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經濟半小時 > 正文

大雨考驗北京城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1日 22:54)


  相信昨天在大雨中的市民,都能想起兩年前的那場大雪;雪夜大塞車後,北京成立雪天道路交通保障應急指揮系統。在隨後的兩年多,北京在降雪天氣裏的交通基本沒什麼大問題了,但不測風雲不僅僅只有大雪,還有大風、沙暴、濃霧、乾旱、洪澇以及人為破壞等。同時我們也想提一個這樣的假設:即使是這場暴雨被預測到了,北京難道就會從容面對嗎?大雪、大雨、沙塵暴乃至去年的非典疫情,都在提醒我們,在一個像北京這樣聚集了1000多萬人口的都市裏,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為此,去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王岐山為首的“北京城市預警系統規劃小組”,規劃構築預警體系,確保城市安全。那麼,在昨夜北京十年不遇的大雨中,這套預警應急系統又運轉得怎麼樣呢?

  昨天晚上,北京市的市政、交通、園林、電力、防汛部門都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一場暴雨,讓北京的城市管理經歷了一次考驗。從中我們也看到,儘管經過了種種努力,但北京市的防災減災系統目前還是存在著脆弱的一面。為什麼僅僅一場雨就能導致城市多處道路被淹,全城交通堵塞?北京市承受災害的能力是不是存在差距?《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專訪了北京減災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防災減災顧問組組長吳正華。

  記者:7月10號的這場大雨,在北京的歷史上屬於什麼樣規模的降雨?

  吳正華:這種雨量在北京的歷史上特別在7、8月份,不算什麼特別大的,或者特別嚴重的降水過程。

  記者:為什麼這樣一場並不罕見的降水,給北京的交通等各個方面帶來了這麼大的影響呢?

  吳正華:這裡主要是事先準備不足造成的,一個是出現強降水的警惕性不足。首先,我們沒有預報到一小時達到100毫米,或者是50毫米這樣一個強度,按照現在的天氣預報的水平,是達不到這樣一個水平。

  記者:這次是在哪方面沒有預報到呢?是降雨的時間上,還是降雨的量上呢?

  吳正華:主要是降水強度上,降水的時間和平均的降水量來看,我們還是預報得比較正確的,降水的時間上也是比較正確的,但是這種一小時的、短時間的降水強度,是很難預報的,但是一般來講出現這麼個大雨,有關部門來講在收到信息,如果是有比較好的預案,它有這個信息的話,它也可以及時採取措施,而不是説等到車淹了,再採取預案,這樣的話,哪怕是提前半個小時,或者是十幾分鐘,都是非常有效的。

  記者:實際上就像您剛才所説的那樣,我們可能具體的雨強報不出來,但是在這天下午有一場大的降水,這個我們是預報出來了。

  吳正華:對。

  記者:那麼相關的部門應該做的是,有了這樣的預報以後,應該做一個提前的準備,但是這個準備從現在看來好像並不充分。

  吳正華:它只是單個部門在那裏做準備,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綜合的、協調的部門在做這個準備。

  記者:我們知道在2001的時候,就有過這樣一次教訓,那一場大雪,使得北京的交通全面癱瘓,事隔三年以後,為什麼又一次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呢?

  吳正華:現在市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説從去年的SARS事件以後,北京市正在考慮建設一個北京市的綜合應急指揮管理體系,目前這個工作已經開始,籌劃一個建設的方案,估計主要的工作在今後兩年內,就可以啟動起來了。

  記者:這個工作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的?

  吳正華:從去年6月,市政府就開始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記者:但並不是在2001年那場大雪之後。

  吳正華:對,沒有。

  從昨天下午4點鐘開始,北京烏雲密布的天空仿佛被撕開了一道口子,一場十年未遇的大雨傾盆而下,突襲京城。到了昨天晚上10點,北京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70毫米,降雨量最大的紫竹院地區甚至達到了125毫米。那麼,這場大雨給北京帶來了哪些考驗呢?

  

大雨:路陷北京城


  一位北京市民告訴記者,“行駛在邊上,這個轱轆在這兒,咣當掉下一個前轱轆,我們想下來看看怎麼回事,下來正好就掉裏頭了,2米多深,開著門掉下去了,都濕到了,自己爬上來的,兒子也是爬上來的。”

  這是發生在北京市西翠路上的一幕,由於道路西側的路面在大雨中發生塌陷,途經這裡的7輛汽車都掉入路邊的深坑當中。這位北京市民還告訴記者,“只能説趕緊把人先下車,然後馬上想解決,我走前面繞過去了,繞到這兒我一邁腿,我一下人都沒過去,這有3米多深。”

  記者注意到,塌方地的中央都有一口排污井,據現場調查,這一路段一共有9個排污井的井口,而出現塌方的9個地方全都位於排污井的周圍。市民説,“你看這方方正正的那個井,為它修的方方正正,它沒填土,它是今年春季開的工,就是弄污水道,他們回填的時候沒填好,就是造成了一下大雨就塌了。”

  污水井工程回填土沒有壓實,造成路面在大雨中塌陷這種説法得到了在現場進行搶修的市政工程人員的證實。市政工程人員告訴記者,“估計就是頂管,施工的時候,還土不實造成的。”

  

大雨:路壞的快,修的也快

  暴雨在這條道路上總共造成了路面11處塌陷,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説,無疑是個災難,雨水掩蓋了塌陷而導致的一個個大坑,大雨過後,這些塌陷的大坑依然是過往行人和車輛的陷阱。今天,這些路段怎麼樣了?記者到現場繼續進行了採訪。

  在長安街南面的西翠路,昨天發生塌陷的現場,記者看見,北京的市政部門派出的2個組,10多個人對這一地區塌陷的溝、坑進行了填土壓實,直到今天早晨,工程才基本結束。市政工人説,“夜間7點就來了,早晨8點來鐘填平的。”從這位市政工人口中,記者得知,工程人員又發現了另一個事故點,現在正在組織搶修。

  距離發現事故現場的時間已經有2、3個小時的時間,工程人員現在還在協調和等待車輛和砂石原料,對這一地方進行維修。記者發現這個新的塌陷點與昨天這一地區出現的情況非常相似,也出現在排污井的周圍。市政工人告訴記者,“土,拿水一泡不是軟乎了嘛,外面沉了。”

  記者還注意到就在塌陷地附近的排水溝現在還不能下水,市政工人正在對排水進行簡單的疏通,但是仍然不能發揮作用。市政工人説,“水下不去,有塑料給堵上了,有泥,什麼都有。”

  看著填平的路面,附近的居民松了一口氣,北京市的市民的生活今天也完全恢復了正常。但昨天短短幾個小時內,暴雨導致了北京城區41處道路出現積水,北京全市交通嚴重受阻。昨晚,《經濟半小時》欄目的熱線電話也一直沒停,甚至到了晚上一點鐘,還有觀眾告訴我們,他們被困在路上回不了家。接到這些電話之後,《經濟半小時》欄目也派出了4路記者,分赴北京各處,記錄下了這個不同尋常的雨夜。一起來回顧一下昨晚北京人那條茫茫的回家路。

  

新聞:北京大雨的街頭


  一位正在執行任務的交通民警告訴記者,全隊的交通民警都出來執行任務了。昨天北京的一場降雨讓整個北京面臨罕見的交通壓力,從下午4點到7點的三個小時時間,城區出現大雨,市區多個路段積水,交通嚴重擁堵。這是記者在北京西三環航天橋附近拍攝到的畫面,路面上的積水已經達到80厘米,汽車只能勉強湯水通過。一些車輛在通過積水路段時發生故障熄火。一位坐在車上的北京市民説,“車是漂過來的,車地下都是水,座上都是水。” 記者下午5點在西三環蓮花橋下面拍攝到的畫面,一些車主試圖從1米多深的積水中把車輛推出來,一些大公交車也相繼陷在水中,蓮花橋南北雙向主路的交通全部中斷,很多行人只能靠步行回家。一位北京市民告訴記者,“路上是淌水過來的。”據了解,北京市一共有41處主要路段當天出現交通擁堵。其中,復興門橋下、阜成門橋下、西直門橋下積水深度達到半米,車輛難以通過。

  昨晚北京的暴雨之夜,最忙的要數警察了。道路積水,路面坍塌,大雨中北京還有43處路口的交通信號燈出了故障。本來就緊張的北京交通,昨晚更是雪上加霜。從昨天下午5點鐘開始,北京市各交通支隊就打破常規,全市部署警力,疏導擁堵的交通,全市一個夜晚共出動警力3000多人。今天大雨過去了,忙了一夜的北京交通指揮中心,現在最新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交管局:大雨累倒3000交通警

  今天下午2點鐘,記者在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指揮中心,見到了正在值班的政委王文義,儘管今天北京沒有再出現大暴雨,但他們還在密切關注路面的交通狀況,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到目前交通一切正常。在昨天,從下午4點10分大暴雨開始,正在家休息的王文義在第一時間趕到指揮中心,與此同時,增派的2000名民警也在10分鐘之內趕到了現場。王文義告訴記者,“這與我們提前做好了預案,有一個嚴密地組織有關,另外我們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我們提前留足1/2的值勤備勤的力量,做到有備而來,能夠迅速出警,快速處置。”

  在指揮中心當天的情況彙報中,記者注意到,從4點20分開始,就不斷地接到路面民警傳回來的路況信息。其中城區有41處道路出現積水情況。王文義説,“積水最嚴重的地方應該是在蓮花橋、航天橋,西部地區就是降水比較多,有的地方好像是都達到將近1米。”

  路面上多處癱瘓,122報警臺也異常地忙碌,馬毅昨天是輪班休息,暴雨降臨之後,他急忙返回工作崗位。從晚上8點到11點,不停地有報警電話打進來。馬毅告訴記者,“在這個時間段接警,一共應該是200多起事故,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數據,要是在平時,夜間這個時段,就沒有這麼多的報警電話打進來了,我個人是比每天多接了200多起事故,然後我們全中心接警,比每天要多出1000多起,到達了4000多起的事故擁堵報警。”

  由於不能夠及時排水,交警能做的就是指揮車輛改變行車路線。王文義告訴記者,“車輛受阻以後,我們立即把道路的中間隔離設施打開了一個缺口,讓它由西向東的車輛走不了的馬上掉頭回去,繞行其他的路線,使這一局部地區的交通壓力,很快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據記者了解,從下午4點30分開始,指揮中心陸續接到彙報:市區已經有九個路口信號燈出現故障,指揮中心馬上開始搶修,昨天晚上11點以前,絕大部分已經全都修復。

  晚上接近8點半的時候,指揮中心得到消息,市防汛辦已經派出了500多人進行排水,交通開始好轉,11日淩晨12點15分,支援重災區海淀的警力撤退。

  2001年12月,那次雪夜大塞車讓北京人至今記憶猶新;昨天的大雨,困在路上的老百姓又一次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十年不遇的一場大雨,事先沒有從氣象部門得到一點消息?交通管理部門為什麼沒有提前發出任何警告呢?脆弱的北京交通如何應對天氣的驟變?

  

大暴雨為何沒有提前預報?


  記者今天從北京交管局等多個部門了解到,昨晚暴雨來臨之前,這些部門均沒有預先得到通知。那麼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監測到這場大雨呢?記者趕到北京市氣象局,氣象臺臺長郭虎正在對昨天暴雨的數據進行統計,他告訴記者,昨天的暴雨不屬於普通的降雨,而是一種氣象災害了。郭虎説,“昨天那個天氣,在4個小時之內,城區的降水量大部分超過50毫米,雨強非常強,降水非常集中,造成北京部分交通癱瘓,局部暴雨也是氣象災害中的一種。”

  據郭臺長介紹,北京這24年來出現過多次災害天氣,但像昨天這樣的天氣是這幾年也沒有見過的。正是像昨天這種災害性天氣,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預測到呢?記者的採訪,不斷被機房裏的一些警報聲打斷,工作人員解釋,這是自動監測站對異常天氣的監測報告。

  記者聽到機器發出了這樣的提示,“收到危險天氣預報,請注意查看。”、“自動氣象站中出現較強降水,請注意查看。”

  查看警告的氣象臺副臺長崔佳良告訴記者,由於這套系統是進行實時監測的,因此對於昨天突如其來的暴雨天氣事先無法提前得知。崔佳良説,“雷暴,在我們周邊的時候,並沒有發現危險災害天氣,它進入北京市區以後,特別是進入城區以後突然加強。”

  兩位氣象臺的臺長都向記者強調,氣象臺事先已經預測到會有降雨,在一週之前做週報的時候,他們就預報週末有雨,而在6月9日,也就是週五,天氣預報還只是顯示週六將有小雨,而到了週六中午的時候卻發現下午可能會出現陣雨,到了週六下午三點,氣象雷達開始顯示雲層變化很快。估計會出現強降雨,就在各種數據剛剛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候,暴雨就在四點鐘突然來臨。郭虎告訴記者,“技術做出這種預報難度非常大。”

  那麼,在預測到將會有雷暴雨之後,在暴雨來臨之前得一個小時,這個警報是否及時發佈出去了呢。郭虎説,“我們3點鐘,我們把天氣預報,121,包括預警塔,包括有關部門,都通知他們北京下午有強雷陣雨天氣,提前一個小時。”

  在氣象臺辦公室的墻上,記者看到有一份《重要天氣預警服務應急業務流程》,在上面,記者發現氣象臺要把超過50毫米的降水及時報告給市防汛辦公室,那麼防汛辦公室是否接受到這個信息呢。記者撥通了市防汛辦公室的電話。防汛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昨天氣象臺發的這個預告,是夜間到第2天白天,有比較大的降水,但是昨天出現的降水,是昨天下午,傍晚出現的,不是同時一個過程。”

  在與氣象臺有長期業務關係的交管局,記者也了解到,交管局在4點鐘收到的來自氣象臺的天氣預報並不是當天得緊急預警,而是第2天也就是星期天的天氣預報,也就是説,週六下午的這場暴雨並沒有提及。交管局説,“他們説今天有中到大雨,但是什麼時間呢?他並不十分準確。”

  這場暴雨,引起了我們對城市管理的關注,相信也會讓每一位北京市民都更加關注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的管理。交通的擁堵部分緣于沒有預測到這場暴雨的雨量,同時我們也想提一個這樣的假設:即使是這場暴雨被預測到了,北京難道就會從容面對嗎?脆弱的防災系統,不會因為預測到這場暴雨而“突然”變得堅強起來。作為一位北京市民,下次再遇著不測風雲的時候,回家的路能不能走得順利些?!

  最後,公佈一下我們的短信留言號碼,13910614001,如果您有什麼新聞線索,可以給我們發短信。

  記者:羅垠 李衛兵 李萍萍 鄢聞余 孫菁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 《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30
                   重播時間次日:12:35

責編:水晶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