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觀察 > 正文

[國際觀察]聯合國改革路漫漫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9日 23:41)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一場持續了多年的爭論,一場關乎聯合國未來的爭論,一場關於197個成員國切身利益的爭論。

  主持人 水均益:

  觀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節目。

  從剛才短片我們簡單的回顧了這些年聯合國改革的歷程,我們最後定格的時間是2005年3月21號。這個日子就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出改革方案的時間,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開始世界各國圍繞著安南的報告展開了激烈的論戰。我們的節目也對這個報告和世界各國的反映給予了持續的關注。但是從這些天來我們收到的觀眾反饋來看,相當一部分觀眾朋友對於聯合國這次的改革,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性的問題還不是十分的清楚和明白。

  我們今天就針對幾個關鍵的問題進行梳理,從而使大家能夠更加清晰客觀地認識聯合國這次改革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我們今天請到演播室的兩位,一位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學院的朱峰教授,還有一位是我們的新聞官員張郇。我想首先請教朱先生一個問題,就是怎麼看待聯合國的這個改革報告,這個改革報告它是不是最終的一個決定版,是不是這樣?

  朱峰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我想首先不應該是一個決定版,因為這次報告拿出來的兩個方案,一個A方案,一個B方案。但最還是要供所有的聯合國成員來進行充分的討論,而且只有在這種討論的基礎上,在凝聚共識,才能在安理會改革這樣一個,您剛才已經談到了從79年以來這麼長的時間,有方方面面不同的意見。而且涉及到聯合國一個非常核心機構的,它的組成、它的擴融、它的今後和未來得工作和使命。這樣一系列重要意義的問題上的機構改革,更需要聯合國的成員國來充分討論和發揮他們的建議。

  主持人:

  實際上我們知道這次聯合國改革是一個大方案,這裡麵包括很多環節,包括類似于環保、人類面對更多的一些挑戰,比如説環保、疾病等等生態保護。當然這裡面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兒就是安理會擴大這樣一個方案。那麼現在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説這裡面有沒有一個時間限制,或者説我們叫做,安南因為報告裏面曾經提到今年9月份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怎麼解讀關鍵時刻這個概念。

  張郇 新聞觀察員:

  實際上安南在3月21號拿出這個報告的時候,他也有一個建議,就是説今年9月份新一屆聯大開始的時候,之前應該對整個的改革方案有一個説法,就是經過討論以後有一個説法,所以你剛才提到是不是一個最終的報告,實際上安南自己可能也不會認為這個報告是一個最終的報告,因為他拿出來是讓大家討論的。

  主持人:

  討論大家就要爭論,討論就要取得一個一致。

  A:

  但這次安南在這次報告,特別是在安理會改革的問題上,他的取向,或者説他個人的意見是非常明確的。

  主持人:

  著急。

  朱峰:

  這個著急主要表現説在9月份他覺得應該表決。那麼這樣一個為報告的批准和完成的過程設立一個時間限制,或者説設立一個時限,或者時間表的這種做法,本身表明了這次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是一種安南版的改革方案,安南希望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

  張郇:

  而且今年9月份實際上是聯合國成立60週年。

  主持人:

  他想借這個機會,因為60週年有各國的首腦要去,可能就是説一把手在,好拍板。

  張郇:

  所以説安南前兩天在一個場合他講話的時候,他説現在是做出一個實際的決定的一個獨特的時機,就是很難得的一個時機,他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我覺得如果安南真的是從心裏面覺得,向聯合國改革這麼一個問題,從他拿出報告到9月份,半年的時間就能力敲定,我想他真的是這麼想的。

  主持人:

  而且這次是世界各國對於時間概念,就是我們所謂説的設不設最後時限,這個問題是特別的激烈。而且大家也知道我們中國也表明了態度,希望不要設時限,我們知道4月19號開始安理會進行閉門的磋商,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設不設時限,有關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短片,有助於我們了解目前世界各國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一起來看一下。

  解説:

  安南秘書長正式向聯大提交《聯合國改革方案報告》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安南認為圍繞聯合國改革的討論才剛剛開始,但是各方針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卻已是如火如荼。最近幾週每每提到安理會改革,我們就會聽到另外一個關鍵詞,就是不設定時限。4月11號由意大利、韓國、巴基斯坦等國組成的咖啡俱樂部,召集了聯合國119個成員國的代表紐約曼哈頓的羅斯福酒店舉行了5個多小時的會議,會後大多數國家都表示,反對為聯合國改革設定最後期限。

  4月12號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就聯合國改革問題在北京進行磋商,中國、美國、俄羅斯都表示反對為追求改革進程,而對安理會改革人為的設定時限,從目前的形勢向,不為安理會改革設定時限似乎已經成了安理會大多數成員國的共識。

  主持人:

  我們剛才看到的所謂叫做關鍵詞了,叫做“不時時限”。實際上是沒有一個時間表,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包括五個常任理事國,包括我們中國要提不能夠設一個最後實現時限,這是為什麼?

  朱峰: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聯合國過去60年的風雨歷程中,在涉及到聯合國機構改革等於零一系列重大的實際問題上,聯合國所採取的行動的方式都要協商一致。那麼協商一致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體現了聯合國要所有的國家參與,以及共同行動,這樣一個聯合國60年來所堅持的一貫精神和宗旨。如果要設定時限,很顯然討論不充分,其次不同的意見表達和醞釀資金也會受到限制,那麼安理會的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爭論和不同意見的話題,所以設定時間表,等於説是硬要把整個重大問題的改革要簡單化。同時也使得過去60年聯合國在重大議題問題上所採取行動的這樣一個協商一致的原則,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主持人: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有的人説不設時限,那就意味著沒有時限,你要不設時限就會最後沒有一個結果了。

  張郇:

  如果你設了時限是通過一種表決的方式,實際上他有一個時弦説,我某月某日之前必須要提出。

  主持人:

  比如説安南現在提的就是這個。

  張郇:

  這有可能造成一種分裂,造成一種很堅硬的對質,因為你可能牽扯到聯合國安理會,如果説你一定要設一個時限,通過一個表決的話,那有些國家就進去了,但是很多國家是面對的,他投了反對票。但是由於表決的比如説2/3,或者是幾分之幾的這麼一個規定,實際上對聯合國的長遠講起來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那些國家實際上就會造成一種對質、對立。

  朱峰:

  不設時間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方案是否會流傳是完全兩個的概念。因為你要設定時限完全就是要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而且現在安南剛才我們討論的,這是一個非常倉促的一個時間,那麼你不設時限到底意味著什麼?可能是一年兩年,但也可能是三年,也可能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大家溝通完成的很好,而且達成了共識,那可能就是一年多一點兒的時間。

  主持人:

  現在好像感覺基本上比較多的國家,特別是安理會現在的一些成員,基本上一致,我們不設這個時限。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了一個共識。

  朱峰:

  我覺得基本共識已經形成,因為咖啡俱樂部有119個成員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至少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都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態度,所以不應該有時間表,所以不應該有時間表的做法,我覺得最重要的他不是説是聯合國改革方案流産,而且現在包括中國在內我們都支持聯合國的改革。

  主持人:

  而且聯合國確實也該改了,60年了,此一時,彼一時。那個時候的聯合國在幾十個國家,40、50個國家,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但是針對具體怎麼改,這確實有一個問題,而且很著急的話,恐怕也會使得最後的效果是達不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的。

  張郇:

  因為就像剛才您説的,現在安南拿出來的這個計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計劃,當然安理會的改革是大家最關注的,但其它實際上還有很多的問題很多的方案,也是會引起爭論的,還沒有到這步。你比如説他要建立一個很有權限的,類似於安理會的叫人權理事會,這也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主持人:

  而且個肯定會非常激烈的爭論。

  張郇:

  他建議要建立一個人道干預的一種機制,實際上換句話説有可能就是人權高於主權。

  主持人:

  或者説原來的人道主義援助,把它升格為我可以干預。

  張郇:

  他還要確定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物理,要有一個明確的東西。就是剛才説到這三個問題,這一個問題就會非常敏感,而且牽扯麵很大,需要充分的討論。

  朱峰:

  張郇剛才説的,因為這次安南的改革報告他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報告,原則上是一個銳意進取的報告,但是因為太敏感了,如果你倉促上陣,設定一個時間表讓大家倉促投票,最後的結果可能導致整個聯合國會員國之間一個重大的分離。

  主持人:

  久而久之,現在按照比如説我們具體還是安理會改革擴大的程序,我們來看一下,借助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方案,所謂A方案,B方案。那要聯大的2/3多數通過,或者是通過,或者是2/3不通過,不通過怎麼辦?打回去重改。或者説重起一個報告,下一步假如説通過了,你還要拿到現在的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去投票,這個投票當然也不是針對某個國家,是針對這個方案。比如説聯大先通過了A方案,那麼這個A方案再拿到個五個常任理事國那兒再批准,還有一個關口批准,或者説不批准。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下面一副。接下來等於是新增的常任理事國的提名,這個過程實際是,咱們現在在圖上看到一個白框黑底,但這實際上可能意味著很長的時間,現在的關鍵是方案規則怎麼定下來。實際上到最後根據這個規則哪一些國家進去,這是後面的事情。

  主持人:

  我們現在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朱峰:

  而且現在問題是A方案、B方案看到就是一個完善的方案,就是一個沒有爭議的方案。

  主持人:

  不存在C方案,就是説我們中國人常講群策群力,現在這兩個方案是一個標桿,就是基本的一個計劃,然後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義意見。包括在表決程序上,包括在通過的方式上,包括在協商一致基本的我們所使用的原則上,所以我覺得只有不設時間表,才能夠充分表達國際社會的多數意見,協調各自的利益和立場,才能真正有和諧,真正有發展。

  主持人:

  我到現在再問一下兩位,按照你們現在我們這種分析,剛才我們三個人基本的觀點是一致的,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咱們不妨大膽地設想一下,按他完全協商一致,現在這個趨勢來看,朱教授,您覺得大概要需要多長時間?

  朱峰:

  我覺得兩到三年應該是要有的。因為剛才我們都討論到,整個程序環節和包括對方案基本的完善和補充環節,以及如何去溝通、協商形成共識環節,這三個環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實際上安南對這個改革,尤其是安理會改革的艱巨性、複雜性它是清楚的,但是安南處在現在的第二任做聯合國秘書長,他很快到明年,他就卸任了,但是他在這一任當中,實際上花了很多的精力來搞這個改革,包括建立國際的名人團,大家拿出計劃來。當然中間有打伊拉克戰爭這些事情,實際上是拖延了這個事情,但是對他講起來,他拿出這個方案,我想他有一個想法,他不能説我這個方案的時間表是放在下一任的,是在他下臺之後,他肯定提出來的這個目標。

  主持人:

  張先生您的意思是排除下一任。

  張郇:

  我剛才説過了,實際上安南他自己,我想他並不會對在今年確實能夠完成這個計劃報很大的希望,他只是把這個方案拿出來。

  主持人:

  而且現在很多專家基本上,包括國際上的專家或聯合國改革的專家,基本上持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説起碼,您剛才説兩三年,有的人説可能更漫長,但是起碼在今年之內要有一個清晰的結論,這恐怕是非常遙不可及的一個目標。

  朱峰:

  基本上沒有可能性,因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三個國家明確表態,反對設立時間表,然後咖啡俱樂部還有119個成員國,那麼問題就在於説,這兩方面加起來,我們説已經超過了一半以上的,而且這些都是有分量的國家。

  主持人:

  好的,我們要看一段廣告。廣告之後我們要來探討另外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説安理會的擴大它的代表性到底應該如何體現?我們馬上回來。

  主持人:

  好,歡迎您繼續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節目。

  説到聯合國改革,特別是安理會的改革,我們知道現在有五個常任理事國,有十個輪流的非常任理事國,但是應該説在前世界的眼裏面五個常任理事國是一種特殊的任務,因為他不僅表明了政治的平臺,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特殊的權力,於是“偵查之??”現在變成了一個很關鍵的詞。很多國家討論一個問題就是説誰該進這個常任理事國,他的這個代表性,因為大家知道我們聯合國有191個成言,還有更多的國家,那麼關於這個代表性,我們先來借助一個短片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然後進入我們的討論。

  解説:

  “代表性”這個詞也許沒有“不限時限”這個詞在最近國際新聞中的使用率高,但是不設時限、代表性這兩個詞已經成為了世界很多國家在爭論安理會改革問題上,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

  目前,許多國家對安理會的改革方案表示不滿,他們普通認為安理會的擴大方案缺乏代表性。

  墨西哥代表指出,如果德國和日本加入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常任理事國中將有歐盟的3個成員,北約將有4個成員,八國集團將有6個成員,這樣一來安理會便成為了歐洲國家和發達的國家的特權集團,這不符合代表性和平等的原則。阿拉伯國家説佔聯合國國家12%的聯合國國家,在安理會中沒有一個代表,代表性從何體現?許多中小國家也強調,安理會成員國過多的考慮了大國利益,忽視了很多中小國家的代表權。而在安南今年3月21號提出的《聯合國改革報告》中第169條是這樣的説的,聯合國的改革應讓更能代表廣大會員國,特別是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國家參與決策進程。

  主持人:

  我覺得最後這句話,我們有必要來探討一下聯合國的改革能夠代表廣大的會員國,特別是代表發展中國家國家的參與和決策進程,因為我們知道實際上在聯合國60年以前成立,到現在這麼多年下來,對於我個人印象對於聯合國最大一個抱怨,特別是安理會最大一個抱怨就是説代表性不足,因為大家可以看一看歐美國家、發達國家佔他們的決策權也好,代表權也好更強一些。那麼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關於安理會的改革提到了幾點,其中也能看到這樣的句子,讓他更具有代表性,我想問一下朱教授,代表代表性是不是安理會改革最根本的一個東西。

  朱峰:

  我覺得應該是根本性的東西之一,因為現在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設立構成是60年前特定的反法戰爭勝利的特定歷史時代的産物。但是60年過去了,60年以前整個世界的國家總數,也就是説61個國家,今天191個國家,而且聯合國的改革是發展中國家,所以代表性問題的爭論,要求的核心,如果説常任理事國要擴大,安理會的整個構成要擴大,那麼就要擴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而且這個代表性不單是要國別代表,就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之間至少應該反映發達國家國家、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多數席位,而且還有一個地域,那就是説世界五大洲有一個地域代表。

  主持人:

  亞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

  張郇:

  還有一個民族的代表性,阿拉伯民族。20幾個國家,它可能會有很多方面的代表性的標準,實際上就這個代表性,像我們剛才説的這個不設時限,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你畢竟所謂你不管用哪一種方式來擴大安理會都是有限的幾個位置,那麼你現在到底是按經濟來分,還是按當然現在不存在一個很明顯的政治的爭議,經濟、地域、發展程度,還有膚色。有些非洲國家他認為……

  主持人:

  我們前不久採訪尼日利亞的總統,尼日利亞也願意偵查,問他這個問題,他説我們當然應該是理所應當的,我們是黑人,而且我們很黑,因為非洲有埃及、南非也要偵查,尼日利亞説我是正宗的黑非洲的一個代表,它是這樣一種概念。

  張郇:

  所以説很多我標準,就像這樣一種代表性的問題,怎麼樣很好的體現代表性,而且在191個成員國當中達到最大程度的一致,對代表性的認同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主持人:

  這個涉及到剛才我們在時間或者説程序表上看到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提名這些安理會的擴大的安理會這些成員國的時間,這個爭論會不會更大,把現在的A、B方案會更大。

  張郇:

  你是指方案已經過了,是嗎?

  主持人:

  方案已經過了。比如説現在要指定誰,哪個國家。

  朱峰:

  事實上這個國家在同時進行,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比如説四個國家已經捆綁似的,我要爭場,所以現在的安理會改革方案它的敏感和微妙之處就是整個方案的設計和具體國家的備選國家的數量,他的具體的我們説他名字,利益僅僅聯絡在一起的。這就使得今天安理會的改革在代表性問題説,確實變成一個具有衝擊力的話題,什麼國傢具有什麼樣的資格才有代表性。所以我相信這個問題沒有充分的國際社會的醞釀和共識以前安理會現有的改革方案,當然還需要再繼續的磋商和討論過程當中。

  主持人:

  而且現在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爭論,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確實像朱教授所的説,你需要去廣泛徵集意見,形成一個大多數統一的,或者説一致的這樣一個觀點。

  好的,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就談到這兒,感謝二位參與我們的節目,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我們今天的這一期《國際觀察》再見。

責編:劉棣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