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直擊幕後

《健康之路》走彭陽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0日 17:44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彭陽縣,位於寧夏南部六盤山東麓,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並且還是一個傳染病高發區,乙肝發病率在10%以上。今年年初,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欄目決定10月12日在這裡舉辦送醫、送藥、送知識下鄉的現場直播活動,同時還向該縣援建一所輻射彭陽周邊地區的傳染病防治中心。為了做好這次義診直播活動,擔當這次直播任務的《健康之路》兩位年輕的女編導五下彭陽,前期後期,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和準備。


  解放軍302醫院是一所集預防、治病、研究為一體的大型傳染病專科醫院。為配合這次《健康之路寧夏行》的直播活動,該醫院今年已多次派出醫療小分隊對彭陽進行義診和考察,並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從醫療器械到藥品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同時還專門抽調了8名專家組成了醫療隊。在這支專家醫療隊中,著名的傳染病專家、73歲高齡的姜素椿教授也在其中。

   記者:這次接到任務以後,您做了哪些準備?


   姜素椿:我覺得準備好了。身體一定要好,關於農村的情況,還要稍稍看看書。跟年輕同事一起去,一起商量怎麼把工作做得更好。

   記者:您是專家,那麼有知識,還要看看書呀?

   姜素椿:醫生是有分工的。我是傳染科的醫生,可給老鄉看病的時候,那就不一定碰到什麼病了,什麼病都要看,所以要根據病人的要求,做一些適當的準備。

   記者:這是不是常有的事?


   姜素椿:那是。在農村,特別需要全科醫生;在城市,主要是以專科醫生為主。在農村,你碰到什麼病都得看,所以在農村看病跟城市看病不一樣,要適應農村的需要,做適當的準備還是必要的。

  《健康之路寧夏行》是繼《健康之路》延安行、西藏行、廣安行之後的又一將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屆時,北京的醫學專家在現場將從防治“非典”講起,輻射到各種傳染病的防治,希望借此喚起群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促進我國構築農村三級衛生醫療網絡的建設。


  在缺醫少藥的農村,鄉村醫生還是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王鼎生,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從1966年開始從事農村預防保健工作,一幹就是30多年。在村子裏,自60年代後期出生的人沒有沒讓他看過病、打過針的。經過他的努力,他所在的村子,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居全鄉各村之首。這次他作為嘉賓將專程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10月12日《健康之路》演播室的直播活動。

  王鼎生上北京了,帶著鄉親們的囑託和希望;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欄目的記者和解放軍302醫院的專家們要來了,10月12日他們將在這裡為鄉親們義診,帶著全國人民對革命老區人民的慰問和期望。

(編輯:李雪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