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學生老闆(2004年2月20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5日 11:12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繼續收看《當代教育》,我是勝春,大學生在校期間外出打工,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獨立經營,當起了學生老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一個團隊,他們是西南交通大學在讀的三位碩士研究生,合夥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連鍋店,連鍋是湯鍋的一種,在成都算得上是一種特色餐飲,而三位年輕的大學生老闆,成了店裏又一個引人矚目的特點。

  字幕:張光偉西南交大交通運輸學院,2002級碩士研究生,24歲。孫明亮,西南交大機械工程學院,2003級碩士研究生,23歲。王兆華,西南交大機械工程學院,2003級碩士研究生,22歲。

  解説:既然是合夥開店,就要體現合作與分工,依據每個人的特點,發揮各自的特長,經過摸索與磨合,他們現在在店裏的工作,已經有了明確的分配。

  張光偉:我主要主張是哪方面呢?一個是全面的協調,第二個方面,菜品的研發。

  王兆華:我主要負責前廳的工作,服務員那一塊。

  孫明亮:我在店裏就主要負責做廣告,做宣傳,或者把這個客戶拉進來。

  解説:在西南交大,他們三個都算是小有名氣,參加社會活動的經驗,讓他們都熱心於社會實踐,勤工儉學。2003年暑假,他們選擇給一家中等規模的餐飲企業做市場營銷策劃,這是一次成功的打工事件,他們的策劃方案,讓這家餐館的業績增長了一倍。這次成功讓他們感覺到,機會來了,有這些好的營銷策略,為什麼不能自己開店呢。三個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小夥子説幹就幹,他們東拼西湊借來了十幾萬啟動資金,一個月就把這家連鍋店開了起來,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説,效益還算可以,每天能有四五千元的營業收入,但是開店以後,他們以往的學生生活,也被徹底改變了。

  張光偉:我可不可以打開看一下子,辣子,這不辣啊。

  解説:張光偉已經讀碩士二年級,修完學分的他,更多地承擔了店裏的事務。每隔幾天,他和店裏的大廚要一起來菜市場,了解市場行情,為了降低成本,他已經學會了和菜販子們討價還價,這個時候的張光偉,已經很難看出是一位在讀的碩士研究生。

  解説:晚上是店裏最忙碌的時間,要佔到每天營業量的80%。同樣,對於大部分大學生,比較自由的晚上時間,也變成了他們三個最為忙碌的時候。原來他們晚上一般都會呆在圖書館,或者自習室,而現在從下午五點多鐘,一直到晚上十點之後,肯定能在店裏找到他們。

  王兆華:有些顧客他也反映了一些情況。比如説,他説我們這個菜品,因為我們是連鍋嘛,他口味可能比較重,他就覺得我們這個味道有點淡。有時候我們要考慮顧客,眾口難調,如何調到都比較舒服一點。

  解説:開店以後,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同學們完全不一樣了,為了不打擾其他同學,只好在校外租房子住。每天回到這個臨時的家,一般是已到深夜,學習之前,還要商量明天要做的事情。以前的學習到深夜,變成工作到深夜。每天店裏的營業數據要輸入電腦,進行分析處理,同時他們還在編制一條管理軟體,準備成熟之後,要推向市場。他們説自己開店,可不僅僅是為了開店,開發軟體,也是他們以後更多計劃中的一項。

  張光偉:你看我們這個迷迷糊糊,每天就收多少,抱著很多錢,嘩嘩嘩嘩一堆呢。每天覺得很舒服,但是一算,四、五千都是別人的,每天我們變成提款機了。所以呢,我覺得是這個數據庫一定要做好,就是我們在開發這個軟體過程中,一定把我們的管理思想融入其中。

  解説:三個在讀的碩士生開了連鍋店,這引起了成都媒體記者的關注。對這件事的報道,在廣大市民中,也反響強烈,支持、理解、反對的聲音都有。原本在西南交大沒人留意的一件小事,登在報上之後,在校園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各種觀點也産生不小的爭議,特別是一些老教授們對此看法不一。

  老教授:問題出在他們想賺錢,我覺得這個並不是創業,明顯的,他並沒有結合他的專業來進行。那麼學生是不是一定非要在學校都學習完了,才去適應社會,我隨隨便便這個研究生我並不放多大的心思在這裡頭,我天天操心那個餐館,研究生、研究生,你要做研究啊。

  老教授:真正的研究生,如果整天是在學校裏面,光是看著書,這個研究生的能力上面,

  得不到培養。

  老教授:如果我們給他一定的業務的壓力的話,他就沒有精力可能不敢去想這個事,我希望他們都回來,不要去做這個餐館去,珍惜這個年華。

  解説:關注這件事情的,還有一位桂富強老師。他是學校的學生處副處長,去年他給學生們開設了創業理論課程,是成都高校中的第一個,所以桂老師看待這件事,有不同的感受。

  桂富強:他們很難把規模做大,因為他沒有一個很好的品牌。第二個他們的營銷模式,又不是新意,或者創新,我覺得對他們來講是積累經驗,比財富更重要。

  解説:桂富強老師還把這件事當作教學案例,擺到了課堂上,讓同學們進行討論。

  學生:這是一個算是累積經驗,增長才能的一種方式。這是資金和他們那個實踐的積累,以後他們可能要轉向他們更感興趣的行業。

  解説:學生們大多數對他們是支持的態度,但是他們也有一點疑問,三個在讀的碩士生,能做到開店,學習兩不誤嗎?

  張光偉:好像是把精力投入裏面了,就好像是我不學習了,但是呢,你在投入過程中呢,像我天天在看書。現在我看的書,比在學校裏更多。

  桂富強:我覺得不可能,他們現在在創業,又開的連鍋店,必須要創業者高度的投入,大量的時間投入,事無巨細地投入,所以他們不可能把學習搞得非常好。

  解説:開連鍋店影響學業,確實讓許多人為他們感到惋惜。他們三個人,在大學本科階段都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張光偉曾經在全國大學生建模競賽中獲得二得獎,王兆華因為成績優秀,被保送研究生,孫明亮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也是被高分錄取。很多老師認為,如果他們從事專業研究,極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成果。

  西南交大副書記王順洪:少量的老教師擔心影響學業,這個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就是這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去這個從事學習以外的,這個花的時間過多的話,對他的學業可能會有一些影響。

  解説:開店確實讓他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從員工訓練到經營管理,他們都希望能夠體現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同時還借鑒了不少國外著名企業訓練員工的方法,他們理想地希望能夠和員工們一起創業和成長,但是他們的書生氣想法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員工們的認同。

  張光偉:剛開始覺得很新鮮了,但是慢慢覺得很苦了,慢慢很苦了。他可能會有些那種想法了,所以很多人打了退堂鼓了,我們第一批招進的,就是2003年8月23號招聘的第一批,全部走光。

  解説:王兆華在三個人中年齡最小,也最喜歡呆在學校裏,他還擔任著系裏的輔導員,這天是學校裏的運動會,他的角色變成了拉拉隊長。他們的連鍋店開在校園外,但是樓上就是學生宿舍,一墻之隔就是大學校園,感覺很近,似乎又很遠,他們留戀校園生活的精彩,但又無法擺脫連鍋店裏繁瑣的大事小情,他們年輕的心裏,充滿了矛盾,

  孫明亮:如果就是説學習和工作這關係處理不好的話,有可能就是説畢不了業,但是我覺得這樣子,沒有什麼事兩全其美的,你必須選擇一件事,這是很現實。

  解説:選擇對於他們並不輕鬆,西南交大的學習機會,對於他們也來之不易。他們三個人都來自貧困的農村家庭,張光偉小時候差一點就輟學在家,成為一個放牛娃。孫明亮早年喪母,父親臥病,家裏有四個孩子讀書,他大學四年的學習,就是搞助學貸款來完成的,早一點步入社會,減輕家庭的負擔,也許確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孫明亮:我必須至少要能承受起這麼大的,就是説家裏頭這些東西,所以説我至少自己要非常有出息,而非常有出息的人,如果你很年輕的時候不經過一些歷練的話,你想突然一下子,就是可以説非常有能力,非常有經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這些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經驗了,那怕我失敗了。

  解説:對於他們三個人的創業,學校採取的是寬容的態度,雖然校方更希望學生們創業,都能儘量與所學專業相結合,但對於他們這種有勇氣的嘗試,更多的還是給予了關懷。

  王順洪書記:從大學生創業來説,我覺得作為每個學生來説,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長、特點,來展開來做,不是一下子就要這個好高騖遠了,這個一下子好像我沒有多久,半年一年我成這個十萬富翁、百萬富翁了。這種有沒有這種情況?也可能會有,但是畢竟還是少數。總體上大學生創業我覺得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來做起,並且從人的成材、成長規律來説,總體上也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那麼做起來,成長起來的。

  主持人:説起這個連鍋店的前途,他們説,最近研究比較多的是失敗學,也許確實對於三個年輕的大學生,這僅僅是他們人生的一次嘗試,這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都會為他們的未來積累寶貴的經驗與財富,我們還希望在學業與創業之間,他們也能夠一路走好。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