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直擊幕後

追蹤報道“兩會”的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2日 15:52

  她是美麗而智慧的財經記者,她用親切的笑容溝通“兩會”內外——跟著小丫跑“兩會”




  









  《小丫跑兩會》是經濟頻道從去年就開始推出的品牌節目,一個“跑”字既體現了記者們的工作狀態,又突出了節目反映百姓呼聲的宗旨。

  哪有“兩會”的熱點,哪就有小丫的聲音。這些天,小丫的腳步奔波在“兩會”委員代表和普通百姓大眾之間。從早忙到晚的小丫採訪了30多位權威人士,發回了“建設部部長專訪”、“小丫工地體驗”等多篇報道。《小丫跑兩會》的故事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記者:今年跑“兩會”跟去年比你覺得區別在哪兒?

  小丫:我覺得還是更突出一個“跑”字。就是説,因為往常我們更多的是比如説是以專題節目的形式為主。而現在是一個整合,就是整個經濟頻道“兩會”特別報道的一個總的打包起來的一個節目。比如説新聞啊,議案追蹤啊,它是一個整體。比如説像昨天,我們播出的是關於農民的社保問題,就是從新聞開始,然後到採訪到人物訪談,再到議案追蹤,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就非常細緻了。

  記者:是不是因為有你所以好多采訪不到的人都採訪到了?

  小丫:也不是。因為我們這個小組配合得比較好,大家一看就往上衝。

  他是忙碌而充實的讀報人,他用獨特的視角傳達“兩會”信息——聽聽馬斌讀“兩會”




  









  “讀兩會”的工作讓還在北京廣播學院當老師的馬斌更加忙碌起來,而地鐵就成了他日程表上每一個環節的連接線。

  去年10月,經濟頻道推出了《馬斌讀報》,每天早晨都用五分鐘的時間烹制一道資訊大餐,而《馬斌讀兩會》則在早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晚間一檔。


  馬斌:我每天早上四點要起來趕到臺裏做早間的《馬斌讀報》,這兩天還有早間的《馬斌讀兩會》,然後中午趕回學校去上課。現在是下午四點多,要趕回臺裏準備晚上直播的《馬斌讀兩會》。也許有的朋友説,你這樣的日程是不是太緊湊了?其實我覺得,作為年輕人能獲得這樣非常充實的生活,節奏本身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事情。

  這裡是讀報小組的辦公室,編輯們一天24小時分批上班,將來自全國各類媒體的兩會報道內容一網打盡,最後用自己觀點揭示真知灼見。

  我們整個的稿子是我後面這麼多編輯,從幾十家中外媒體遴選出來的最精彩的評論和最精彩的信息。我們希望給您更詳實、更全面的各家媒體對“兩會”的評價。

  他是國家統計局的總經濟師,他用權威的評説闡釋“兩會”精髓——看看老姚説“兩會”




  









  在“兩會”報道大軍中,老姚是一位身份特殊的主持人。用數字説話是《老姚説兩會》的最大特點,他的加盟給節目帶來了更多的親和力。

  姚景源:我們任何一個單純的數據後面,它都是代表著一種生機勃勃的經濟活動,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能夠讓我們的受眾理解這個數據,這是一種責任。就是説,作為我們國家統計局來講,我們有責任通過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工作,使我們的這個億萬民眾能夠更加理解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更加理解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這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確立這種科學的增長觀,從而使我們的國民經濟能夠保持這種持續快速健康增長。這是我們國家統計局的責任那我作為國家統計局的一員,我覺得做這項工作是應該的。


  計渝:在我們這做了幾期《老姚説兩會》之後。您回家之後,太太看完這個節目,她的感覺怎麼樣?是不是覺得你的屏幕形象很瀟灑?

  姚景源:那倒不是,她總是挑毛病,對我她是挑毛病。她表揚的是你不是我。

  計渝:《老姚説兩會》應該説是反映了他本人的親和力。我想《老姚説兩會》這個題目的推出也使財經節目更有個性化,與老百姓的生活貼得更近了。

(編輯:李雪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