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直擊幕後

直擊幕後:真情無限“心連心”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2日 16:09

  姝兒: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電視你我他》。我是姝兒,“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我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在節目當中也向您報道過很多次,其實我們一直也在嘗試著用新的方式來向您報道節目,那這次我們就特別邀請到了“心連心”藝術團演出的一個參與者,由他呢作為我們《電視你我他》的特約記者為您帶來了一個獨家的報道。

  趙保樂: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趙保樂,今天受姝兒的委託擔任《電視你我他》這個節目的外景主持人。我現在是在山東威海,大家看到了嗎?後面有好多的朋友都在排練,是我們的演藝人員。這是中央電視臺“心連心”第53場演出,您問我是不是在這個藝術團,那還用問那,我有重要的任務。一會您一看就知道了。

  (解説)這次“心連心”演出,中央電視臺匯集了300多名演員,在這座被聯合國授予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海濱城市,上演一台歌頌祖國、奔向小康的歌舞盛會。

  趙保樂:威海地屬山東半島的最東端3面環海,光海岸線就有1000多公里,在海邊上舉行“心連心”的活動受一點影響。今天霧特別大,你看看全都罩著塑料布,在海邊上舉辦“心連心”的活動好多的節目跟海有關係,演唱的歌曲跟海有關係。您看看像不像像不像是一輪朝陽底下波濤滾滾的大海?這裡還有輪船的舵這裡還有飛翔的海鷗。

  (解説)為了保證演出質量,不論是大腕明星還是普通演員,很多人已經排練了20多天。臺上排練辛苦,台下更不容易,專門組織的群眾拉拉隊同樣沒閒著,還沒開始正式演出,臺上台下就已經心連心了。

  (解説)濱臨大海的西霞口村只有五十來戶人家,但這裡卻是“心連心”演出小組8年來所到的最富裕的鄉村。

  趙保樂:我叫趙保樂有人説為什麼叫趙保樂?那個年代好像是吃飽了就行,溫飽年代説,趙保樂吃飽樂就樂,有好多人的起名也有特點像馬三立,馬三條腿立著。你聽聽能不可樂嗎?説相聲的,牛得草,牛有了草以後肯定長的肥是吧?都沒離開吃。

  觀眾:我們大家都非常希望你們早點來“心連心”, 大家看的高興。昨天晚上,閨女兒打電話從榮城六中打電話給我,我説,媽媽要參加“心連心”藝術團(活動),媽媽高興的了不得。(女兒)説,媽你很榮幸。我説是,我感到很榮幸。

  觀眾:以前看過“心連心”,就非常希望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很希望到我們這個地方來有一次演出,我們非常嚮往,這次來了,我們都感到很高興。

  (解説)心連心演出有一個不變的傳統,就是除了在主會場組織盛大的演出外,每到一地都會安排多個小分隊,深入到偏僻鄉村、工地碼頭,到普通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觀眾雖然不多,但演出質量確不敢有絲毫的差池。

  趙保樂:怎麼樣?西霞口的演出夠熱鬧的吧?我們這是第一分會場。在演出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們的演員身後邊有一條大的輪船,那條輪船就是西霞口村村民的。你瞧!這村多富裕,我跟這村長説,我準備要到這個村來當名譽村民了,我準備留在這兒,在辦戶口之前,我先得把這個《電視你我他》的任務完成了。這個耿姝交給我的任務是接著去第2分會場去看咱們“心連心”慰問小分隊的情況。我們現在坐的這個船是開往劉公島的,劉公島,好多朋友都知道那是中國最早的海軍北洋水師建立的地方。我們一塊看看,看看第2分會場的演出。

  (解説)“心連心”小分隊的到來,讓常年駐紮海島,文化生活單一的官兵們著實開心。

  (解説)熟悉的是歌曲、不熟悉的是戰友。第一次見到軍旅歌手老兵,今天的值勤官熱情地邀請陸軍的老兵到海軍的艦艇上去做客。

  士兵:這是我們機械師。

  老兵:您好辛苦了。

  士兵:這是我們的值班領導。

  士兵:這是《我的老班長》的原唱。

  老兵:就表示一下心意吧,代表我們其他演員我們“心連心”其他的演員,你們值勤也沒時間看演出,我唱之前先送給你們一張我最新的個人專輯,其實這是我自己聽的,我這次確實是沒準備,當作禮物。好不好?

  士兵:《我的老班長》自從1996年這首歌誕生以來得到全軍官兵的支持和厚愛,在此表示感謝。謝謝你們。那麼我就在這給大家唱幾句。

  趙保樂:觀眾朋友們,劉公島上的官兵和老鄉們特別熱情,我們深受感動。我們“心連心”藝術團的小分隊在這的演出也非常的成功。我們接下來,我就想能不能跟這説説,我就留在這劉公島這麼漂亮的地方。來手機了,喂,誰啊?噢!朱軍、周濤,你們到啦!好!那我們跟朱軍和周濤一塊匯合去。

  (解説)今天是演出的最後一次排練,馬上就要登臺了,可是使用多年的皮帶卻給朱軍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好不容易找別人借了一條,卻又不合適。

  周濤:人家的新皮帶,算了。

  朱軍:你的腰比我的腰大,沒用。

  周濤:新皮帶,沒舍得剪算了。我就這樣吧。

  (解説)有了朱軍的前車之鑒,演員們誰都不敢掉以輕心了。這不,歌手葉凡上臺前還在熟悉歌詞。

  記者:第一次參加“心連心”演出活動是在哪兒?你還記得嗎?

  葉凡:第一次是在雲南在雲南的文山,當時場面大極了。然後,我有一種特別衝動的感覺。我真的覺得就是和下面的觀眾好像“心連心”。因為他們那種熱情特別感染,讓我們感動。所以我覺得這種演出我特別願意參加。我覺得讓我更能夠在臺上更有激情,更能夠很真情的把我的歌聲送給大家。

  (解説)心連心的演員是真誠的。每一次登臺,每一次演出,心連心帶給觀眾的是感動,帶給演員的同樣是感動。

  記者:你好。這是第幾次參加“心連心”演出活動了?

  于乃久:已經十來次了。

  記者:我想問一下第幾次參加“心連心”演出活動?

  張也:你應該問我,有幾次沒有參加。在我的印象當中今天是第53場吧。

  我大概是有5場左右,沒有參加。

  祖海:20多次吧,差不多有。

  呂繼宏:有“心連心”藝術團以來,我應該算一個老團員了,大小也好幾十次了吧。

  黑鴨子組合:我們這是第2次參加“心連心”的活動。

  魏積安:參加了很多次,反正我就記著第一次“心連心”我就參加了。

  陳思思:參加“心連心”演出應該是有十幾次了吧。

  陳紅:已經若干次了。

  (解説)“心連心”一場接著一場,演員們記憶中的地點在不斷變化,演出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然而,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中央電視臺“心連心”帶給觀眾的真誠與感動。

  趙保樂:姝兒,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不知道你滿意不滿意。接下來就看你和朱軍的約會了,拜拜。

  姝兒:趙保樂,你的這個任務完成得好不好滿意不滿意,我自己説了不算。咱們還是得問問觀眾,觀眾朋友,您對趙保樂任務完成情況滿意不滿意?沒關係,您都可以告訴我們。不過我在這裡還是要先謝謝趙保樂。當然了 如果您對我們這種向您報道節目的方式感興趣的話,同樣可以告訴我們,以後説不定我們還會邀請像趙保樂這樣的特邀記者。好了,到了我跟朱軍約會的時間了,而且朱軍已經到了我們的演播室。

(編輯:蔡麗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