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邱曉昀 美世諮詢北京公司高級諮詢顧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1日 15:22 來源:CCTV.com

邱曉昀 美世諮詢北京公司高級諮詢顧問

  邱曉昀:總體來講,應該説隨著中國最近這幾年發展的趨勢,和我們亞洲周邊同一個社會發展水平來看,像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這些國家,我們差不多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但是我們中高層,尤其是白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比他們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倒並不是因為我們社會發展水平比他們高,而是因為幾個原因:一,中國市場大,本身人才積累量、人群這個量就大,第二,這些外企紛紛把中國作為它的整個亞洲區的重中之重。那麼自然而然的,它的這些高端人才也會匯集到中國,因為這些原因導致在中國的人才,高級白領的人才的薪酬待遇要高於周邊國家。

  從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即便是和香港比較,我們高端人才的薪酬水平,尤其是最近幾年香港的高級人才薪酬水平有停滯和下降的趨勢,尤其是中低端人的收入水平有停滯和下降的水平。但是中國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比如我們經常會跟我們在美國的同事溝通這些問題,他們會聽到中國每年保持一個8%左右的工資增長水平,他們非常非常詫異。因為在發達國家,在美國、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一個人的工資能漲3%或者5%,他們會覺得謝天謝地,很多企業會保持非常非常低的增長。但這也是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

  從這個企業的實踐當中來看,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企業,究竟這些人才,如果倒退五年以前,這些中高級的白領,我們定義的白領不僅僅是薪水高,但我們一定是認為他的能力、他的職場經驗,尤其是國際經驗來講一定有他的優勢,這些人會相對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以及集中在一些跨國公司。但是最近幾年這個趨勢有一個變化,第一,大家都清楚,這些國際化人才由這些中國本土一流外企所培養出來的中高端人才正在外流,正在補充、反饋、回流到一些本土的企業或者一些中小型企業。另外一個,也是因為本土的中國企業的迅速增長,比如海爾、聯想、華為,步子走得非常大。比如聯想和華為,他們去年和IBM的PC部並購之後,它在國際化方面邁出了非常大的一步,可以説是脫胎換骨的變化。對於這方面來講,對於中高端人才的發展起了一個很大的推進。

  講到這裡我想補充一個觀點,基於我們多年行業研究的經驗來看,在未來幾年之內,中國中高級白領人群的需求量還會繼續放大。第一,我們的外企還在中國持續保持它的業務發展,它的發展趨勢並沒有停止,無論是摩托羅拉、IBM這些進入中國多年的企業,還是一些後進的,中國的一些大型的跨國公司,他們在中國的業務在短期之內至少會隨著中國整體業務的增長而保持高速增長,這樣就必然會帶來一個高端人才的需求。這是第一。

  第二,中國本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走向國際化,比如剛才提到的聯想、海爾、華為、海信,一個企業要走向國際化,或者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更加市場化,那麼你一定要需要更多的中高級白領人才,我們認為無論如何它都會保持前幾年的增長態勢。

  第三從薪酬的角度來講,從過去五年來的數據來看,薪酬的增長趨勢相當平穩,大概都是分佈在7%到9%之間,所以我們也預計在未來三年內薪酬的增長也應該是這個水平,不會有太大變化,除非是中國的整個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的逆轉,但是我們也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所以我們還是保持一個相當樂觀的態度。這是從未來幾年的預見性來看。

  那麼從行業分佈重心的遷移來看,三年以前,準確來講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的IT泡沫的破滅開始,人們才開始真正關注這個話題,以前人們耳熟能詳的中高級人才往往是集中在一些熱點行業,像IT行業會作為一個行業關注的重點,因為這些公司所提供的産品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手機、電腦、MP3,它直接關係到我們這些所謂的中産階級和白領、小資們的生活品質,所以我們這些人高度關注這些企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些行業是我們曾經關注的重點,但是在最近幾年,如果是從薪酬的角度來看,和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個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比如從三年以前來看,薪酬佔有顯著優勢的是高科技行業,像電信行業,它的薪酬在整個行業中佔有顯著優勢。但是最近這兩年,大家能不能猜到,2005年的行業薪酬冠軍是哪個?(文化?)文化不在我們統計的行列,文化不稱其為一個成熟的行業,文化這個領域價值很難衡量,它相對來講是一個軟性的行業。我所指的比如是高科技、電信、制藥、醫藥、消費品、汽車、物流,這些是我們通常所稱為的行業。(奢侈品),奢侈品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很小。(物流和醫藥)嗯,有創意,有想法。但是最後一名墊後的是誰?電信?不是。2005年的薪酬水平,如果從增長的趨勢,每年會增長多少,因為我們每年會發佈數據,從增長的趨勢來看,去年排在最後一名的是高科技,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為什麼?)其實就是在這裡,有時候你關注的重點它往往並不是因為這個行業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一個企業能付高薪,最根本的因素是什麼?是因為這個企業能夠創造比別的企業更多的剩餘價值。就是我的價值鏈可以創造更多的利潤。但是你想想海信賣一台電視能賺50塊錢,諾基亞賣一部手機能賺30塊錢。可是你賣一顆藥,賣一盒阿司匹林能賺多少錢?它不如制藥行業,從最近這幾年來看,往往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行業薪酬增長趨勢反而不如那些傳統行業。也就是説,真正賺大錢的是一些悶頭賺錢的人,出來叫的,出來喊的,喊得熱鬧的行業往往是賺不到錢的。能源是賺錢的,教育,如果你跟這些行業來進行比較,因為我們指的是真正的收入,很少聽到哪個教師説我在授課之外的收入可以達到30萬,除非是出去接私活。剛才我講的含義是,我們所關注的人才,有的時候一些真正的高端人才往往隱藏在人才市場的水面之下,你發現不了。從過去這幾年的發展來看,人才市場的重心有所遷移,但仍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這幾年,因為本身高科技這個行業因為它發展的原因碰到了一個瓶頸,就是高度的競爭,同時它高度的顯性化,高科技行業在薪酬和人才市場上來講是高度透明的。“水至清而無魚”,就是因為高度透明的競爭導致裏面沒有太多的水分,但是在一些新興行業,比如地産行業,像投行,它不是人們所關注的重心,但是在這裡面會大量高薪的人才。這就是説我們怎麼樣去看待人才市場真正的分佈,我們的眼睛不要局限在傳統意義上我們所認為的人才集中的市場。

  因為來得很匆忙,我也沒有準備太多的話題,如果可能的話,大家可以提一下,從我們的經驗來看確實是這些數據,如果大家有質疑可以提出來,暫時講這麼多。謝謝。

責編:福偉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