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莫道夕陽晚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5日 15:51


  馬克:英國人,來中國三年,現擔任北京八十中學英文教師。

  李曉東:原國家醫藥管理局副局長。

  殘陽如血,落日熔金,夕陽將逝,點亮漫天彩霞。夕陽在中國人心中雖美好但卻短暫,人們常常回來老人比成夕陽,人到老年剩下的就只有餘熱了。老人常嘆道:“我老了!”這裡所説的“老”,其實是一種心態,換言之,就是心老了。英國小夥子馬克説,這樣的話在英國就很少聽見,英國老年人很少説“我老了”,而且從心態上也很少有“老了”的感覺。

  在中國,中國老年人喜歡集體活動,在街頭跳舞、喝茶聊天、發揮餘熱都是他們的所愛,而在英國,由於居住環境的原因,老人不太喜好集體活動,很少在公共場所見面,而是選擇“自我”的活動?比如旅遊、騎馬、開車等。他們的養生態度隨意自然,有問題看醫生,很少吃補品之類的東西。

  其實,只要生活有追求,精神有寄託;保持社會交往,密切人際關係;豁達樂觀,積極鍛鍊,夕陽也不晚。

  怎樣對待離退休後的無所適從和一種難以排解的孤獨感?

  離退休是人生歷程中的重大轉折之一,從正式離退休那天開始,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繁忙緊張的工作第一線退下來,生活節奏、工作節奏都突然變得鬆弛緩慢起來,本來天天見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遠不見了;本來天天經過的街道馬路也不常經過了;一種極度悠閒沉寂、無所適從和難以排解的孤獨感的心理情緒會強烈地衝擊每一個從生命的前臺退居後臺的老年人,使他們感到難以適應。

  這實際上是一個老年幹部職工社會角色類型轉變的適應問題。這種角色的轉換,可歸納為以下幾種表現:

  (1)從肩負社會公職的角色類型向不負社會公職的社會角色類型轉換。

  (2)從緊張、固定、繁忙、有規律的工作(勞動)的競爭型,向自由、消閒的休息型過渡。

  (3)從交往範圍寬、活動頻率較高的動態型向交往圈子狹窄、活動減少、趨於近似靜態型的轉變。

  (4)對於一部分原先是領導幹部的老人來説,由權威型的社會角色變成“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總的來説,離退休以後的角色轉換,是一種衰退型的轉換,它不像壯年以前各時期(由幼年??青年??壯年)的角色轉換,那是一種發展型的轉換,比較容易適應。如果不能順利地實現這一角色轉換,就會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障礙,譬如:孤獨、寂寞、狹隘多疑、抑鬱煩躁,等等。有的老人不能正確對待衰老的現實,在一人獨處的時候常常胡思亂想,情緒緊張,心情憂鬱,結果則是下坡路走得更快。

  其實,這種社會角色類型轉變中的消極因素是不難克服的。其消除和克服的措施是:

  (1)要更新觀念。首先,應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老年價值觀,就如葉劍英元帥的《八十抒懷》詩所寫:“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長壽的老人大多是樂觀開朗,生活態度積極的。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盡力為社會多作貢獻。離退休以後,奉獻餘熱的天地是很廣闊的,完全不必自暴自棄。

  (2)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事做。據調查,在老人中,有不少離退休後不甘心家居,仍在外邊做點工作,並非都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有個説説話的人或地方,排除家居的無所適從和孤獨感。

  (3)要培養起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寫字作畫,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於忘卻孤獨寂寞。種花養鳥,須投入時間與精力,花要肥,鳥要食,須去購買,去置備;種花養鳥有一套技術、方法,鑽進去,很要一番忙碌;花香宜人,鳥鳴解悶,可以幫助你擺脫煩惱,驅除孤寂。其他如參加集體文娛活動、跳舞、打太極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你在群體內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獨感。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