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題回顧

北京的商市(下)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2日 13:32

  北京有很多以“市”命名的地名,如燈市口、缸瓦市、米市、珠市口等。這些以市場命名的街巷衚同,大多開始於我國明朝時期,它們曾經見證了老北京商業的繁榮。

  北京南城的市場,歷史上大多分佈在前門、宣武門、崇文門以及天橋一帶。因此,今天這些地方遺留下了大量以市場命名的街巷名稱。宣武門作為老北京市場集中的地區之一,不僅有菜市,米市(米市衚同),還有騾馬市大街、牛街等。

  崇文門一帶更是各類市場繁多,這裡是明朝後期才建立起來的,從今天這一地區遺留下來的地名當中,我們就可窺見一斑。崇文門外有曉市、瓷器市、花市、欖桿市、蒜市等,這些繁華的市場都已經變成街巷名稱並且沿用至今。

  但真正要説北京以市場命名街巷最為集中的地方,還是要數北京前門附近以及天橋一帶了。前門外以市場命名的街巷,有煤市、珠寶市、錢市、糧市、鋪陳市、肉市、果子市、布市、魚市、豬市等。前門外的珠市口,最早其實也叫做豬市,後來才讓位於東四的豬市。歷史上這裡曾經匯集了眾多富商巨賈,酒榭歌樓,金綺珠玉,一度成為京城最為繁盛的地方。這樣,其名稱才由豬市改成了珠市口,雖然僅一字之差,卻記述了此地的滄桑巨變。

  前門外正陽門大街西側有一條南北向的小街,北面稱作珠寶市,中間是糧食店,再往南則叫做鋪陳市,鋪陳意思就是破布爛衫的意思。過了鋪陳市,就到了天橋。這種由富到窮的變化,真實記錄了當時北京的商業佈局,很有意思。

  天橋是老北京的縮影,這裡不僅是江湖藝人自由馳騁的雜耍場,也是嘈雜的市場。因此,這裡以市場命名的地方不少。如天橋大街東側的東市場一巷、二巷,歷史上分別叫做木器市、估衣市;西側有西市場、公平市場等名稱。今天,天橋已成為陳跡,但一些以市場為名的小巷,卻清晰勾勒出了老天橋的地理輪廓。

  北京以市場為名的街巷,有些是重名的。例如果子市,北京至少有兩處,分別在前門外和宣武門外。草市也有兩個:一個在天壇北,稱西草市;另一處是宣武門外的西草廠街。

  北京,過去有“一步三市”的説法,它真實地反映了老北京商業的繁榮與興盛。今天這些保留在北京街巷地名當中的市場名稱,已經成為了北京商業史的一部“活化石”。

  編導:朱華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