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正文

網上第一票 投給李金華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3日 18:04

  12月2日10時43分,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凱雷輕輕的握住鼠標,在央視國際網站的頁面上投出了“2004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的第一張網上選票,他點擊的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的名字。這個舉動也標誌著“2004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網上投票活動正式啟動。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儘管昨天的北京大霧濛濛,但前來參加此次新聞發佈會的國內外40余家新聞媒體還是顯出了相當的熱情。從前來採訪的記者們的臉上我們不難看出,他們期待見證一個社會關注度極高的事件。

  10時10分,央視經濟頻道《第一時間》欄目主持人歐陽夏丹,首先將各位記者的目光拉到了前四屆年度人物評選的頒獎現場,一起回味歷史,感受精彩。她説:“每次看到這些片頭和這些片段的時候,心裏都很震撼。”其實,感到震撼的遠遠不止夏丹一人,那些時時刻刻在關注中國經濟的變化以及中國經濟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人物的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那麼,今年備受關注的候選人究竟是誰呢?誰又是2004年中國經濟的年度驕傲?經過100多位經濟學家、企業家、歷屆年度人物獲獎者、知名財經記者的精心篩選,候選人的答案此時終於明了。

  他們是:(依照姓氏筆劃排列共23人)

  馬 雲 阿裏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 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 ;

  王憲章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總經理 ;

  任正非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

  張文中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董事長;

  張恩照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元慶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李書福 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 寧 北京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東生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金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

  麥伯良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鬱知非 上海國際賽車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侯為貴 中興通訊董事長;

  胡茂元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郭廣昌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立華 波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黃光裕 國美集團總裁。

  年度社會公益獎候選人資料(3人):

  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高 正 安徽阜陽市太和縣三堂鎮農民 ;

  廖曉義 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主任

  新聞發佈會現場,記者們的提問異常踴躍。

  深圳商報的記者首先提問:“社會上各種評選非常多,而且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也經歷了幾屆了,今年最大的創新點是什麼?”

  總導演石世侖回答:“過去四屆的評選標準都是創新、影響力、前瞻性,基本上都是針對企業家的。而今年的標準是創新、責任、健康,評選範圍有所擴大,實際上把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包括進去了。像責任,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其他身份的人,都要對社會有責任,不要污染環境,要誠信納稅。像健康是相對比較大的範圍,我們的經濟運行秩序是需要健康的,我們的財富積累是需要健康的、陽光的,需要可持續的。”

  《新週刊》的記者提問:“普通人有沒有可能當年度人物?

  石世侖饒有風趣的解釋道:“在我們看來他有可能是普通人,但他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您的提問讓我想起了去年年度社會公益獎的獲得者熊德明,因她的一句話,掀起了一場中國清欠民工工資的風潮。其實普通人以不普通的方式也在影響著中國的經濟,我覺得您的建議非常好,我們會認真考慮。”

  話音剛落,《新京報》的記者就舉手提問:“cctv經濟年度人物評選,被很多媒體認為是中國經濟的‘奧斯卡’,你們怎麼看?”

  央視經濟頻道總監梁曉濤笑著回答説:“這可不是我們自己冠名的,是媒體的厚愛。一個項目、一個評選活動能不能進行下去,我覺得主要看市場對它是不是能夠認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年度人物評選能夠進行到第五屆,而且得到相關方面的相對重視,至少説明它在市場上還是有生命力的。我想,能不能成為中國經濟的‘奧斯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所推動和見證,這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一向以質疑著稱的《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提出了一個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他説:“這個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那麼就越要求客觀公正,你們在評選程序上是怎麼保證客觀公正的?”

  央視經濟頻道總監助理許文廣的回答,讓人們一下子打消了這個疑問。他説:“我們從第一屆評選活動開始就十分重視客觀公正,因為它決定了評選的公信力。我們有個百人評選團,他們是由經濟學家、知名財經記者、往屆獲獎者共同組成的。他們先進行第一輪評選,然後選出23名候選人後,再由他們進行第二輪投票選出前十名。同時我們今年還增加了網絡和手機投票,這塊我們做了很嚴格的限定,他們參加“年度人物大獎”的投票,我們會選擇他們選出的前三位作為我們的入圍者。在晚會現場我們還增加了11人的主任評選委員會,他們在現場根據觀眾選出的前三名評出“年度人物大獎”,這些評委的資歷和公信力應該構成了媒體的公信力。”

  而《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提到了目前經濟界爭論頗多的“郎顧之爭”,他發現今年沒有經濟學家候選人。對此,總導演王朝陽實話實説:“往年出現的經濟學家包括企業家都是投票的結果,這種主觀上的平衡今年同樣不存在。我們提名的名單非常大,遠遠超出了現在公佈的名單,提名也是投票進行的,像學者也並不在少數,但最後進入候選人名單的卻沒有學者,這是投票的結果,對我們來説也希望看到中國隨著經濟的增長,不斷凸現出體現學術價值的學者,但現在我們很遺憾,實際上這並不能説明今年學者的情況怎麼樣,這只是投票最終排序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的一名記者是這次網上投票的第一人,他的第一票投給了李金華。他説:“我發現今年的候選人裏有兩位政府官員,但我只投了李金華一票,如果李金華和周小川都當選,你們會不會作出平衡呢?”

  許文廣乾脆利落的回答:“我們絕對不存在平衡的問題。他們兩人進入20名候選人名單完全是評委投票的結果。”

  《中國投資》雜誌社的一位女記者頗具慧眼,她説:“我想確認一下,是不是入選的20位候選人當中都是男性?我也想知道今年的主題,中國的女性企業家到底離這個主題有多遠?如果把這20名候選人名單再拓展一下,會有哪些女性入選?

  總導演王朝陽解釋説:“提名的候選人名單裏有女性,像海爾集團的楊綿綿、格力電器的董明珠等女企業家。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企業家、女性學者入選。”

  “我是共同社的記者,你們在12月28號宣佈結果後,你估計會給獲獎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許

  總導演石世侖的回答是:“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我覺得至少有兩點,比如獲得2001年經濟人物獎的衛留成,現在已經是海南省省長了,還有一位獲獎者李毅中,現在是國資委副主任。所有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人,我們在與他們交流後,他們都覺得很榮幸。”(劉向平)

(編輯:依寧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