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往期查詢

代號:聯合2003

------——《國際觀察》2003年8月8日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1日 14:49

  主持人(水均益):昨天一場不同尋常的軍事演習,在中亞哈薩克斯坦成功地舉行,與通常的軍事演習不同,這次演習有包括中國在內的5個國家參加,演習的假象敵是近年來不斷猖獗肆虐的國際恐怖分子,打擊拉登之類的國際恐怖分子,總要緊的是國際和作,現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反恐的任務。那麼還將在我國新疆境內,繼續舉行的這次演習,對國際反恐合作有什麼具體的作用?中亞地區恐怖組織和反恐行動的較量,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勢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觀察點。今天在演播室裏我們請來的兩位,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的研究員械季志業,另外一位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郭建新。我想我們還是先來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次演習的情況,一起來看看。

  北京時間8月6號11時10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在哈薩克斯坦邊境城市烏恰拉爾開始。代號為聯合2003的演習,集結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5國的兵力,共有一千多名官兵參加演習,演習分兩個階段,在哈薩克斯坦東南部地區和中國境內伊犁地區舉行。第一階段演習內容是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扣押人質,侵入哈薩克斯坦領空,渡過反恐部隊展開行動。從8月11號開始的第二階段演習,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部隊,將襲擊一個模擬的恐怖分子營地,演練如何營救人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這次反恐演習,是中國軍隊首次出境參加多邊演習,也是中亞國家第一次聯合反恐演習。

  主持人:二位,應該説我們經常見到的兩國舉行軍事演習,聯合演習,這種情況倒是多見。但是多國,若干個國家在一起搞這種聯合軍事演習,還是常見的。我想有一些細節問題,是觀眾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想請假一下二位。一個就是像類似這麼5個國家,來搞這樣一個聯合的行動的話,它的一些技術問題怎麼來解決。比如説我先問季老師一個問題,語言,會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因為這麼多的指揮官在一塊兒,大家有的説俄語,有的説哈薩克語,也有説中文的,怎麼來進行這種交流呢?

  季志業:這次軍事演習的語言是俄語,因為在中亞各國使用俄語不成問題。

  主持人:因為他們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季志業:他們俄語的水平都是很高的,只有中國一方是説中文的。但是這個不影響,中國軍方有很多俄語人才。可以通過翻譯。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照顧大多數?

  季志業:照顧大多數。

  主持人:還有就是説像這樣的演習,它主要演練的是什麼東西?

  季志業:主要演練的是幾國軍隊合在一起的聯合指揮,聯合調動,主要是演習這個東西。軍事技術問題,比如説怎麼衝,怎麼殺,各個國家自己都可以準備,但是關鍵是如果一起使用力量的話,那麼調動哪個地方的飛機,調動哪一支軍隊,使用哪一部分的力量,是用騎兵,還是坦克兵,還是裝甲兵,還是用飛機,還是用大炮,這個都是要馬上按照當時發生情況的所需要的,在最短的時間,使用最強的力量。

  主持人:而且我想這一點郭先生也在觀察,就是説像這樣一種演習,恐怕除了剛才季先生説的這些以外,語言、互相的協調能力,還有一些類似的東西,比如説像情報、資源的共享,指揮系統的協調,因為我注意到這次從上海合作組織官方宣佈的意義上來講,一個就是顯示打擊恐怖的決心,另外一個就是要協調各個國家反恐力量的互相協調、資源的共享等等。

  郭建新:這次演習應該説是多兵種在一起合作,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各種各樣的兵種,尤其像現代化軍隊,都是多兵種的。再一個現在像特種兵,這是經常在反恐的過程當中使用的一種部隊,散兵、航空兵等等。一個國家如果多兵種協作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需要一個非常高超的指揮系統,現在如果你是五國放在一起的話,那實際上已經等於是幾何基數的,它那個複雜程度是幾何基數的,所以這次演習一定是把五國放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演習這樣的一個複雜的系統。在過程當中,像它要有信息系統,再一個,他選擇的地點是高寒高原地帶,然後在高原的裝甲快速地行動。而這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原來我們都知道奇兵早在前幾年我們已經取消了,這次就是這樣演練,在這種演習當中又出現已經比較老的過時的兵種又拿出來,為什麼?阿富汗戰爭的時候,基地組織,拉登的這幫人,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那是騎著一條毛驢,一條毯子,就可以穿林越嶺,就可以打遊擊戰了。美軍的呢,上百萬的精確制導彈,打這個東西,人家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説你非常貴重的導彈在打價值十美元的賬篷,但是在這種地形中,特定的目標的時候,那用奇兵非常好,那這一次把奇兵這種兵種重新起用。

  主持人:所以有的時候看似過時,或者是傳統的做法,也許在打擊反恐上,可能能夠派上很大的用場。

  季志業:現在的反恐也是需要一些先進的設備,比如説最先進的通訊設備。為什麼當時打擊車臣恐怖勢力能夠一下子把杜達耶夫打掉了,就是騙他打手機,結果通過俄羅斯的通訊設備,查到這個手機的位置。

  主持人:衛星定位。

  主持人:導彈追著手機的信號直接下去。

  季志業:這次5國聯合演習更重要了,就是説各個國家的通訊系統是不一樣的,怎麼通過這些聯合軍事演習,來解決通信系統的合作問題,這個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主持人:而且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你想這麼多的國家,各自都有自己的主權,也有領空。這此我們看到一個假象的被劫持的飛機,然後就派兩架蘇27的戰鬥機上去攔截它,最後逼迫他降落。你想這樣的過程,我理解可能有的時候出現這個事了,真的是要有這種類似的事情的話,那5國合作的話,那就是最優選擇了,就是哪個國家的戰鬥機離它最近,而且最快速度能夠攔截到這架飛機,那就派那家。比如説俄羅斯的飛機能夠用,但是他要到哈薩克斯坦,那領空的開放,那就是一個問題,你得跟對方打招呼,你不打招呼,萬一有什麼問題。

  季志業: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説經過前些年的上海5國機制,然後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這些問題作為基礎問題已經解決了,比如説中國和中亞,和三個接壤的國家,包括俄羅斯,有一個軍事互信機制,就是邊境地區的軍事互信機制,也就是説各自的邊境地區如果出現重大的軍事調動,重大的軍事行動的話,都要通知對方,以免出現差錯。像這樣的一種相互信用的機制,已經發揮作用了。所以在開展聯合軍事演習,或者真正需要聯合採取軍事行動的話,就不會出現像這種互相不信任了,或者還要申請過你的領空的問題。

  主持人:我想就像剛才季先生所説的,上海五國在這之前所鑒定的基礎,包括像這種演習和以後的這種聯合的軍事行動,應該説也是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至於説上海合作組織它的來龍去脈,怎麼建立的,一些情況,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然後繼續我們的話題。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1996年4月,中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首次會晤之後,建立了上海五國的會晤機制,也建立了相互信任合作發展的基礎。2001年6月,上海五國元首第6次會晤在上海舉行,在烏茲別克斯坦加入之後,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一個嶄新的地區性合作組織正式誕生。2000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推動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上海公約,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任務。

  主持人:我注意到,應該説原來是上海五國,現在叫上海合作組織,最顯著的一個區別,就是又原來的五國,變成六國,有了烏茲別克斯坦。但是這次比較巧的,或者也很令人關注的就是説這次的軍事演習叫做上海合作組織體制下的一個軍事演習,但是沒有烏茲別克斯坦,為什麼沒有?

  季志業:因為烏茲別克斯坦宣佈不參加任何軍事結盟行動,它曾經是獨聯體的解體安全條約的成員國,但是後來它退出了這個安全條約,就是説任何聯合軍事行動,他是不參加的。所以他儘管參加了上海合作組織,但是他沒有參加這一次的聯合軍事行動。

  主持人:意思就是説他認為這次的軍事演習,或者説上海合作組織是具有軍事同盟關係的這種色彩嗎?

  季志業:應該在某種程度上有這樣的色彩,因為它畢竟是一種聯合的軍事行動。所以烏茲別克斯坦它從本國的國家的外交方針出發,它沒有參加這個活動。

  郭建新:實際上烏茲別克斯坦也對地區反恐比較積極了,像剛才季謝老師講的,實際上最後的反恐的總部,原來是定在吉爾祥斯斯坦,現在要定到烏茲別克斯坦,這個就表明了烏茲別克斯坦克對地區反恐是比較積極的。因為什麼呢?這個地區是一個特殊的地區。而且現在講,從車臣下來到格魯吉亞,再一直過來通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端,一直到中國新新疆,這實際上在這一個地段是一個什麼呢?多山多國家,地區相對封閉貧困,而且很多新建的國家,而且多是邊境交錯,邊境線又長,所以都屬於這個地區的集中的一種邊緣地區的狀態。處在這個地區的,誰也不能置身於現在的恐怖主義在這裡比較活躍,誰也不能置身與外。

  主持人:看到這個圖就是中亞地區的一個態勢圖,這裡邊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還有剛才郭建新説的阿富汗這個地區。實際上這個地區現在也是被很多的媒體和關注都在這兒,因為這個地區是存在著恐怖主義勢力,包括三股勢力,我們説恐怖主義、分裂主義,還有極端主義。我們知道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到現在也就20幾個月的時間,好像對它的發展似乎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特別是一些西方的輿論認為這個組織似乎沒有什麼前途。

  季志業:尤其是“9.11”以後,美軍進入了中亞以後。

  主持人:美國進入反恐,那就是説中亞這個地方,美國進入之後,它的態勢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對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的發展,發揮它的作用,有什麼影響嗎?

  季志業:美軍進入了中亞以後,確實存在著一些議論,認為上海合作組織可能他的生命力很短了。因為美國畢竟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它進入中亞,中亞國家在安全問題上完全可以依賴美國,就可以解決問題,沒有必要再去搞上海合作組織。但是“9.11”以後,到現在為止,不到兩年的時間,事實證明了,就是説美國進入中亞,建立了一些空軍基地,主要的目標是為了解決阿富汗問題,就是解決阿富汗的基地組織問題。儘管現在阿富汗基地組織基本上消除了,但是阿富汗的局勢並沒有好轉。

  郭建新:從現在來看,阿富汗,實際上這一個地區,這一個地區你美軍進來,他到了阿富汗,並沒有解決這個地區的恐怖主義猖獗的問題。

  季志業:也就是説地區安全問題,美國並不來幫助你解決,地區安全還是要靠本地區的所有的成員共同來解決。

  主持人:但是現在美軍在中央地區的存在,應該説是以很多,比如我們現在這個圖上可以看到,現在有顏色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這幾個國家都有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美軍的存在,有的是基地,有的是有訓練營等等,這就給人感覺好像美國態勢還是很強,就準備在中亞做一些文章,起碼要立足,在這個地方。

  季志業: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説美軍進來以後,中亞地區的恐怖組織,不僅沒有別消滅,還在繼續發展。最近像伊斯蘭解放島,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東突斯坦伊斯蘭運動,像這樣一些恐怖組織在這個地區還在發展,就在上個月,哈薩克斯坦的安全部門抓獲了三名東突斯坦伊斯蘭運動的武裝分子。從他們住處搜索大量的武器和裝備。

  郭建新:比如説在高加索山的攀基西山谷,這個地方七千多恐怖分子,而且查出來有一個高級訓練學校,類似于基地組織,在阿富汗被擊潰的基地組織和塔裏班,到那個地方就開始活動,而這個山谷實際上是通車臣和格魯吉亞的交通要道,隨時可以向東面走。

  主持人:這次這個軍事演習,也應該説是針對這一段時間,特別是最近,剛才你們二位提到的在這個地區的恐怖主義活動抬頭的跡象,有關於在這個地區的恐怖勢力的活動一些情況,我們簡單地編輯了一個小短片,我們看一下,然後我們繼續這個話題。

  中亞地處歐亞大陸心臟地帶,100多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居住在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構成經歷多次政治變動的歷史之後,這個地區被恐怖組織作為勢力發展的溫床,並且有成為世界恐怖襲擊據點的趨勢。反恐國際行動已經使中亞地區的恐怖組織遭受了沉重打擊,但是他們並沒有毀滅,暗殺、綁架人質在城市和村莊製造爆炸事件,襲擊邊防士兵以及邊境設施,恐怖分子以分裂為目標,以暴力為手段,以宗教為外衣,採用各種襲擊形式在中亞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構成了威脅。

  作為中亞地區最大的恐怖組織,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不僅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製造恐怖爆炸事件,還在2002年8月派出勁千名武裝分子越過邊境,進入了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劫持了20名人質,其中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內衛部隊司令,和4名日本專家,這僅僅是恐怖組織在中亞罪惡活動的典型實例之一。

  主持人:接著剛才這個話題。在中亞,這麼大的一片地方,而且地形又很複雜,有的人説幾乎跟阿富汗的高山地這種地形很相似,存在著一些類似于這種恐怖組織,或者恐怖分子,恐怕也是由他特定的地理條件造成的。我想問一下,現在在那兒活動的猖獗的記錄在案的,被國際社會也好,被當地國家記錄在案的,都有哪些組織?

  郭建新:我給你數數,東突、車臣,就是所有再加上車臣,再加上基地組織,塔裏班的殘余勢力,再加上還有一個烏茲別克斯坦的所謂伊斯蘭運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但是大大小小的猖獗活動的,這樣的組織都在那兒。他們這些組織之間是有相互聯絡的……

  季志業:不僅是這個地區有聯絡,而且和地區以外的。

  主持人:比如説基地組織。

  季志業:比如是與沙特,與蘇丹一些恐怖組織都有聯絡。

  郭建新:這地方還有一個非常緊張的事情,就是像西方和歐洲也是感到非常緊張,就是所有地區和國家都感到非常緊張的是什麼?原來中亞地區都是前蘇聯的地方,這個地方原來是他的一個核工業基地,所以這個地方存有大量的核材料。今年年初,6個人蒙面去了,到某一個基地,把看守人打暈,拿走20幾個箱子,裏面全部都是核材料。隨即不久,法國、歐洲地方抓到一個好像是巴基斯坦和南美的一個混血,帶著一些放射性的材料,聲稱要製造臧彈,在歐洲,或者是在美國投放這些東西。所以這個地方的核材料仍然讓人感到非常緊張,這是引起人們非常關注的一點。

  季志業: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毒品走私問題。這個毒品走私在全世界大概70%的毒品,都是來自於阿富汗。而阿富汗毒品通向全世界的通道就是中亞。這個毒品走私越猖獗,就説明這個地區的恐怖組織越活躍,為什麼呢?它實際上是為恐怖組織提供資金。

  主持人:這兩方面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郭建新:而且它有現成的網,基地組織和這些恐怖組織,它都有自己聯絡的網,所以它現成地就有可以搞毒品走私,來積蓄資金。

  主持人:像這樣的一種態勢之下,人們很自然地理解,像這次上海合作組織,這五國搞這樣一個軍事演習,一個要震懾,表示一種鑒定的決心,再一個,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的情況,或者應急的情況,做一個比較充分的準備。也有一些人在問,像這樣一種規模並不大,或者説自己造出來的,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事先設定的,當然我們不是軍事專家,從這個角度來講,是不是覺得説針對性,或者説實際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季志業:還是很大的,首先一個就是剛才你説的那個,就是證明上海合作組織,全體成員國是有這個決心要打壓這個地區的國際恐怖分子,這是一。第二就證明在這個地區安全問題上,還是要這個地區的成員國來共同承擔,靠任何外來力量是不能解決的。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意義就是説,中國在參與國際反恐活動當中,決心是非常之大的。

  主持人:説到這一點,我覺得需要咱們談一下,中國這次也是作為第一次跨國界參與多國的軍事聯合,當然是反恐的演習。我注意到一些外電對這次中國參與也是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認為中國反恐的意識已經是走向國際,而且是在跟國際接軌,而且中國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上,似乎做出了一種態勢,要有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這樣一種作用。

  郭建新:反恐要預防,中國現在就是説你現在完成了這樣一種預防機制,就是説我能夠把一個在條文上的,在一個組織系統上的東西,變成一種實在的軍事行動。這個軍事行動是演習反恐的,這個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體的進步。實際上,現在在全世界都有過這樣的演習,但是像這樣規模的並不是很多。這個實際上是在給地區反恐,在摸索一种經驗,是有世界意義的,中國在這裡發揮了重要的意義,這一點很了不起。

  季志業:是。但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要正確認識,有人可能會説中國的軍事力量要向世界擴張了,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就是説中國參加反恐演習,它有兩個限制,一個這個是直接和中國的邊緣地區,中國的邊境相接的地方,第二個這是反恐演習,和一般意義上的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同時我想這一點也更多地體現上海合作組織所提出的一個叫上海精神,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好,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到這兒。感謝二位,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我們這一期的《國際觀察》。再見。

(編輯:曉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