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電視詩歌散文 > 正文

《荒原眷戀可可西裏》(上篇)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1日 20:23)


獻給索南達傑的詩

  這是地球上最後的處女地。藏青色的高原上,留著億萬年的風沙,縱橫的溝壑,像無盡的歲月留在老人臉上的滄桑烙印。這裡的平均海拔是4700多米,地表之下兩三米就是亙古不變的永久性凍土。這裡氣候極寒,常年大風,是人類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綿延起伏的山嶺上,成群的藏羚羊和野牦牛歡快地奔跑,蒼茫的青天中,禿鷲呼嘯著飛過。這,就是我國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和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裏。

  在蒙語中,可可西裏的意思是:美麗的草原,美麗的少女。而藏羚羊,就是可可西裏美麗的象徵。過去每年的6月,成群的藏羚羊越過青藏公路,由東向西去。8月20日左右又由西向東,它們過青藏路時鋪天蓋地,過往的車輛要等待很長時間。可是,這樣動人的景象如今已經不復存在。歐美黑市上藏羚羊絨價格的飆升,刺激著盜獵者把槍口對準了它們。藏羚羊的一聲聲哀號,在無人區裏久久回蕩,這哀號穿越稀薄的空氣,穿越蒼茫的風沙,深深劃在一個人的心口上!他就是原青海省治多縣縣委副書記傑桑索南達傑。1992年7月在他一再要求下,治多縣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員會,專門負責可可西裏自然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在惡劣的天氣和自然條件下,他帶領著僅有的幾名幹部,在高原深處巡邏,與盜獵分子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

  1994年1月18日,在索南達傑第12次深入可可西裏的時候,他沒有能再回來,與18名盜獵分子的搏鬥流盡了他最後一滴血。他臨死前,還保持著跪射的姿勢。那天,冬寒刺骨,索南達傑永遠躺在了草原的懷裏。

  在風雪交加的崑崙山口上,我們見到了著一座高達20米的紀念碑。這是由民間自發捐款建造的索南達傑烈士紀念碑,整個紀念碑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了,碑上刻著:功蓋崑崙。他的黑白遺像,目光深沉而蒼涼,帶著不屈和希望,以及對這片荒原深深的眷戀。

  索南達傑死後的第一個藏曆年,治多縣沒有歌聲,沒有舞蹈,沒有傳統的請客、喝酒和轉山。百姓們聚集在了柏木堆前:他們要為他們的英雄索南達傑舉行火葬,這在藏區是只有活佛才有的葬禮儀式。雪山肅立,長號聲咽,在這片考驗生命與信仰的土地上,一首首雄渾陽剛的戰歌終於繼索南達傑之後高亢了起來。1997年,青海省成立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個自然保護站建在了崑崙山口下,並起名為“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

  可可西裏的夜晚,群星在藏藍色的天穹中閃爍著耀眼的美麗光芒。正是為了這些光芒,索南達傑獻出了他40歲的盛年生命。他的一生已經融入這片冷山與莽原,而他的後來者們正在那悲壯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他們的努力,使可可西里正在重新恢復生機勃勃的自然風貌。據2005年初步統計,可可西裏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已回升到43000余只。藏羚羊的微笑,便是對他們在天之靈最深沉的告慰。

  

  5月14日07:45、16:05、5月15日11:55、5月16日13:50《電視詩歌散文》(三套)播出《荒原眷戀可可西裏》(上篇),歡迎您到時收看!

  

  

責編:木鐸金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