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享受閱讀的樂趣(2004年2月11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9日 11:02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當代教育》,我是曉輝。説起課外閱讀,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都認為對學生非常重要,有人甚至認為它是關係到每一個青少年能否成才的關鍵。但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各種信息媒體如電視、網絡充斥著孩子們大量的課餘時間,很多孩子對傳統的文字閱讀提不起興趣。那麼現在中、小學生目前的閱讀狀況到底如何呢?首先我們來到了北京市的一所中學進行調查。

  解説詞:這裡是北京市的一所重點中學,我們就課外閱讀這一問題在學校裏進行了隨機採訪。

  學生A:我除了那個課本跟那輔導書現在有時間做做,其他的那個課外閱讀,沒有時間讀。

  學生B:就喜歡看那些校園小説之類的。

  學生C:可能看一些跟電腦有關的雜誌,還有一些跟學習有關的一些課外輔導書吧。

  學生D:課外時間肯定還是以學為主,稍微看看電視,看看書。就這樣,大部分時間還是學習。

  解説:在採訪中,大部分中學生都由於課本學習的壓力,基本沒有時間課外閱讀,能堅持每天閱讀的學生只佔16%,很多學生在寒假和課外時間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電視、網絡或者只讀一些與課本有關的參考書上。

  張老師:課業負擔,尤其是高中生的課業負擔還是比較重的,這個拿來真正做課外閱讀的時間還很有限;再一個初中學生呢,有時候看課外讀物,讀的好像總感覺層次稍微低了一點,比如説讀卡通的這種東西比較多。

  解説:對孩子目前的這種課外閱讀狀況,家長又是什麼態度呢?

  家長A:我覺得挺重要,但是,在學習上好像考試的時候沒什麼幫助。但是我覺得應該,應該有這一方面的閱讀。

  家長B:現在學校的課程太緊張,學生確實娃娃確實壓力也很大。

  家長C:反正我先想的就是孩子儘量考試成績好一些多學點,還是主張他多學一些就是課外的,就是咱們課本上的就是參考書之類的這些書。

  家長D:主要是和教學課本有關係的內容,沒有關係的內容基本沒有時間閱讀的。

  解説: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對課堂學習的幫助不是很大,甚至會影響到學習,因此對孩子的閱讀也不加要求,對此,一些教育人士表示擔憂,專家指出,中、小學階段正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閱讀對學生的性格和人生觀的形成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王余光:為什麼強調中學生閱讀,這裡面還有一個因素,根據這個根據人們的研究,人在18歲以前閱讀,跟在18歲以後閱讀是有很大差異的,18歲以前他容易受到這個書的影響。

  李文玲:我想這孩子如果經常去閱讀的話,他在閱讀圖書中會吸取到很多的知識,這是第一個,一個是知識性的,就是説會幫助你去別的學科,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就説你經常閱讀的,有閱讀習慣的這樣的孩子,他一個是在學校裏的學業成績明顯好于那些在家裏不經常閱讀的這樣的孩子。

  專家提示:

  18歲以前正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很容易受書本知識的影響。

  廣泛的閱讀可以增強孩子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主持人:其實,很多家長也明白這道理,但是往往苦於孩子們考學的壓力,另外有些家長還抱怨説,自己的孩子壓根就不愛讀書,對閱讀不感興趣。現在,更多的孩子的目光被各種動畫片、電視節目以及漫畫圖書所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很難回歸到文字閱讀上來。

  解説:在採訪中有些人認為,動畫等影視作品能夠替代文字作品的閱讀,孩子讀不讀文字作品無所謂了。 

  解説詞:專家認為,被動畫片、電視節目以及漫畫書佔去大量課外時間的孩子們沒有意識到,忽視文字閱讀給他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相反很多學有所成的人認為他們的成功都構架在廣泛的文字閱讀之上,為此我們採訪了兩位對閱讀深有感悟的成功人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對閱讀的看法。

  王強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 著名英語教學專家 

  主要著作:《書之愛》、《美語思維閱讀技能訓練》

  王強:如果我的成功,如果可以説成功的話,減去閱讀等於零了,也就是説閱讀實質是我成功的全部內涵,或者全部基礎。

  解説:王強認為,中小學生一定要跳出狹隘的閱讀概念,不要只去讀圖,更要廣泛地涉獵文字書籍,不僅要閱讀文學書籍,而且要閱讀歷史、科學、計算機、自然學科等方面的作品,這樣才能達到知識的均衡營養。

  霍艷,中學生作家 14歲開始發表作品 獲第四屆、第五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代表作為《地下鐵》

  霍艷:首先是很大的閱讀量,我覺得一個人必須要很好地吸取別人的東西,才會有自己的東西。

  解説:霍艷認為,文字閱讀能增強學生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

  主持人:我也認識一個小孩今年上初一了,他門門功課都非常優秀,唯獨作文不及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後來老師通過了解才知道他從來不讀文字類書籍,天天看漫畫和動畫片。老師就説了如果你只看圖不讀文字的話,那你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就會差很多,包括寫作文,你不知道怎麼來表達,寫著寫著就跑題了。他家長現在非常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讓他好好的認字讀書。那麼有沒有好的辦法引導孩子多讀書呢?為此,我們的記者在北京找到了幾個典型的喜愛閱讀的孩子和家庭,看看他們是如何引導孩子提高閱讀興趣的。

  解説:呂晗子家是一個典型現代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和母親分別畢業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父母希望女兒小就多讀書,也花了很多錢為她買書。但是呂晗子卻偏偏不如父母所願,對讀書毫無興趣。

  呂晗子:不愛看書,看書跟吃藥一樣,或者説更像擠牙膏,擠一點,我看一點,擠一點,看一點。

  呂晗子媽媽:她當時被我逼著去讀什麼《愛的教育》,被逼的去看《湯姆叔叔的小屋》,就是我買了一套那個簡編的那個外國文學名著,後來就讓她讀那個,少兒版的《紅樓夢》、《西遊記》。

  解説:就這樣呂晗子在媽媽逼迫下,斷斷續續地如同嚼蠟般看完了幾本名著後,她就徹底的開始反抗了,抵制媽媽的讀書運動。

  採訪呂媽媽:她就是不讀書了,你給她買童話,她就説這個童話沒意思,都是假的。

  解説詞:怎麼辦,呂晗子的媽媽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和痛苦之中。正在這時電視里正在播放根據金庸的武俠小説改編的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呂晗子很快就被吸引住了,這時呂晗子的媽媽忽然有了一個念頭,何不讓她先讀讀武俠小説,但這一想法遭到了爸爸的強烈反對。

  呂晗子媽媽:她爸爸説你為什麼要給她買金庸,我説理由啊,很簡單,第一個,她對這個東西感興趣,她就會去讀,哪怕是認字也好。

  解説:在媽媽的堅持下,九歲的呂晗子開始通讀金庸的系列武俠小説。很快呂晗子就被故事情節很強的武俠小説帶進了書中世界。讓媽媽特別意外的是,自從呂晗子看完金庸以後,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了。

  呂晗子媽媽:因為金庸的那些故事發生的背景正好都是在歷史的更替期,明末清初呀,或者是宋金呀遼呀都是這些,她是看不明白了,她就一定要去要問,這段歷史怎麼回事,到後來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歷史叫課外小組,她對這個東西感覺興趣了。

  呂晗子在學校閱讀交流會現場:至少在我這個年齡,中國的歷史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另外我覺得,歐洲的或者美洲的那些浪漫主義色彩比較濃的一些小説也比較有趣。

  解説詞:現在呂晗子對自己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在學校裏顯得特別地自豪。

  呂晗子:我在歷史課上,我可以不聽課,我可以跟同學聊天了,老師叫我起來我照樣能回答問題。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媽媽給呂晗子講書的:覺得你要是對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比較感興趣,對第三帝國比較感興趣的話,那你首先就要了解第三帝國的興,它的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解説詞:現在呂晗子每讀一本新書之前,媽媽都要詳細給她介紹書的背景,指導她在拿到一本之後應該如何去讀。呂晗子在媽媽的引導下,閱讀越來越廣泛了。

  呂晗子介紹已讀書目:這邊是我的古代文學,包括《論語》,《古文觀止》《資治通鑒》《唐詩宋詞》,《史記》一系列的,還有那個四大名著,然後這個地方是,儒家的一些經典《老子》、《莊子》這個地方就是我最喜歡的武俠,全套都有。

  李文玲:有的孩子在閱讀不感興趣的時候,你要找出他的突破點,就是要找什麼突破點,就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他喜歡什麼,你要找來適合他的,他喜歡的東西,他一下如果喜歡了,這就是突破點。

  王余光:家庭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説比如説家長在讀書的話,學生自然他就會,孩子他就會養成這種習慣,容易養成這種習慣,那麼以前比如説像武漢有一個習慣,有些家長他去打麻將,或者在家裏打麻將,那麼你再要求孩子去閱讀,我覺得這個不現實。

  專家提示:

  1、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引導孩子提高閱讀的興趣。

  2、家長要率先垂范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為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良好環境。

  主持人:呂晗子媽媽的這種方法是不是適用大多數的孩子呢?可能有人會嗤之以鼻,孩子長大認字了當然就會看書了,難道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還要培養嗎?其實真有點想當然了。打個比方,看同一本書有人就會掉下眼淚,有的人就無動於衷,我想這就是對文字的一種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異了。所以專家認為,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最好是從小時候,甚至學齡前就應該開始。

  解説:這個孩子叫孫彥青,正上小學三年級,他可是學校裏出了名的讀書迷,幾年來,他讀過的課外書已經不下上百本了,每當學習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他總是首先想到到書中去尋找答案,談起廣泛閱讀帶來的好處,做媽媽的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

  孫彥青的媽媽:他對文字理解得透以後,幾乎就是從上學開始,我們就不管他學習。老師反映,他的理解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比較強),知識面很寬,到現在為止,就是呢他看書呢就是比較主動。

  解説:孫彥青喜歡閱讀,要歸功於家長從小就十分注意培養他對閱讀的興趣。要使孩子對閱讀産生興趣,重要一點在於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閱讀需求選擇合適的書。

  解説: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喜歡聽故事的,故事書中為他們描述了一個美妙神奇的世界。

  家長:這麼大的孩子呢,最喜歡聽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那我經常呢看著書給他講,哎,孩子呢就會慢慢地發現,原來這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是從書中來的,那麼他就會由此産生對書呢,對識字産生一些興趣。

  解説:的確,正像這位家長所説的,利用故事書,可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方法。

  解説: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説,剛開始需要你拿著書給他看,講給他聽,漸漸地他就不會滿足於此,而會自己産生一種想識字,想閱讀的願望。一旦他從書本當中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或者看到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他就會感到非常高興,非常有成就感,那麼在他今後的生活當中,就會自己去親近書本,在生活和工作當中遇到什麼問題,他也會主動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

  專家提示:

  1、學齡前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

  2、家長應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閱讀興趣需求選擇合適的書

  主持人: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全國各地的很多學校都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和好書推薦活動。

  好書推薦現場: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叫作第三帝國的興亡,第三帝國呢,實際上就是二戰中的德國,此書以按照希特勒的一生為主導線,描述了二戰的概況,這本書是了解二戰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解説:在北京市十一學校,每天上語文課的前五分鐘就是專門為學生準備的好書推薦時間。這裡的學生説,每天語文課的前五分鐘是他們最快樂的五分鐘,在這個時候他們紛紛拿出自己認為最好的書推薦給其他同學。

  學生1:畢竟一個人讀的書是有限的,但是54個同學,一起認為好的書能夠增強我們的閱讀閱讀範圍吧。

  學生B:我覺得豐富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上課的時候,一個同學推薦,不只是他從中吸取了知識,而底下的同學聆聽他的發言之後,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而且一個人對於作家,作品怎麼看,然後可以和同學們互相交流,在逐步地交流之中,就形成了一個提高的過程。

  學生C:我們一般推薦書目都是那個名家名篇,而且還有各種科技類的,這種就是讓我們見識許多文體,這讓我們對閱讀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解説:這種課前推薦好書的活動,就是每天有一到兩位學生向同學們推薦自己認為的好書,老師只在一旁作些必要的指導,確定一個推薦書目的範圍,可以是文學名著,可以是你看到的報刊雜誌上的好的文章。原來有些不愛閱讀的學生現在也積極地參與進來,營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讀書氛圍。

  李萌:有一些比較好的書目吧,學生推薦完了以後,你過幾天會在班裏看見好多人都在拿著這本書,就是大家一起都在讀,學生他通過他的辯論,通過底下來聽,或者通過他的發言,本身就是對讀書的一種反思,所以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

  李文玲:孩子之間的交流,它是因為他們的年齡相當,他們的興趣可能有時候也類似,那他們的互相交流,而且互相的影響也會很大,所以我想給孩子一些就互相交流的時間,對閱讀的感受,這可能也是非常鼓勵孩子去閱讀的一個好的條件。

  專家提示:

  1、給學生一些相互交流時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學校應對學生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讓學生有一定的閱讀時間,經常組織學生出墻報、朗誦會、故事會等有關課外閱讀的活動。

  主持人:據了解,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國家,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都非常的重視,也很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並有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李文玲:就是美國的這中學生,他整個閱讀是非常,環境本身就是非常豐富的,他每一個學校有一個非常大的圖書館,他每一個年齡階段,他有相應的這個測試的標準,比如説你的孩子來參加我們這個計劃,那我可以先給你測一測,你的閱讀水平在幾級,一邊讀的過程中,我就對你進行了測試,我了解你的閱讀水平,這樣的話呢,你就按照這個年齡水平的圖書可以買一些你可以開始讀。

  解説詞:像李文玲博士介紹的這種分級閱讀的方法,我們在北京的一所國際學校京西學校也能看到。在學校的圖書館,每年都會購買幾千本新圖書,新書的選購是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和各年級的老師協商,根據各年級的學習內容,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來決定的。走在圖書館裏,你會發現很多書的書脊上,有不同顏色的標簽,這是為什麼呢?據圖書館的管理員介紹,這些顏色標簽是為不同閱讀能力的孩子們專門設制的,孩子們在閱讀前會在電腦上接受一次閱讀能力的測試,確定孩子的閱讀級別,然後根據不同的閱讀能力級別,來選擇不同顏色標簽的圖書。

  主持人:在一些發達國家,對孩子的閱讀能力地培養,不僅學校重視而且很多家庭也非常重視,每到週末或空閒時,家長就會帶著孩子去書店、圖書館等,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採訪中一些家長説,孩子到了中學面臨著中、高考的壓力,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多看一些課外書,另一方面孩子又要完成課內作業,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績,那麼如何處理課外閱讀和課內學習在時間上的衝突呢?在北京市十一學校我們碰到了這樣一位學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處理的。

  解説:她叫駱易,是北京市十一學校高二的學生。她説她在初二那一年曾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駱易:看書太多了,就是一到晚自習,就拿一支筆什麼都不畫,就拿著這麼看。然後那個老師一直以為我在做題,然後就一直就這麼,當時就這麼蒙了一段時間,然後這麼一過程,但我的成績就有點撐不住了。

  解説:駱易因為太沉迷在書本之中,至使學習成績下降,這時她的爸爸對她採取了強制性的措施,沒收了她所有的課外書。因此駱易對爸爸的強制性行為非常氣憤,很長時間思想上想不通,轉眼半年過去了。到了初三,駱易突然意識到馬上就要中考了,迫於升學的壓力,她開始調整自己。

  駱易:一下子進入初三了,進了初三整個的氣氛都不一樣了,就是初三還是面臨升學吧,就是一下感覺還有一年就是要中考了,特別特別害怕當時心裏面,我當時就一直在問,就像責問自己一樣,現在應該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對付中考上面,

  解説:通過一年的努力,駱易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她説這次經歷,她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如何分配好課外閱讀與備戰考試的時間。

  駱易:平時在學校就是5天還都是用於學習,不看什麼閒書,大部頭的書一般我都是放在寒暑假的時候讀,然後像平時可能讀一些比較薄一點的,就是那種挺薄的,也不會很花時間的東西,就是拿一個週末就看完了。

  解説:教育專家認為,駱易的經驗值得很多中學生借鑒。專家們還建議,面對中考高考的學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王余光:那麼現在在課業又比較繁重的情況下,那麼我們如果説我們現在有人做了統計,比如説一天可以讀15分鐘,如果我們能作為一種習慣或持之以恒的話,那麼他大概在六年,就是中學六年階段,他大概能讀完30本書的,那麼這個我想就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專家提示:

  1、中學生在課業比較繁重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2、平常學習期間閱讀,要以短小精悍的文章為主,如散文、詩歌等,大塊頭的書籍應放在寒、暑假等時間充裕的時候去閱讀。

  主持人:在採訪中,一位專家説得好,現在不是學生愛不愛讀書的問題,關鍵是在於學校和家長怎麼培養的問題,並不是説中學生們不會讀、不想讀,而是沒有形成一種好的閱讀習慣。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最近的一份關於中學生閱讀狀況的調查報告中顯示,現在很多學生利用午休、放學等這些邊邊角角的時間,泡圖書館或資料室;不少學生週末或課餘時間有逛書店的習慣;一些學生書包裏,除了教材外還有兩三本課外讀物。我們在節目最後呢,衷心地希望中小學生們能把閱讀變成一種像每天刷牙洗臉一樣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好感謝大家收看《當代教育》,下次節目再見。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