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直播的魅力(徐 斌)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3日 11:52)

  為了這一天,我們準備了半個月。對於一個三小時的直播來説,半個月的前期,不算多。

  半個月,開了五次會,兩次是與計委面對面,兩次是直播組內部,一次是與嘉賓討論演播室話題。非正式會議或曰三、五人的小會無數。幾乎天天都有討論。策劃方案一天一換,從最初的七、八個專題片設計,到後來一個都沒有,只有上午會議的重點回顧,從複雜到簡單,從人文回到新聞本身,這也是直播組觀念轉變的第一次嘗試。

  新聞本身是有魅力的,新聞是有力量的,哪怕你什麼都不説,只要你如實地將聽證會直播出去,其實就是最大的勝利,誰讓它會關係到億萬人的切身利益呢!

  頭兩天就住到了鐵道大廈。1月11日晚兩點多才睡,不是緊張,是習慣了。雖説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塊頭的直播,依然平靜,該幹嘛幹嘛,橫豎橫,幹唄。看看電視,翻翻新買的雜誌,想想明天有什麼漏網的東西,睡吧。

  1月12日,早晨6:30,電話響了,原來是叫醒服務,估計是小喬昨晚安排的。衝完澡下到三樓會場,已開始安檢。進入會場,直播組已各就各位。趕緊下二樓吃早餐,再上三樓,已成為記者的海洋。

  8:30,主持人李德昆宣佈會議開始,5分鐘後開始清場,所有持B證、C證的記者被請到二樓分會場。接下來,開始用對講機向臺裏250演播室報告會場發言人的名字及身份。一切開始正常進行。

  快10點的時候,對講機傳來董方勇的聲音,報告已經到位,他是這次直播惟一的外景機位。小喬讓董開始試機,叫了幾次,董沒有反應。壞了,不會掉下去吧?他那個機位是在鐵路醫院的樓頂上,據説極危險。再一想,可能是對講機出問題了,趕緊將董的手機號告訴了小喬。由於注意力全在會場上,好像過了很長的時間,對講機又傳來了董的聲音。事後問小董,原來是他無意中把訊號音量擰到了最小,所以聽不見呼叫。然後開玩笑説,如果真是要掉下去的話,他一定會對著話機長叫一聲"啊--",然後我們就會聽見"嘣"的一聲。好在沒有聽到這種單調刺耳的聲音,一切順利。

  中午休會吃飯,二樓餐廳擠滿了各媒體的記者和聽證會旁聽席的人員。代表們都在一樓的小餐廳吃飯。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代表們吃飯的時候,要看著他們,聽他們會説些什麼。其實不用看,不用聽也會知道他們説些什麼,不會有什麼意外的、激烈的場面。當然,形成這種場面也有一個原因,所有的代表中,沒有鐵道部的申請人代表和仲介機構的代表。

  看著人吃完飯,趕緊跑到二樓塞了兩口涼麵,又跑到三樓,仍然是記者的海洋。這時有點緊張,馬上就要直播,場面有點亂。通知保安快點清場,保安全是鐵道部的,説要聽計委會務組的安排才行,又找到會務組,搞定。

  耳機裏傳來小喬倒計時的聲音。13:00直播開始。

  13:30,要切到聽證會的現場,耳機裏又傳來小喬的聲音。一看現場的主持人沒什麼反應,我坐在5號機旁的桌子上,舉了舉手,主持人李德昆還是東張西望,終於看見他把目光轉向了我這裡,於是把手舉得高高的,做了個OK的手式,會議開始。這時是13:32分。

  會場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像廣東聽證會一樣有搶話筒的情況出現,大家舉手示意,主持人點名發言,基本規律是兩個消費者代表或其他代表發言完後,是一個經營者代表的發言,一對二。直至整個會議結束,都是這樣,只是發言,沒有什麼唇槍舌劍或自由辯論,而且發言大多是讀稿,發言者與聽發言的人之間也沒什麼視線的交流。這給切換導演找人員關係和空間感帶來了很多的麻煩。看來以後會議直播或會議拍攝交代空間關係或人與空間的關係將會是攝像們的一個課題。

  16:30聽證會結束。

  1月12日,星期六,一個普通的日子,雖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麼精彩,倒也知道外面的天氣不怎麼樣。直播開始前十幾分鐘,聽見小董和小喬在對講機裏的對話。

  小喬:西客站怎麼霧濛濛的,看不清楚。

  小董:是,現在天氣沒有上午的好,全是霧。

  小喬:拉一大全看看。

  小董:旁邊有一個工地。

  小喬:推上去吧,根本就看不見西客站。

  有人説,1月12日是一個里程碑。未必。1月12日只是開了一個會,有40個人發言。只是這個會是公開的,且關係到許多人的切身利益。其實還有很多會是關係更多人的切身利益的,只是不公開。

  這次聽證會直播,跟計委合作得很愉快,他們不僅大力支持,而且是全力配合。很少有跟政府機關合作是這麼輕鬆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共同商量。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另一個政府機關,至今我都沒跟鐵道部的人有過一次正面的親密接觸,只是通了十幾個電話,發了幾份傳真。原來定好的1月11日的《焦點訪談》也給取消了,原因是鐵道部壓力太大。這個壓力,差點把直播也取消了。沒想到一個政府機構會這麼脆弱。

  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我一直奇怪計委的前衛配合與鐵道部的保守推擋,説是與億萬人的切身利益相關,結果是兩個機構的利益相關。原來是鐵道部是想爭取自行定價的權力,結果是計委不放這個權力,價格還是要由計委來定。這可以從主持人李德昆(計委價格司負責人)的總結性發言中聽出來:通過聽證會,看來鐵道部自行定價的時機還不成熟,實行政府指導價,計委還是會……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