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喜説養生

“精神感冒”不容忽視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30日 14:08

  黑色星期五、星期一恐懼、人際交往障礙……這些困擾著現代人的問題,在北京大學心理係教授錢銘怡看來,是患了“精神感冒”,應當引起重視。   

  然而,目前中國幾萬名心理諮詢師“無患可治”,各地三級甲等醫院的心理諮詢機構“門可羅雀”。這些現象使她意識到:中國百姓普遍對心理諮詢的認識存在誤差甚至曲解,這使得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在此間舉行的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公眾論壇上,錢銘怡告訴因好奇而走進課堂的民眾: “精神感冒”不容忽視。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約有39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也就是説,平均每100個中國人中,至少就有3個人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和治療。心理問題正在危害著中國人的健康。   

  錢銘怡指出,中國人往往將有心理問題與患有精神病混淆起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概念中的精神病嚴格來講是“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事實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有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從而産生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比如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消失、産生罪惡感和無價值感、有自殘或自殺傾向等等,解決這類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接受心理諮詢和治療,保證個體順利健康地發展。心理諮詢就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有心理問題的人解除內心癥結,促進人格成熟,進而走向自強自立。   

  錢銘怡説,心理諮詢在中國是一門起步較晚的新興學科,人們對它通常缺乏正確的認識。心理診所的來訪者往往左顧右盼,鼓足了勇氣才敢走進診室,然後在諮詢師的反復保證下,或是繞了很大圈子,才肯傾吐愁苦。在許多人看來,尋求心理諮詢的人很可能是“精神病”,或者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隱私。   

  她指出,“這種偏見導致很多人寧願飽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願或不敢就診”。當然,心理諮詢專業人員的水平有待提高,心理諮詢的費用較高,治療週期一般較長等,也是中國百姓遠離心理諮詢的重要原因。她説,有了心理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會導致自殺。   

  近幾年來,中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自殺在全人口死因中列第五位,在15歲至34歲的人群死因中居首位。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