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燕子過海》的啟示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2日 10:35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當代教育》節目。今天的節目有一個背景,1996年,身處大山深處的貴州省遵義市龍家小學和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成為結對子的學校。2002年4月,龍家小學的老師到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取經,我們欄目跟蹤拍攝了一部專題節目。2003年9月,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的部分師生來到龍家小學回訪,我們的記者又趕去拍攝了一部專題節目。下面我們來看今天的節目。

  解説: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這次安排的教學交流內容有語文、數學等科目。今天的這節課是由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的語文老師羅樹庚為孩子們上《燕子過海》這篇課文。為了讓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們對大海有更深的體會,羅老師帶來了一套多媒體的設備。

  課堂:


  羅樹庚:在你們欣賞的時候呢,給你們唱一首歌,如果羅老師唱得好的時候呢,你給羅老師鼓鼓掌好嗎?好?你們的父母親肯定聽過,羅老師小的時候跟老師學過,唱得不好,請大家原諒。你們欣賞大海的風光就可以了。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裏成長。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涌,隨我漂流四方……”

  採訪羅樹庚:興趣呢,是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就是最好的。興趣是最好的東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才是學習的關鍵。

  解説:羅老師以一首跟大海有關的歌曲為鋪墊,先和孩子們一起領略了大海的風光,把同學們的興趣調動起來之後,逐漸過渡到這篇跟大海有關的課文上。

  課堂:

  羅樹庚:剛才羅老師唱了一首《大海啊,故鄉》,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大海,能看清楚嗎?看到這張大海的圖片,如果羅老師想讓你們一個詞來説一説大海大,你們想到了什麼詞?

  學生:無邊無際。

  羅樹庚:來,你説。


  學生:無邊無際。

  羅樹庚:掌聲鼓勵,羅老師最喜歡的就是發言積極的,搶著説都沒關係,還有嗎,你説,

  學生:天連水 水連天

  羅樹庚:天連水,水連天哦,課文裏的,你説。

  學生:望也望不到邊。

  羅樹庚:還有嗎詞語,描寫大海非常非常大,你説。

  學生:大海從這頭看過去,看不到那邊。

  羅樹庚:這邊望不到那邊,跟大海一比的話,小燕子就顯得怎麼樣啊?

  學生:小。

  羅樹庚:小燕子就顯得非常非常的小,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跟我一起寫,請你拿起你的小手,這個燕子的燕字,先寫下面中間這個口,先中間,後兩邊。

  解説:《燕子過海》這篇課文是説船員們看到一群要到南方過冬的燕子,在飛越大海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辛苦和艱難,讚美燕子為達到目的所表現出的不畏艱難的精神。羅老師通過和同學們一起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羅樹庚:我們課文裏有一句話,就是寫大海非常大的句子,來,自己讀一讀,看看誰能把它讀出,大海非常非常的大,好不好?自己讀讀看,開始: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讓我感覺到大海有點大了,還不夠大,再把大海讀大一點, 自己練一遍,自己練 ,看看,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想不想聽羅老師讀一讀啊?

  學生:想 。

  羅樹庚:如果我讀得好的話,你們也跟著讀,好不好?

  學生:好。

  羅樹庚: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預備——起 。

  學生: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到我們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在甲板上休息。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

  採訪羅樹庚:我覺得語文教學,情感是根本,所以我在這堂課的處理過程中 反復地朗讀這篇課文。

  解説:為了讓孩子們理解和感受“小燕子在海上不分晝夜飛行的辛苦和艱難”,羅老師設計了讓學生模倣燕子的動作和小博士介紹海上知識的環節。通過這種情感體驗和獨特體驗的方式,同學們的情感被激發和喚醒,他們與課本的距離縮短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羅樹庚:伏給我看看,我沒看清楚呢,我作為記者要採訪了,小燕子,你為什麼要按伏在甲板上呀?為什麼要這樣伏著?

  學生:因為沒有力氣了,走了很遠的路。

  羅樹庚:走了很遠的路了,連腳站都怎麼樣了,腳都站不住了,是不是?燕子不分晝夜地飛。我們不要飛太多,我們飛一分鐘來感受一下,好不好?氣喘吁吁了怎麼樣啊?你們累不累呀?

  學生:累。

  羅樹庚:你看看,我們才飛了一分鐘就累了,小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呀,辛苦不辛苦呀

  學生:辛苦。

  羅樹庚:想不想知道小燕子到底飛多少路?

  學生:想。

  羅樹庚:想不想知道?

  學生:想。

  羅樹庚:已經知道的,請舉手。小燕子到底要飛多少距離,知道嗎?你説。

  學生:要飛過一個大海。

  羅樹庚:一個大海到底有多遠呢?看也看不到邊,用數字來説,到底大海有多少遠,想不想聽聽看小博士給你們介紹呀?

  學生:想。

  小博士介紹:燕子是候鳥,每到秋天,它就會成群結隊地飛往印度、南洋群島以及澳洲等地過冬。燕子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大約要飛行6000多公里,需要飛行一個多月才能到達目的地。

  採訪羅樹庚:備課的過程中我就在想,這篇課文到底應該抓住一個什麼樣的情感,最後我就定位在要讓學生體會到燕子過海非常辛苦非常艱難,抓住這個情感去體會文章。一篇文章的信息很多,一堂課40分鐘,我們不能面面俱到,與其這個面面俱到,還不如專攻一點。硬體並不是主要的,關鍵就是怎麼樣啊,我們在設計一堂課,在處理教材的時候的一種思想和觀念。

  課堂

  羅樹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下面老師給你們佈置幾道作業:第一道作業是三星級的題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或者自己感動的句子摘抄下來。第二道題目,是四星級的題目,收集有關燕子的課文,在課外讀一讀。第三、第四個題目是五星級的題目,喜歡唱歌的小朋友唱一唱《小燕子》這首歌,喜歡畫畫的小朋友畫一畫燕子,並在畫上寫上一兩句話。最後一個作業,是給你們選擇的自由,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這個題目,如果會做的話,你是最棒最棒的。圍繞今天的語文課,寫一篇日記,寫在什麼地方呢,就寫在這張紙的老師給你劃的線上。可以寫這節課程的感受,可以寫這節課你的一種體會,寫完以後怎麼樣呢,交給岳老師,讓岳老師統一收起來之後呢,寄到羅老師學校裏去,好不好?作為你們大山裏的禮物,送給我,我將好好地把你們每個同學的文章進行閱讀、批改,然後寄換給你們。羅老師也送給大家一份禮物,剛才説過了, 你這個禮物要送給我,我也送一份禮物給你們。

  演播室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已經看到了,我們演播室來了兩位嘉賓。剛才咱們是一塊看了上語文課的情況,咱們什麼任何附加條件都沒有,您二位看過之後 首先的第一感受是什麼呢?

  康長運:我仿佛呢,感覺到我們不是在聽、看老師在上課,反而我們也同孩子們在一塊兒來感受這樣的一個課堂。

  竇桂梅:我是一個一線的老師。在課堂上,語文課堂教學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們這課堂,是一種生成動態的課堂過程,所以就像您説的仿佛我和你一樣,我們都和孩子走進教材裏面表現的情景當中,去進行一番體驗、一番感受。所以我們覺得可能是新課程理念的影響,我們的教師確確實實,在具體的操作行為當中,在課堂的這樣的一個場上,表現得還算有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有這樣的感受。

  主持人:剛才是從感性上説了自己的一種認識,好像自己也回到了學生時代一樣。那您作為從這個課程研究方面的這個專家來講,您再來理性地分析一下,他的閃光點在哪兒?

  康長運:好,我覺得是這樣,就是首先不僅僅是下的功夫大小,首先是一種觀念的變化。他在課堂設計整個的程序、方式、策略,都轉向了孩子,就是從孩子的這種感受出發,從孩子的這種發展出發來設計這堂課。

  竇桂梅:就是原來我們的教師是一個告訴者、教化者,那麼今天呢,從這兩個老師明顯的特點感覺是,他是一個引領者,然後在整個的過程的創設的情景當中,他在刺激、他在喚醒學生,這是我們感受最強烈的這一大點。

  主持人:對 剛才我們在看片子當中,也看到羅老師他是聲情並茂地給孩子們朗誦。我想問問兩位,在這個語文教學當中,這個朗誦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竇桂梅:有一位專家這樣説過,説你不會教語文嗎?我告訴你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你如果不會讀嗎,你的自身的素質不夠嗎,你就讓孩子讀,一篇一篇地讀,哪怕是傻讀,你看似簡單,其實在無形的讀當中,他也獲得。 所以聽了這個專家的話呀,再加上古人也説過,讀書百遍,其意自現。關於讀那些名言、格言、警句,太多太多,就像你剛才説的,讀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讀來説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所以就這堂課裏,我們發現這個羅老師自身呢引導孩子讀書,包括他自己示範地讀書,這一點很好,這個也是非常感染學生的。通過他的讀,我發現有一個地方他已經有情不自禁的那種,情感,非常激動,孩子能夠看到他,感受到,然後我相信會帶入這樣的讀的情景當中,所以讀書這一點非常好。但是在這裡呢,我想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現在關於讀書呢,只要一堂好課,現在評價一堂語文課,只要你教師讀,或者學生讀,就是一堂好課,現在我們都這麼看。但是關於怎麼讀,讀什麼樣的文章,又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讀,那麼除了讀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比如説書聲朗朗的同時,是否要靜思默想?現在這個時代,靜思默想太重要。我們的孩子們都基本上説呀、唱呀、表現呢,比較熱鬧,需要靜下來思考,好好地走進心靈裏,這樣一個活動呢,還要更多更多。因此我們在讀的過程當中,強調讀,我們更多的是喚醒孩子讀,要求孩子去讀,讀不同的聲音,讀出不同的滋味,讀出不同的感受。比如説就這篇文章,咱就舉一個例子,結尾這處,你孩子體驗到對燕子的那種敬愛的時候,説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麼辛苦,多麼艱難。其實孩子你看,每人體會就是這樣,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我體會的是,我要讚頌燕子,我要讚美它, 可能這個孩子會這樣,在達到目的地以前他們飛過大海是多麼辛苦,多麼艱難,那意思它們了不起。然後有一個孩子就同情它,理解它,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麼艱難,多麼辛苦,他就同情它。那麼你看,同一個句子的話 ,我們就會讀出不同聲音來。我們沒有理由説哪一個讀得對,哪一個讀得不對,從來不應該肯定,更不應該否定孩子你讀。所以我們的教師應該想盡辦法,最重要的是,把讀書放在第一位的同時,更應該強調:不同的孩子讀不同的書,不同的學生讀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感受要讀出不同的滋味,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我覺得從新課程理念來説,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做一個心靈豐富的、有不同感受的孩子,要從我們讀書做起。

  康長運:你看那個羅老師,他在朗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簡直感覺他不是在朗讀文章,而是他自己也已經完全沉浸在作者所表達的這種情景當中去。所謂我們現在所講的,讓孩子們和老師一起來和作者一起來解讀文本,一起來進行心靈的對話和交流,我們覺得就是這樣的一層含義。

  主持人:今天兩位是各自不同的身份,一個是基礎教育研究的專家,另一位是一線的副校長,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咱們就來説一説,有哪些你們感覺到需要提高和不足的地方呢,竇校長把信任的目光先交給了你。

  康長運:我們討論一節課它的好壞,我覺得第一,確實是沒有絕對的標準,任何一堂課,任何一個老師他都有有待提高的地方。語文要有興趣、要有情感,我覺得這種情感,是誰的情感?這種情感能不能貼近孩子,孩子能不能到這樣的一個情感世界去?大人,不同經歷的人,男人、女人、大人、孩子、老人、孩子 對情感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您剛才我覺得提的這一點特別重要,就是誰的情感?是你老師本人的情感,還是真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出來的這種情感,這是不一樣的。比如説剛才可能有一些舉例子的過程當中,可能老師覺得舉這樣的例子非常貼切,但是對於學生本身,尤其如果想到身處的環境是山區的孩子,他從來沒有見過大海,未必是特別貼切。

  竇桂梅:所以呢,這個我們就在考慮一個,就是一線的教師看了這個節目,我也在想這個問題,就是説體驗很重要。現在的語文教學都在強調體驗,但是體驗並不是語文真正的落腳點,要把這個燕子的表現和體驗應該嫁接到這個教材裏邊去,帶著這種體驗或者飛呀,不停地飛,你就飛了一分鐘,燕子在茫茫看不到邊的海上就這麼飛,會有怎樣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走進教材裏去,放聲地去告訴大家,用你的聲音去表現出來,這樣可能是語文最終教學的落腳點。所以從這一點來説,這是我們談的第一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來説。第二點呢,我還想説一個不太合適的地方,就是由於新的課程理念的更新要求,我們這些教師,包括我在內,確確實實需要和新課程一同成長,這是我自己切身的體會。羅老師他在講看到一個畫面之後,讓孩子概括,用一個詞概括,海水是怎麼樣,當時全班學生都舉手,基本上森林般小手舉出來,説這是一望無際,無邊無際。那麼這個時候教師呢,就沒有考慮到全體同學的狀態,又觀察觀察,最後找了一個孩子,就你來答。其實這些孩子都想來回答,但是他就叫這一個孩子回答了,其實好的 ,你們要想説,你們都説無邊無際,那就是無邊無際,就可以這樣一收住,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他是好孩子的感覺,一起來説,這個問題就可以這樣迎刃而解。讓這一個孩子回答,難免讓其他孩子失落,老師還沒有鼓勵,如果這樣的話,墊上一句話,我也相信你們,你們説的也很棒,我們全體同學用一個詞形容,叫無邊無際,可以到此就為止。那麼從這一點來説,就是我們就發現我們今天的教師呀,小學語文教師,他是一個小子當頭,就是細節的地方都要考慮到,即從觀念的大高度,還要鑽進去,即有鑽進去的力量,還有飛出來的激情,還要把這些細節的東西都要把他做好。因此一個教師在40分鐘的生命的課堂,我們教師如何讓我們自己的生命增值,也讓孩子的生命增值,所以這確確實實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其實我剛才聽您一講,我就覺得這個小學老師太難了,不好當。真得很不好當,每一個層面,甚至説過每一句話,孩子的每一個反映,作為一個資深的老師、一個成熟的老師、經驗豐富的老師,他都會有非常恰到好處的這種處理方式,這一點專家可能有更多的想法是吧。

  康長運:我們從羅老師組織這個課堂我們也發現,只要有利 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有利於讓孩子來參與,有利於讓孩子感受,我們所有的手段都是正確的。

  竇桂梅:作為我來説,我就在想我怎麼能讓我的孩子學好語文,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個教師對語文的認識問題。比如説我吧,自身我的體會,就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我教的這一段時間內,如果我能教六年,因為我以前帶班,我一般都帶六年的過程,我起碼讓孩子有一手好字,這是最重要的一條,一副好口才, 這是我們從課標理念上,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個角度,一篇好文章,那也就是説能寫出像樣的文章,實現這三個目標,怎麼能實現好,這是最基本的。從語文學科的角度,還像你剛才説的那些更給他更多的精神上的東西,那麼也就是説我就在想我怎麼給孩子打好兩個底,一個是學習的底子,剛才我説的是一個是精神的底子,就是我們説的人生的積極向上的欲求等等這些,我們都要給孩子這些。那麼以此呢,我在我的課堂上就基本上努力做到三個超越,就是立足課堂 超越課堂,就真正實現我們新課程理念説的,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這個教材你挖得再深,你掘地三尺你都累得滿頭大汗了,你也不一定挖出多少水來,有的時候呢,一回頭,一上岸,水就在井旁邊。所以對語文學習的內容,有的時候是舉一反三,更多的時候是舉三反一的過程,大量的積累和感受,所以第一點就是超越教材。第二點超越課堂,生活就是課堂,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現在這個孩子的世界,這麼精彩,和古人是不一樣的了。那麼古人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孩子不一定走出多遠,電視裏、媒體中,看到很多,他傾聽窗外的聲音,他感知周圍的這個世界,看到的、聽到的、收到的表達出來或者寫出來。第三點就是我們要讓孩子有一種超越教師的思想,羅教師像你剛才説的平等的對話的師生關係,建立一種融洽的這種師生的氛圍,可能是學好語文這三個重要的突破口, 只要你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讓孩子學會去發現,學會去感受,學會去體驗,學會去表達,誰都能説一口好話,寫一筆像樣的文章。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嘉賓,也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我們這期節目。其實我們還是那句老話,假如您看了我們的節目,您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者是您跟教育乾脆都不沾邊,你有好的建議,在教學方面有好的想法都可以跟我們聯絡,我們希望在節目當中展示您這個好的教學成果,給更多人來分享,讓我們的教育辦得更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了,讓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