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少兒頻道 > 東方兒童 > 正文

空中彩虹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7日 10:54)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碧羅雪山、雲嶺四山並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夾峙,形成了海拔高差 4000米以上的山高、谷深、溝壑相錯的巨大峽谷──怒江大峽谷。 怒江峽谷壁陡崖懸,萬丈深淵,江水像一匹野馬奔騰于峽谷之中,交通歷來閉塞。怒江峽谷地帶,常常可以看到一根根繩索橫貫怒江兩岸,這就是怒江天橋──溜索。傳説中,一對分別居住于怒江兩岸的傈僳族戀人,在無法相會的苦惱之中,受到彩虹的啟發,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條溜索。從此,這種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兩岸的人們廣泛運用。

  人們憑藉著它跨過怒江天塹過去,居住在這裡的傈僳族、怒族等少數民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用竹蔑編扭成很長的蔑繩,作為溜索架設在怒江上空,然後在溜索上挂上溜板,人們緊緊抓住溜板,便能滑向對岸。把又粗又長的溜索送向對岸採用兩種辦法:一是把溜索拋在江水轉彎處拉直,對岸的人接住端節。另一種是用黃麻搓成很長的細繩拴在簡明上用強彎射向對岸,然後把溜索拉向對岸。解放後,在不便架橋的怒江上空,政府撥款用鋼繩取代了溜索,這樣,人們就不必擔心溜索會斷了。不過,在鋼繩上滑渡怒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膽量和技巧。

  怒江上的溜索有兩種--平溜和陡溜。平溜的溜索兩頭一樣高,平越大江,來往都可過,但溜到江心後得雙臂用勁,攀到對岸。陡溜有一定的傾斜度,一頭高,一頭低,自然滑向對岸,十分輕快。陡溜一般都是兩根,傾斜方向相反,來回都很省力。為了安全,溜的構造除溜索本身外,尚有一塊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和一根栓在腰間的麻繩。

  過溜索是需要勇氣的,當你把生命係在一根並不太粗的繩索之上,當你越過看一眼都頭暈目眩的峽谷,當你聽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聾的江水咆哮之聲時,心中會不由生出幾分怯意。當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來飛去,特別是那些大媽帶著孩子,背著山羊肥豬一起“從天而降”時,不能不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藤蔑做的溜索很容易磨損,所以過一段時間(短則二三個月,長不超過一年)就得更換一次。換溜時,兩岸各選一個力氣大的人,先用釣魚線的一端拴一石子兩岸對丟,待兩個石子在江心鉤邊在一起時,便慢慢拉過對岸。而後把魚線換成較粗的麻繩,這時再將溜索一端固定於一岸的溜樁或大樹上,另一端則係在粗麻繩上拉過對岸,固定於彼岸的樹上或溜樁上,並用木棍逐段絞緊,換溜就完成了。


  今天,橫架在怒江上的橋越來越多,但溜索仍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蔑索已變成了鋼纜,溜板也被滑輪所取代,溜索越來越安全。有的溜索已成為當地人進行體育鍛鍊和娛樂的工具。有的舉家大小一同過溜,其樂無窮。遠道而來的遊人,也可親身感受一下這淩空飛溜的驚險。

  溜索分平溜、陡溜兩種。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傾斜度,來往都可以溜渡,開始用腳一蹬的慣力滑行,滑至江心時會停止,就要手足並用攀至對岸,平溜費時、耗力;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傾斜度大約25度,靠著這一頭高、另一頭低的傾斜度,倏地一溜而過,互不影響。溜索有竹索、藤索、鋼絲索。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編扭而成,十分結實,兩端各係在粗壯的樹榦上或突兀的岩石上,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長長的麻織的繩子一折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再用餘下的繩子兜住大腿;另一股勒住腰桿,打牢扣結,雙手緊抱溜梆,頭一偏,腳使勁一蹬樹榦或岩石,腿一曲,頓時臨空,朝對岸飛去;鋼絲索配有先進的滑輪。

  過溜索要有膽量、技巧,每逢年節,沿江各村寨都要舉行過溜比賽,成了一項民族運動項目,擠進了民運會。少數民族運動會上,過溜在豎起的兩個高架之間表演。徒手過溜、負重溜、對溜,溜中放手、側身、旋轉及對溜時傳遞信物等,各種驚險、高超的花樣令觀者大開眼界,驚嘆不已!如今,到怒江大峽谷看溜索、過溜,已成為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開發的世上獨一無二的旅遊項目,吸引了無數遊客。

  (2005年5月28日 CCTV-少兒頻道18:30首播,5月29日 CCTV-7頻道20:18重播)

責編:白秀穎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