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當代教育 > 正文

《一代名師與世界文化遺産系列節目之三——葉聖陶的蘇州園林情結》(6月30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5日 11:43)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當代教育》系列節目《一代名師與世界文化遺産》,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古典園林是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説到這個蘇州園林,我們很多人會想到我們中學時學的一篇課文,題目就叫做《蘇州園林》,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葉聖陶先生,葉聖陶先生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和教育家,由於葉聖陶先生是出生於蘇州,所以很小就對蘇州園林的一草一木結下了深厚的情意,那今天在我們的節目當中,我們跟大家聊的就是葉聖陶先生跟蘇州園林的故事,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到場的兩位嘉賓,一位是來自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教授——葉聖陶研究會的副會長商金林先生,歡迎您,商先生,另外一位是上海藝術研究所的研究員沈鴻鑫先生,歡迎兩位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既然咱們説到蘇州園林,我覺得應該先讓大家看一看,見識一下蘇州園林的真貌,然後再展開我們的話題,我們先去看一段短片。

  蘇州園林名聞天下。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網師園等眾多古典園林經典,以纖巧、精製、淡雅為格調,如一幅幅寫意畫卷,鋪陳在古老的蘇州城裏。如此和諧自然的人文環境,孕育了無數文人才子。1894年,葉聖陶就出生在這片人間美景中。在葉聖陶對童年的回憶裏,蘇州園林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成長元素。葉聖陶的審美情趣,從小就受到了蘇州園林風光的滋養和熏陶,在他日後的生活和創作中,這種影響隨處可見。

  主持人:好,剛才我們看過了蘇州園林的這段片子,感受到了蘇州園林的秀美,我們今天片子的主題,説的就是葉聖陶,葉老,跟這個蘇州園林的故事。

  商金林:我們經常説這個吳人善謳,謳歌的謳,蘇州的崑曲,其中有很多是在園林裏唱的,在園林裏唱園林的亭閣水榭,唱崑曲,那麼葉聖陶很喜歡崑曲,所以他從小就經常到園林裏去聽崑曲,這個也有很多記載,葉聖陶先生説這個小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園林都踏遍了,從小就對園林特別感興趣,對蘇州的園林非常熟悉。


  主持人:其實我們研究教育的人都知道,一個人成長過程當中,這童年的經歷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可以想象到葉老當年在這個蘇州園林當中玩耍的時候,對他童年的經歷,包括後面的創作的影響,有多重要。

  沈鴻鑫:實際上他這個文學活動跟這個園林關係也很密切。

  主持人:是不是也是我們想象那樣,像很多古人一樣,在這個園林裏吟詩作畫。

  沈鴻鑫:因為他當時跟一些同學搞了一些詩社,這個詩社叫放社,這個放社,它的活動有的時候就在園林裏,就在拙政園開詩會,或者你寫詩,我寫詩,大家來討論詩文,有一次,那是1913年,他的一個同學叫顧頡剛,暑假回到詩社來,葉聖陶就陪顧頡剛一起去玩拙政園,葉聖陶先生寫了一首詩叫做《遊拙政園》,很小的時候就在園林裏邊開始文學活動,他恐怕最早寫的詩也是在這個園林裏邊寫的,都是受這個園林影響,所以他跟園林確實是有一個不解的情結。

  花木在蘇州園林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花木把園林的春夏秋冬連接在一起。花開的季節,清新的綠,明麗的黃,嬌艷的粉,絢爛的紅,五彩繽紛點綴著園林。花木是園林的生命,是自然的象徵。葉聖陶先生愛園林,更愛園林中的花木。他神往于自然界,欣賞那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色彩。


  商金林:聖陶先生對樹木,對花草就特別地有一種感情,一種喜歡,那麼我們可以給你講一點事情,1923年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就搬到上海去了,到了上海,他就不習慣上海這個地方,像鴿子籠,看不到一點綠色,看不到一隻蝴蝶,尤其是秋天聽不到蟲聲,這個生活太枯燥了,那麼他怎麼辦,他請人把他們家的院子改成了一個花園。他們家的院子是個水泥地,上海叫水門汀,上海就是這個石庫門房子,他這個石庫門開進去,就是一個天井,天井呢是水泥的,是水泥的不好種花了,他請人把這個水泥刨了,請人從很遠的地方運來土,在院子裏種了很多花草,那麼一.二八以後,讓日本人把他的房子炸掉了,他又搬了家,他又這樣把院子裏的水泥鑿了,請人弄了土,種了很多花,而且還種了一棵柳樹,這棵柳樹是從江灣拉來的,上海的江灣,很遠的地方拉來的,所以他院子裏一年四季都要有花,讓它們自由發展,1935年之後,他又回到蘇州,在蘇州蓋了房子,又搬回去,那麼蘇州的房子花相當多,我可以念一點花給你聽聽:好啊,好啊,很珍貴的,在蘇州種了十多種花木,有刺槐,有梧桐,有碧桃,有銀桂,有石榴,有廣玉蘭,還有一種海棠很特別,叫做貼梗海棠,貼梗海棠的花是深紅的,有藍一般的光澤,反正還有很多,反正我的院子裏頭是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後來就是北京的故居,北京的故居當然也很漂亮,院子裏有一個特別大的海棠,那恐怕有上百年了,特別大,現在還在,他在的時候,每年就是海棠開花的時候,他一定請老朋友們,像王伯祥、顧頡剛、章元善、俞平伯,後來冰心,都要來賞花,它是每年的慣例。

  蘇州園林極多,我幼時常去玩兒的有五六處,去提最多的是拙政園。並非是有什麼不得審美觀眾點和藝術素養,只覺得一進拙政園,眼前樣樣色色挺舒服挺有味,其樂無比。大概同學們也是這麼個情形,所以每逢假日,幾個同學一碰頭,彼此心照不宣,就往拙政園玩兒去了。

  葉聖陶最喜愛的園林要數拙政園、滄浪亭、網師園、天平山這幾處。他不但自己喜歡,而且還向朋友們介紹,讓更多的人認識蘇州園林,讓更多的人喜愛蘇州園林。在蘇州的時候,他經常邀請朋友來蘇州園林遊玩,我們在他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張他與沈從文一家去天平山的照片。

  主持人:這幅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

  商金林:1935年,沈從文從上海到蘇州,知道聖陶先生搬到蘇州來了,他就拜訪葉聖陶先生,因為他好多作品是葉聖陶先生給他發表的,所以他特別感激葉聖陶先生,葉聖陶先生説你來了之後也很高興,那我陪你玩吧,他陪著沈從文和他的夫人張兆和一同去天平山遊覽的照片,你看穿著也都是大褂,還有轎子,轎子在後面抬,怕他們累了,可以坐轎子抬,有轎子抬他們,坐轎子下來,所以這個照片是極其珍貴的,到了30年代更多了,那麼後來就是朱自清來的最多了,朱自清到蘇州來,看了很多園,他跟朱自清一起討論這個蘇州園林的假山問題,所以他寫的文章就是《假山》,寫了一篇《假山》,題目就叫做《假山》,有很多這樣的文章的,那麼他到了1935年之後,在蘇州蓋了房子之後,就到蘇州以後,朋友來的就更多了,就每年的這個秋天,上海的一幫朋友一定到蘇州到天平山看楓葉。

  沈鴻鑫:它不像其他的楓樹,其他的楓樹到了秋天都是變成紅的了,它呢,它有幾個過程,首先是青的,葉子首先是青的,然後青的變成黃的,黃的再變成橙色的,橙色的再變成紅色的,紅色的再變成紫色的,有這樣幾個過程,那這就五色了,青、黃、橙、紅、紫,五種顏色嘛,所以那整個看上去,天平山就是彩霞一片,漫山遍野彩霞一片,非常漂亮,層林盡染,所以這個景色確實是像仙境一樣,非常好看,所以葉聖陶先生就是喜歡它,這恐怕也是一個原因。

  蘇州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葉聖陶先生一生都熱愛和眷戀著她。他對蘇州園林的深厚情感,集中地體現在他對園林的細緻觀察,和對園林魅力的品位上。他描寫園林的精巧、淡雅,他讚賞園林“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花木的映襯,講究遠景、近景的層次”。

  沈鴻鑫:葉先生他非常熱愛這個園林,另外他也非常熟悉這個園林,他從小就是在這裡面長大的,它裏面的一草一木,他很多地方都能背得出來的,他説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他都背得出來,他在1981年的時候,是1981的時候,還是1984年的時候,他寫了一篇就是那個拙政園的郵票發行,哦,發行,那時候他已經90歲了吧。

  商金林:對,對,90歲。

  沈鴻鑫:當時他寫介紹這幾張郵票的畫面,還是如數家珍,寫得非常清楚,這説明他這個腦子裏面非常熟悉了,因為熟悉園林,又熱愛園林,所以他對園林的評論可以説是非常精闢,非常精當的。

  商金林:那麼葉老他談這個蘇州園林,他有幾句話,他這個文章首先就是説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是不應該錯過的,説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那麼他説,蘇州園林有很多好的方面,蘇州園林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説遊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圖,你不管從哪個點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幅很精美的畫圖,那麼我們中國人的這種傳統的東西,往往講究對稱,兩個眼睛,兩個耳朵,但蘇州園林不是,蘇州園林是講究不對稱,尊重自然的規律,尊重它的規律,給人家非常的自然,但是也有不是説在自然當中又有精神的創造,又有精神的營造,所以它的每個園林都有每一個園林的特點,是一種人工與自然的那種完美的結合,講究層次,講究這個韻味,講究意境,講究每個園林有每個園林的特點,那麼聖陶先生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他説這個蘇州園林除了我們常説的借景,要借景,主要這個蘇州園林有很多花墻,花墻是用很多瓦把它鏤空了的,産生一種隔的樣子,一種隔的效果,隔的效果當然是造成一種境外,還有境,給你一種好像就是一種遐想,一種回味的感覺,他特別讚揚這個蘇州園林裏邊種了很多的花草,有一些很不起眼的草,使我們感覺到這個整個的園林是充滿了這個生機的,好像我們這個園林什麼時候都是活的,我們可以聞到泥土芳香,聞到草和花的芳香的,這個的確很重要,這是蘇州園林的特色。

  蘇州的園林文化滋養了一代文化大師葉聖陶先生,那種園林韻味深深影響著他。人傑地靈,互為映襯。對於故土的恩情和眷戀,葉聖陶先生用自己的筆給予了回報。世界遺産委員會對蘇州園林的評價中有這樣一句話,“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葉聖陶先生的文學作品其實也是這樣一種風格。

  主持人:我不知道蘇州園林對於葉老的影響,是不是在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當中,也有很深的這種影響呢?

  商金林:剛才講就是聖陶先生怎麼愛這個園林啊,這都是表面的東西,表層的東西,那麼更深層的影響,那是很深的,他比較注重向社會學習,我認為他的很多知識可能與蘇州園林就有關係,就是一部園林,像蘇州的那些園林,比如説拙政園也好,滄浪亭也好,它本身就是一部大書,它不僅僅是這個園林,它有很多比如説精神的,文化的,我們傳統的,有很多很豐富的內涵,不僅是一種知識上面的一些東西,是吧,更多的有一種內涵的東西,所以你看他學習詩詞啊,學習篆刻這些東西,都與園林有關係。

  主持人:從某種程度來講,蘇州園林等於是豐富了葉老的成長歷程和生活,激發了很多葉老的創作靈感,文學創作靈感,有的時候蘇州園林的這種佈局也在我們葉老的文章當中,我們也能看到很細緻。

  商金林:那麼他就很講究這個佈局,他是非常的嚴謹,他很講究層次,但是他又特別講究這個文章要瀟灑,文章要有言外之意,我們比如説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多收了三五斗》,這也是我們中學課本裏的,這個《多收了三五斗》是講的30年代的事情,我們中國是叫豐收成災,谷賤傷農,

  豐收了老百姓反而倒楣了,他寫一些場景,它也是整個一個一個場景聯絡在一起的,就説園林的藝術,我們文學的藝術都是相通的。


  沈鴻鑫:葉聖陶先生在寫短篇小説的時候,確實潛移默化地接受了蘇州園林的一些熏陶,在謀篇,在剪裁諸多方面都考慮到佈局,怎麼樣是凝練,相互之間怎麼映襯,所以他的小説都是非常精煉的,非常凝練的,而且它是什麼,非常的流暢,他的結構很自然,剛才商先生也講到了就是《多收了三五斗》,你看他幾個層次就像遊園林一樣,你走到哪景色就在哪,而且一層深似一層,引人入勝,把你引進非常更深的境界,所以我覺得園林確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的創作,我的想法,我認為園林很有點像短篇小説,因為你看這個園林,它都是很小的,像蘇州園林小的只有幾畝地,都不大,大的就是十幾畝地,你跟上海,跟北京的皇家公園沒法比,他的很有點短篇小説的這種格局,所以他就要求什麼,以小見大,要有限的這麼一個地域來表現一種無限的境界,那麼這個就是要緊湊,就是要簡練,那麼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葉聖陶先生寫的文學作品當中,除了一片長篇小説《倪煥之》以外,寫的大多數都是短篇小説。

  商金林:如果説我們短篇小説有點像這個園林的風格的話,那麼小品更像,聖陶先生小品寫的相當好,比如説有幾篇,比如説《藕與莼菜》,吃的藕、莼菜,就是我們的莼菜湯,他這個很短,他寫什麼呢,他在上海吃的藕,是個什麼藕呢?是商場買的藕,不是新鮮的藕,這藕擱了好多天了,這藕有銹斑,藕嚼起來就幹的,那麼在蘇州吃的藕是什麼藕,是新鮮的藕,特別雪白雪白的藕,這個藕就像玉一樣,這賣藕的姑娘也特別漂亮,光著腳就是藕,莼菜也是,在上海莼菜是罐頭的,在蘇州莼菜天天吃,太湖裏多的是,特別是嫩綠嫩綠的,所以他寫文章有思想,他談到,生活一定要有情趣,生活一定不能那麼太枯燥,這些方面都好像與園林有一些相通的影子,要有情感,要有韻味,總是要給人一種想象,總是要給人一種回味,要給人一種美。

  葉聖陶先生熟悉園林,熱愛園林,因此他深知園林的價值。曲園是清代末年的著名學者俞曲園的故居,這裡以“曲徑通幽”而著名,曾經有一段時間被損壞,為了保護這一古跡,葉聖陶先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這也成為蘇州園林保護史上的一段佳話。

  主持人:當時的曲園是什麼情形?

  商金林:就是俞曲園,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俞樾,這個俞曲園先生是個大學問家,他編的集子叫《春在堂全書》,有五百卷,這個五百卷大多數都在蘇州寫的,他的蘇州故居叫曲園,就在這兒寫的,最有名的是寒山寺的《楓橋夜泊》,這個碑是他寫的。


  沈鴻鑫:1953年,俞平伯先生專門從北京到蘇州,向蘇州市政府提出要把曲園捐獻給國家,經過文化大革命以後,裏面住了很多人,搞得都破敗不堪了,那麼到1980年的時候,1980年1月8號,葉聖陶先生就在《蘇州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這個文章叫《俞曲園先生和曲園》,他在文章裏這麼講:解放以後曲園由曲園老人的曾孫俞平伯先生捐獻給國家,現在年久失修,而且成了好些人家聚居的雜院,像曲園老人這樣一位學者,咱們應該紀念他,而要紀念他,保存並修繕曲園是最好的辦法。到了5月份,1980年的5月,葉聖陶先生跟俞平伯、顧頡剛、陳從周等著名的學者專家,聯名寫了一封信,寫給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任質斌,質斌呼籲要修復曲園,這樣就引起了國家文物局和蘇州市政府的高度的重視,後來就做出了重新修復曲園的決定。到1986年的時候,他的主要廳堂已經修復了,開發了,到1990年的時候,這個曲園完全修復了,現在成為蘇州的一個很主要的景點,所以葉聖陶先生對保護這遺産,保護園林,他是奔走呼號,不遺餘力的。

  主持人:聽了葉聖陶先生跟蘇州園林的故事,讓我們感覺到了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一個文學家的成長歷程。從小生長在那片自己深愛的蘇州園林裏,蘇州園林賦予了他很多的創作靈感,最後呼籲保護蘇州園林,給後人帶來豐富的文化遺産。在我們今天的節目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希望用蘇州園林這樣美好的畫面來重新感受一下一代大師成長的軌跡。

責編:英子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