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往期查詢

鉅額賠償能否了斷懸案

------2003年8月18日《國際觀察》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0日 13:12

  主持人(方靜):觀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這一期我們為您現場直播的《國際觀察》。

  我們剛才看到的就是所謂的洛克比空難,一個葬送了270條生命,拖延了15年沒有了斷的懸案。這個事件成為西方各國,尤其是英國和美國和利比亞關係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不過就在這兩天有一些新的消息傳來,利比亞同意向每一個遇難者的家屬賠償一千萬美元。從這個總數為27億美元的數額來看,至少利比亞可以説是認真地希望了斷這段不光彩的往事。今天晚上,英國將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份決議草案,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但是洛克比事件真的能夠就此了斷嗎?至少現在還存在著諸多變數。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和洛克比空難相關的一些問題,我們今天請來的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李紹先先生和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先生。

  在開始我們的討論之前,我們先看一個關於洛克比空難賠償最新動態的短片。

  2003年8月15號,聯合國安理會現任主席,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米卡伊爾維貝收到了一封由利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艾哈麥德奧恩親屬的信函。在信中,利比亞政府表示,對洛克比空難中利比亞官員的行為承擔責任,並同意向死難者家屬賠償27億美元,還同時譴責了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洛克比空難發生以後,美英指控這是利比亞製造的恐怖襲擊事件,利比亞政府堅決予以否認,並拒絕交出美英指控的兩名製造爆炸的嫌疑人。1992年,聯合國宣佈對利比亞實施制裁,1999年利比亞有條件地同意,讓兩名嫌疑犯接受審判,聯合國對利比亞的制裁被暫時停止。經過一年的審判,設在荷蘭的蘇格蘭特別法庭于2001年5月判處涉嫌製造洛克比空難的利比亞人邁格拉希終身監禁,另一名疑犯費希邁無罪。在兩名疑犯的審判結束之後,雖然利比亞政府公開表示,邁格拉希被判有罪是政治判決的結果,但這並沒有妨礙其與美英兩國就最終全面解除制裁進行談判。目前利比亞政府已經按照協議在瑞士銀行建立專門的帳戶,一旦協議相關條款兌現,空難者家屬即刻得到賠償金。空難事情的最後解決出現了新的契機。

  主持人:洛克比空難在1988年發生的,到現在已經15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利比亞始終拒絕對這起空難事件負責,而且態度始終非常強硬,為什麼15年後的今天,利比亞突然改變了它們的態度?

  李紹先:應該是這樣説,利比亞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它的改變是有一個過程,並不是今天突然改變。實際上從90年代初期開始,利比亞在這個問題上,包括在對恐怖主義的態度問題上,它態度逐漸地向一個正常的國家這樣的轉變。

  主持人:是因為什麼開始轉變的?

  李紹先: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上在洛克比空難之前,美國先後幾次轟炸利比亞,最厲害一次是1986年一次,曾經直接炸在了卡扎菲的……

  張郇:當時這個事情也是因為一個恐怖襲擊引起的,在柏林迪斯科舞廳,有美國的軍人死了,美國人也指責是利比亞,最後進行了空襲,隨後也推出了它們的制裁,美國人很早,1986年就對利比亞進行制裁,主要是經濟和軍火上的東西。説到轉變是不是不是一晚上的,就是在1992年的時候,聯合國推出制裁決議,是要求利比亞交出這兩個疑犯,就像剛才的短片,利比亞現在做出三條,譴責恐怖主義,對受害者進行賠償,這些都是當時聯合國要求的,所以現在英國今天晚上要提出,因為它已經完全滿足了這個要求。那麼在1992年推出制裁以後,1994年利比亞人就説,我可以把這個人交出來,但是英國美國指責是我們這兩個人幹的,隨後我們把兩個人送給你們審判,不能保證公正。它首先提出來應該在第三國進行審判,當初英國跟美國堅決反對,所以説實際上這個過程到最後我們看到,美國和英國也做到讓步,到最後1999年的時候,把它在一個很特別的法庭,在荷蘭設立一個按蘇格蘭法律進行審判的蘇格蘭法庭。

  李紹先:而且為了做到這一點,美國人專門投資了1800萬美元在荷蘭的一個小地方造了一個監獄或者法庭,按照蘇格蘭的法庭審判這兩個人。

  張郇:但是利比亞把這兩個人交給聯合國,聯合國再把他們送到荷蘭。

  李紹先:為什麼利比亞整個態度轉變是一個過程,實際上它從2002年開始,它已經在不斷放出風來,就是願意進行賠償,因為我們都知道,1992年聯合國對裏利比亞實施制裁之後,1999年利比亞交出人以後,聯合國就終止了對利比亞的制裁,但是沒有最終取消。利比亞把兩個人交出來,而且2001年1月份,就是在荷蘭的一個蘇格蘭法庭對兩個人做出了判決之後,利比亞就提出來,現在聯合國應該對我們全面取消制裁,當時美國和英國提出了條件,就是你要進行賠償,你要承擔責任,你要聲明反對恐怖主義等等這樣一些。在此之後,雙方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價還價。我記得最早27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利比亞人提出來的,我覺得最早是在4月份提出來的。當時利比亞人提出來説,我同意支付27億美元,就是一個人一千萬美元,來換取美國解除對它的制裁。

  主持人:您説的27億美元現在是270名遇難者,現在算起來,每個人是一千萬美元,聽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按照空難事件賠償的國際慣例,這是不是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紹先:這絕對是不符合常規的,我們都知道,國際上對空難事故是有理性的賠償的,但是最多的我想……

  張郇:通常是數以百萬計已經了不起了。

  李紹先:當時幾萬美元。

  張郇:為什麼一個人一千萬,這説明利比亞一種態度,為什麼利比亞有一種轉變?我覺得經濟上的原因不是最主要的,美國繼續制裁它,因為所有的制裁都沒有禁止利比亞出口石油,所以靠這點石油,它不會餓死的。所以經濟上的原因是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我覺得利比亞認為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洛克比的空難成為一種障礙,妨礙它在國際舞臺上去承擔它希望所承擔的角色。

  李紹先:不僅是妨礙,實際上從90年代對利比亞制裁之後,利比亞實際上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主持人:總結就是兩方面的原因促使它進行轉變,一個是國內經濟上的壓力,一個是希望國際上能夠儘快重返國際舞臺。

  張郇:應該説美國是全世界最富的國家,就美國而言,它也覺得這個價錢比他們希望的要高得多。

  主持人:所以現在我想問,27億美元這樣的數字,具體來説,利比亞花這麼多的錢,它想要買到什麼呢?

  李紹先:這就是西方媒體所形容的,一千萬美元賠償一個死難者,這絕對不是經濟賠償,實際上是政治贖金,這筆贖金利比亞贖回什麼呢?實際上是贖回重返國際社會的權力,這也是一旦時間以來,卡扎菲一直不停地向國際社會表現出很負責的正面的形象,連美國人都説,現在的卡扎菲頭腦非常清醒,革命的味道越來越淡。

  張郇:他們説的卡扎菲革命指卡扎菲跟恐怖主義或者暴力行為的一些關係。但是現在不管怎麼説,這些評論員都説,卡扎菲現在變得比較理性,比較謹慎。確實是,這次的賠償協議簽了以後,卡扎菲可以説違反常規的,原來採訪卡扎菲比較困難,這次很快的就讓一些美國記者到他的住處採訪他。他在裏面通篇的言論都是認為,就是説我們應該對美國示好,我們本來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成為一種天然的盟友。

  主持人:我記得“9.11”之後,當時卡扎菲也是第一個譴責恐怖主義,而且是向華盛頓致哀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

  李紹先:甚至是第一批向美國致哀的。

  張郇:他自己也提到這一點,説我們是第一批向你們致哀的,他甚至向美國提供一些他認為跟恐怖主義有關的信息,當然美國官員説,這些信息好像沒有導致什麼實質性的結果,但是不管怎麼樣,他是一個舉動。所以説他也認識到,我看了那個信息以後,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説,如果在現在的情況下,不是世界的潮流,那你肯定是瘋了。他的意思就是説,他很清醒,他也願意在世界潮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果説洛克比是一個障礙的話,我們就花重金把它給了斷。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剛才您也説到,1999年的時候,當時聯合國曾經終止對利比亞的制裁,因為利比亞向聯合國提交了兩名涉嫌洛克比空難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一名現在還在監禁。我的問題是,為什麼利比亞政府要為恐怖分子的所為付經濟賠償,為什麼這個錢由利比亞政府來出?

  李紹先:因為這個事情從一開始發生之後,美英組成了聯合的調查組,經過一年多的調查之口,確認是利比亞的兩位官員涉案,所以這種情況下,從1990年開始,利比亞就跟這個事情脫不了干系了,一直拖下來了。為什麼現在卡扎菲願意花重金把事情了斷呢,我非常同意張先生講的,它主要的原因並不在於經濟,應該説1999年之前,聯合國對利比亞實行的制裁確實在經濟上給利比亞沉重的打擊,但是1999年終止制裁之後,利比亞人民的生活在逐漸改善,現在這個關鍵時刻,我覺得主要起作用的並不是經濟,我覺得和“9.11”之後國際形勢的變化直接相關的。

  張郇:你剛才説的這個問題,我們仔細看一下,這次利比亞在聯合國的代表寫給安理會主席的信裏説到,它是對政府官員的行為承擔責任。這個話可以這麼理解,因為到目前為止,利比亞政府也沒有承認説,這件事情是我指示幹的,只是説這是我的官員,他們涉嫌了,我應該承擔責任,他只是説到這個程度,但是背後,他希望這件事趕快了了,因為確實在賠償協議出來之後,西方有些人覺得有點不依不饒,説要繼續追下去,但是我相信美國的政府跟英國的政府這樣追下去,也沒有多大的意思,可能也沒有結果。

  主持人:現在我們再回到賠償的事件。我現在有一些關於賠償的信息告訴觀眾朋友,利比亞現在支付給空難者家屬已經如期地到位瑞士國際清算銀行。而15號,利比亞也正式致函聯合國,表示願意對汎美航空公司103次航班被炸毀一事承擔責任,聯合國也將就解除利比亞制裁的問題進行商討,事情似乎在順利成章的進行著,但是27億美元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全部兌現,利比亞重返國際社會的願望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在看過下一個短片之後我們就這些問題繼續討論。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揚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