肝腎聯合移植、多器官移植都做過。

  主持人:有沒有微創的移植手術?

  石炳毅:比如最近幾年開展的腹腔鏡活體供腎就是一種損傷小、切口小、恢復快的手術。這種手術在國內剛剛起步,我們已經完成了九例。

  主持人:來看兩位這項技術的直接受益者(腎移植):這兩位小朋友分別是13歲和14歲,都是第一次來北京。

  小朋友:現在已經手術一個月了,身體感覺很好。我們非常感謝給我供腎的小朋友和他的父母。

  主持人:再來看一個有類似命運的人的故事:趙芳曾經是一位腎功能衰竭的重病患者,今天她卻是亞洲移植運動會的乒乓球冠軍,從1991年做完手術的12年裏趙芳一路走得艱辛而又頑強,因為腎移植讓她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1991年做完手術後不久趙芳就重返工作崗位,回到了她熱愛的講臺,這些年她自學英語、積極鍛鍊成為1997年走出國門參加第十二屆悉尼移植受者奧運會的第一個中國運動員。2001年和2002年她又連續兩次參加了第十三屆移植受者奧運會和第一屆亞洲移植運動會,向世人證明了她要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決心。在2003年的第二屆亞洲移植運動會上趙芳還身兼隊員、領隊、翻譯三職,而且還和她的四名隊員一起取得了優異的運動成績。趙芳幾乎成了世界移植運動會中國運動員的代名詞。

  主持人:怎樣通過一些康復手段使患者恢復到這麼好的狀態?

  陳忠華:首先是要定期到醫院復查,要有生活的信心,按照醫囑的標準進行服藥,最重要的就是別忘了查血濃度。這種藥物主要作用就是抗排斥反應。

  主持人:既然這個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那麼是不是有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

  陳忠華:並不是這樣的,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供體來源,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世界性的問題。

  主持人:來看一個片子:這是一位交通警察,因為尿毒症需要腎移植,目前在進行進行透析來維持生命。

  患者:我等了一年多時間了,非常著急,每天都盼著腎源。如果再等不到我感覺就快挺不住了。

  主持人:另外還有位王大媽也有類似的情況。

  石炳毅:這位王大媽接受採訪的時間是在週三,週五已經進行了手術,今天是手術後的第四天,現在已經可以吃東西了。現在在也沒有當初想跳樓的感覺了。漫長的等待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每天幾乎都要透析,這是很痛苦的,而且花費也高,長期等下去就可能沒錢做手術了,而且還擔心手術能否成功。

  陳忠華:這兩個小朋友一個等了三個月另一個等了三個星期,這算是非常幸運的了。供體資源的開發目前還沒有很好的協調,缺乏一個核心的串聯的機構。

  主持人:有網友問怎樣區別腦死亡和植物人?

  石炳毅:這在醫學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植物人是活人,腦死亡是死人。從醫學上腦死亡的人一定是必須依靠呼吸機才能存活的。

  陳忠華:應該説腦死亡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概念,除了呼吸的標準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標準來進行判斷。

  主持人:來看一個片子:2003年2月腦死亡開始明朗化。3月腦死亡診斷標準初稿完成。4月中國實施第一例腦死亡。8月深圳通過地方性器官捐獻法規。12月中國首例腦死亡者捐獻器官。

  陳忠華:目前最關鍵的是理念的改變,這對於規範我們的醫療常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主持人:廣東田先生 25歲 我一個親戚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肺部有浮腫,現在已經呼吸困難,醫生建議換肺,做肺移植手術的危險系數有多大,成功率高麼?費用是多少?

  陳忠華:肺移植目前在中國仍然在嘗試期間,沒有作為一種常規臨床醫療服務,原因就是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因為開放性器官很容易出現感染問題,難度相對要大一些。費用很難估計,最近好像也有病例報道,費用大約在10-20萬左右。

  主持人:山西趙女士 50歲 我想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請問該和什麼部門聯絡?

  石炳毅:衛生部現在有一個腦死亡判定專家委員會,但是器官捐贈的登記處目前還沒有,我建議您和武漢的陳教授聯絡,那裏有一個模擬登記處。

  主持人:雲南李先生 47歲 腦死亡至今沒有立法,陳教授為什麼還要做腦死亡,不怕違法嗎?

  陳忠華:應該嚴格地説現在沒有法律支撐也沒有法律禁止,也就是説是一個法律真空,我們應該儘快把這個真空填補上,我們沒有哪一個醫院去故意違反法規,都是在為新的法規出臺做一些前期的準備。

  主持人:出診時間 石炳毅 週二下午、週三上午;醫院諮詢電話 (010)66775188、83662882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