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題回顧

上海的道路命名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16:22

  縱橫交錯的道路,對一座城市,就像我們人體血脈一樣重。一座城市,往往有著數也數不清的道路。每個城市對道路命名,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上海,就有著自己獨特的道路命名方式。

  在今天上海市區交通圖上,大家可以看到許多以我國省份、城市名稱命名的城市道路。我國絕大多數省、自治區以及眾多大中城市名稱,都可以在上海道路交通圖上找到,這是上海道路命名的最大特點。

  這種以我國省份、城市名稱命名城市道路的方法,最早起源於上海英國租界。19世紀中期,上海縣城之外開埠前原是一片阡陌縱橫的田野。但隨著西方列強打開清政府的國門、在上海設置租界以後,這片區域陸續建成許多道路。起初租界的道路起名非常隨便,基本上沒有什麼規律可以遵循,也不便於人們記憶。

  直到19世紀60年代,上海英國租界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道路系統。為了記憶方便和顯得整齊,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規定:在租界內的27條道路,南北向幹道以中國省份名稱命名,東西向幹道以中國主要城市名稱命名。他們將舊有的一些道路名稱做了更改。英美租界1865年的道路命名對法租界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名山大川名稱成為他們命名道路的來源。例如法租界的西江路,就屬於這種類型的道路。租界在中國成為歷史之後,西江路被更名,成為今天的淮海中路。

  但英租界的命名原則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和推廣,特別是在殖民者越界築路區域,很多道路就是以外國人名命名的。今天的天山路,在美國1925年越界築路時叫做林肯路;而仙霞路當時叫做尼佑幹路;歷史上戈登曾是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英軍將領,而今天的江寧路,當時就叫做“戈登”路;這些道路名稱在1943年日本侵略者和汪偽政權控制上海租界後被變更。

  在歷史上,汪偽政權為清除英美勢力在租界留下的各種影響,將所有以歐美人命名的道路全部代之以中國地名命名,如把以英國國王愛得華七世命名的愛多亞路改成大上海路,即今天的延安東路;還同時將富有舊租界名稱痕跡的路名進行了更改,如將原來公共租界和華界閘北的分界道路“界路”改成為天目路。

  1943年大規模調整更改路名後,以中國各省、市名稱命名的上海道路在上海城市道路中佔了多數。解放後,這種以中國各省、市名稱命名上海道路的方法一直沿用了下來。

  現在,在上海浦東,道路命名的方式也日漸豐富起來。除了以地名為主的城市道路命名外,這裡還出現了著名科學家姓名命名的新的城市道路。

  總體上説,以中國省、市名稱命名的道路,在上海道路中仍佔多數。今天,隨著上海城市道路的不斷增多,如何尋找新的道路命名方式,已經成為上海地名專家思考的一個新問題。

  編導:朱華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