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電視詩歌散文 > 正文

心靈的共震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4:36)


  

責任主編 陸海寧

  《問路世界屋脊》從2005年2月26日開播至今,漸近尾聲。伴隨著一期期節目的播出,我內心深處涌動了100多個日日夜夜的情感,似乎也從谷底升騰到了山巔。

  在接觸這部作品之前,對於青藏線,我只知道那是地圖的深棕色板塊上蜿蜒著的一條長長的線。可如今,這條路在我心裏的印記,已不再像地圖上的長線那樣虛無縹緲。因為這部作品,讓我對青藏高原、對長年駐守在高原的軍人們,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青藏高原是一片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50%的氧氣,-40度的酷寒……看到這樣一組數字,我很難想象在這樣的地方生活,需要一種什麼樣的勇氣?支撐生活的又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莎士比亞説:“勇敢是世人公認的最大美德,有勇的人是最值得崇敬的。”所以,我相信這部作品裏的每一位軍人,以及沒有出現在鏡頭裏的其他軍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勇士。這“至高”的高度,讓死亡不再可怕,相反成為一種力量,一種讓活著的人為了更好的活而變得格外堅強的力量。儘管“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但我們的作品寫“死”是為了“生”,是為了至今還活在那裏的人們,能夠活得更有價值。

  想想我們作品中那些可敬可愛的軍人們吧!慕生忠、鄧鬱清、齊天然、成元生、邢景山、張鼎全、李貴海、郭合奎、姚志祥……軍人之間的患難與共,父子之間的悲喜交加,夫妻之間的相濡與沫,這些情感在“生命禁區”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裏,無一不被放大到極致。在鏡頭面前,我看到最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像他們這樣的高原軍人,面對死亡的那種坦然,無所畏懼;面對生活的那種豁達,直面人生。

  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我能像他們一樣嗎?

  我又問自己:在和平的年代裏,還有誰能像他們一樣?

  即使在和平的年代,高原軍人們也要以鋼鐵一般的紀律和超乎想象的艱辛磨練,向自我發出極限挑戰。作品裏有一句話至今讓我不能忘卻:“我們是軍人,軍人沒有貪生怕死的權力!”就因為他們是軍人,所以才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就因為他們是軍人,所以才要具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和毅力;就因為他們是軍人,所以才要在生命極限的挑戰中,不斷高唱英雄主義的讚歌。

  我不是軍人,但我記得有作家這樣説過:一個人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事要做,有一個原則不可違背──兩件事情不能放在一起做,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這就是説,要把你的滿腔熱情在你最摯愛的事上點燃。一個人,一輩子認真做好一件事,足矣!

  所以,我想我100多個日夜裏所做的一切,付出的奔流不息的情感,只為了對守在電視機前收看我們節目的所有觀眾們,特別是高原軍人們,有一個交待,那就是──問心無愧。

責編:木鐸金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