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寶物回顧

清代銅鼎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4日 13:11


  藏品名稱:清代銅鼎

  收藏者:叔大生

  藏品來歷:當年,叔大生的祖父母搭救了一位落難的客商。後來客商為了感謝叔大生的祖父母就把這個銅鼎送給了兩位老人家。

  藏品特徵:這件銅鼎高23.5厘米,口徑26厘米。底部有銘文“藏介造”三字,銅鼎整體為圓形立耳斂口鼓腹三足鼎,雙耳與斂口平行,腹上部有一圈造型獨特,有別於商周銅鼎。鼎的外觀為黑漆古包漿,給人一種珠光寶器感覺,主要用於觀賞與陳設。

  相關背景資料: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制的食具演變而來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從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誌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失去。以後,伴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後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廟大殿前,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鑒定專家:賈文忠 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研究委員會 副研究員 從事青銅器 銅器研究鑒定工作25年

  專家評述:這件青銅鼎呢,從它的聲音和它重量分析呢,它應該是青銅制的。時代呢應該是清中期,乾隆,嘉慶左右。倣照商周的銅器造的。腹部呢有一條龍的造型的一種紋飾,那個龍紋呢也是倣照商周的,兩個耳朵特別特別,就不同於商周的那種銅器。它有點往下,就基本跟那個口將近持平了,所以它有它一定的那個,它的自己的特點,它底下呢有三個字,藏,介,造,按字的意思來講呢,應該是一個出家的高僧,花錢雇人造的這件青銅器,青銅器的仿製是從宋代就開始了,像這種呢有點特色的,比如説宋倣,明倣,清倣,不能跟贗品等同。贗品呢它是跟哪個原物一模一樣,所以有點騙人的感覺,像這個鼎呢,就有自己朝代的特點,所以呢我給了十一萬元。

  專家鑒定團估價:11萬元人民幣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