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讓生命遠離殘缺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8日 11:27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當代教育》我是勝春。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位在醫學領域的重量級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斷肢再植專家陳中偉先生。陳中偉是在國際上首例進行全斷肢再植手術的醫生,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現在陳中偉所提出的,鑒定斷肢再植恢復功能的陳氏標準,已經被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外科醫生所採用,這些寶貴的經驗為無數的患者解除了痛苦,使他們的生命遠離殘缺。

  解説:1963年1月2日,上海鋼模機床廠工人王存柏的右手被落料機床的衝頭齊手腕切斷。

  工友們立刻將他送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經過四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這只手又奇跡般的被接回到王存柏的身上。這是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斷肢再植手術,它的成功不僅改寫了王存柏的命運,也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骨科的歷史。當時主持手術的是年僅34歲的青年醫生陳中偉。

  1929年,陳中偉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個醫學世家。

  陳中偉的父親陳寶珍在當地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醫生。小時候,陳中偉就希望自己長大後也能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名醫生。因為他在父親和病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當醫生也挺好的。

  陳中偉:有好多病人得了重病,好了以後。有的時候病人出於感謝的心情,拿一些土産來吃吃,所以到水果旺季的話,我們家很少買水果,都是病人送來的。

  解説:陳中偉有七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他是家裏九個孩子當中唯一的一個男孩。所以他也是家裏最受寵、最調皮的孩子。在家裏的院子當中,有一棵玉蘭樹,小時候陳中偉最喜歡的遊戲,就是在玉蘭樹下打麻雀。

  陳中偉:那時候還沒有槍,我拿彈弓打麻雀,打了麻雀以後就把麻雀剝了皮,扒了毛,燒著吃。

  解説:陳寶珍也非常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所以他不放棄任何機會,培養陳中偉對醫學的興趣。

  陳中偉:那麼我在做的時候,我父親他過來看看。他説,你看麻雀五臟俱全,哪是心、哪是肺、哪是胃、哪些地方是腸子,從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了。

  解説:這是陳中偉的第一堂醫學課。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在父親的啟發下,自己已經邁出了走向醫生的第一步。三十年後,就是這雙打麻雀的小手,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從那時候起,只要是父親給病人看病,陳中偉就在旁邊跑來跑去。解放前,在陳寶珍的醫院裏,收治了很多霍亂病人。陳寶珍告訴陳中偉,這些人生病,是因為有一種叫霍亂桿菌的東西在作怪。

  陳中偉:我説霍亂桿菌在哪,我就沒看到,他們就拿著小棉簽,拿一個大便放在切片上,讓我在顯微鏡底下看。那時候的顯微鏡比較簡單的,一看,哇,那裏邊有霍亂桿菌,還有鞭毛,長出來會動,我就明白了,原來這個病人生病,就是因為這個霍亂桿菌在作怪。

  解説:在顯微鏡裏,陳中偉看到了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顯微鏡中的世界引起了陳中偉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是他能找到的東西,他都要拿到顯微鏡下來看一看。

  陳中偉:這個牛奶為什麼是白的?一看,原來這個牛奶裏邊有好多好多脂肪顆粒,全是的,一片全是,小球一樣的,因為一反光,整個體積變白的,我才知道牛奶為什麼是白的,因為是脂肪顆粒的反光,…是紅的,原來有這麼多紅細胞在裏頭,是個紅細球,裏頭有血紅蛋白,形狀像大餅一樣。

  解説:自從發現了顯微鏡裏的奧秘以後,在陳中偉的手裏,彈弓就光榮地退休了。接替它的是一個顯微鏡。顯微鏡對於陳中偉來説就像是一扇窗,從這扇窗中所看到的風景,為陳中偉今後的醫學生涯積累了最基礎的醫學知識。上學後,因為陳中偉很早就接觸了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他的特長很快就顯露了出來。

  陳中偉:因為我接觸顯微鏡早一點,所以草履蟲我就畫得特別快,比別人擺弄起來容易一些。本來就接觸過嗎。所以生物老師就特別喜歡我,我對這個課也特別喜歡。

  解説:經過初中和高中的刻苦學習,陳中偉如願以償地考上了上海同德醫學院。從寧波這個小城市來到上海這個花花世界,陳中偉依然保持自己樸素的本色。在同德醫學院的學習,讓陳中偉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陳中偉:剛進大學,人生地不熟的,是鄉下佬,人家還有點看不起這個學生。人家有的同學都開著汽車帶女朋友去玩,我哪有這個條件,而且也不懂,所以還是好好練練解剖了,我喜歡那東西,就多練一點。

  解説:對於陳中偉來説,大學生活是充實和平靜的。但是到了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父親陳寶珍因為歷史問題被打成反革命。隨著父親的失業和家裏的醫院被沒收,在上海的陳中偉立刻就斷了經濟來源。當時,陳中偉在上海舉目無親,從小就衣食無憂的他第一次感到了孤立無助。交不起學費的陳中偉面臨著被退學的危險。

  陳中偉:當時因為我的學習還是可以的,成績還是可以的,是外科課代表,所以通過同學,大家討論,説給助學金吧,我當時全是拿助學金,就不要交學費了,當時我還得吃飯呢,我還得買書。

  解説: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陳中偉平時積累下的紮實的醫學基礎幫了自己的大忙。因為陳中偉解剖學學的好,所以教解剖學的教授就把陳中偉叫去做他的助教。

  陳中偉: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説老師要上課以前,我把屍體給他一層一層解剖好,比方説把皮割開一層,感覺的神經都給他解剖出來。

  解説:在肌肉、神經和血管中間,都有一些結締組織。這些結締組織的存在,使神經和血管不會看得很清楚。陳中偉的工作就是要把這些結締組織清除掉。

  陳中偉:那麼這個解剖就很費時間的,不能把重要的神經給割掉了,那老師沒辦法看了,沒辦法教學生了,所以一個他一個小時的課,我可能要花十個小時來解剖,把它整理清楚,一層一層的給割好。


  解説:面臨著繁重的解剖任務,陳中偉並沒有抱怨,因為他很清楚,每一次解剖對自己來説,都是一次業務水平的提高,都是一次鍛鍊。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為將來打基礎,做準備。

  陳中偉:所以對解剖學,醫學的基礎,外科醫生好像打仗一樣了,如果打仗的將軍不知道軍機地圖,你怎麼打仗?醫生開刀的時候,一刀割下去裏頭什麼東西都不知道你怎麼開刀。

  解説:解剖助教的工作佔去了陳中偉所有的業餘時間。因為白天要上課,所以陳中偉只能用晚上的時間來解剖室工作。

  陳中偉:有時候晚上割的很晚,白天有時候還聽課。年輕人,精神也沒有那麼好,有時候割著割著在屍體房睡著了,打瞌睡睡著了,然後又一下子起來,因為老師明天要講課,我不割好不行啊,人家同學可以去看電影,跳舞,出去游泳,他們可以去,我又沒辦法,我就得老老實實的幹。

  解説:那一年陳中偉二十歲,在別的年輕人去看電影,去跳舞的時候,陳中偉一個人在解剖室裏工作,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解剖器械。

  陳中偉:我想我如果不好好學的話,我將來出去不行的。那時候就是説父親是反革命,我變成反革命的狗崽子我哪有地位啊,又沒錢,我哪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解説:陳中偉在當解剖助教期間,解剖了十幾具屍體。比別人多出幾十倍的工作量,使陳中偉對人體的構造瞭如指掌。

  陳中偉:所以對我來講,我兩年助教,我割了很多屍體,對我幫助非常大。比方像第一個切斷手的話,這個手切下來,我花了四個小時,接了三條主要的神經,兩條神經,四條血管,十八條肌腱,這個我都很清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對象,這麼多肌腱對錯一條那不行啊。就是我有這個技術基礎,手腕傷我做了很多了,解剖我做的很好,所以這個機遇來的時候,我的腦袋有準備,不是空白的,空白的也沒有這個思想基礎,不會去做,你沒有這個堅實基礎也不能接,也不會接,

  解説:就這樣,解剖助教的工作使陳中偉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在上大學期間,陳中偉就因為自己紮實的基本功而在同學中間小有名氣。

  陳中偉:有的年級的同學,他已經做當醫生了,明天要開刀,一條神經找不到了,他自己心中沒數,不能上陣啊,人家刀開下去了,你還在找來找去,那怎麼行,所以他也得準備。他説,我是別班的同學了,哎,你過來,你幫我找一下,這個神經在哪兒,有的神經比較深,骨頭縫縫裏頭,很難找,一下找不到,那麼他們到我解剖室來,叫我幫他找,我一下找到了,他就看到了,看到了他就知道了,第二天去開刀心中就有底了這樣。

  解説:畢業後,陳中偉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在醫院工作期間,父親的歷史問題依然是壓在陳中偉身上的一副重擔。就因為出身不好,陳中偉的工作總是要比別人多一些。

  陳中偉:但是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我比別人多幹,我的實踐多,知識就多。比如説換藥很簡單的,就是擦乾凈,紗布換一塊,今天這樣子,明天那樣子,人家開兩個傷口,我開十個傷口,當然比他知道的多了。還有換藥的時候,紗布拿掉了,傷口是什麼樣了,聞一聞,膿當然味道不是太好了,當然這個味道不一樣了,經常聞了以後,再加上細菌的培養的檢查、報告一看,哦,這個發綠顏色的乾淨,報告儘量對照一下就知道了。所以後來有的傷口我一聞,一看比化驗報告還準,就是這麼回事。一聞有大便的問題那就是了,我感覺這個味道就像生薑味道,有點生薑的味道,比方説化驗的時候一查,看上去是金黃色的,聞一聞就像黃魚的味道,黃魚臭這種味道,這個很重要,是實踐的,你不去聞,你怎麼能知道呢?

  解説:回想往事,陳中偉覺得,就是這些比別人多出來的工作,就是這些比別人多吃的苦,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

  陳中偉:一個人處在逆境當中他會奮發,如果我這個條件非常好的話,我不一定會有這個成就。我自己也有一個感覺,就是説你在一個比較壓抑一點,一個逆境的時候,自己就奮發圖強,就要更努力,所以有的時候不要以為,我家裏經濟差一點,或者條件差一點,有的時候這恰恰就刺激你比別人更努力,

  解説:1963年,陳中偉完成的全斷肢再植手術轟動了世界。


  當時全斷肢再植手術同人工合成胰島素、一萬兩千噸水壓機一起,成為剛從三年災害中走出的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自己力量的象徵。雖然這次手術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但是在陳中偉的腦海裏,另外一次手術卻給他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陳中偉:我曾經做過一個骨髓的病人,我想把這個傷口弄好,把坐骨神經給切斷了。那麼這個應該是知道的,有經驗的醫生應該是知道的,但是我也是沒有這個經驗,我就跟他講了,我實在很抱歉,沒有給你治好,心裏也很難過,那麼他也理解,當然以後我再碰到的話,我一定要把神經分出來以後再去處理這個傷口。

  解説:陳中偉並沒有被失敗嚇倒,而是從失敗當中吸取了教訓,增長了經驗。至今陳中偉還清楚地記得每一次失敗的手術,他十分珍惜這些用極大的代價換回來的寶貴經驗。

  陳中偉:一個手臂斷下來了,我們給他接好了,接上去以後,這個手脹的一塌糊塗,輸了好多血,結果還沒有活,拿下來了。拿下來的時候一看,因為這個病人血管缺一段,缺一段我們把靜脈,拿一段起來翻過來接上,但是有一件事情沒有做,就是靜脈沒有擴張,靜脈血管收縮了,收縮了很細,所以動脈就下去了,靜脈很細回不來,所以切開了,切開還不夠。所以我們後來知道,血管接通,動脈是下去的,回來同樣重要,如果回不來,這個病人也不行。失敗的手術有的時候比成功的還要寶貴,就是説從你前進的角度來説,因為只有克服了困難,克服了失敗,失敗為成功之母,

  解説:通過這次手術,陳中偉認識到在斷肢再植這個領域,自己還有很多事情不了解,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陳中偉:後來我們醫院裏建了一個實驗室,就是用衛生部給我們醫院的獎金,我們獲獎了嘛,那時候兩萬塊錢就可以造一個實驗室了,但是比較簡單的,小的實驗室,就建了一個實驗室。

  解説:在實驗室裏,陳中偉用大白鼠做實驗,反復練習。因為大白鼠的血管只有0.8毫米,而人手的血管最細的也有1毫米。所以當陳中偉把大白鼠的血管接好後,他相信自己已經能夠在人體內進行任何血管手術了。

  可以説到現在陳中偉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從他小時候打麻雀開始,他時刻都在為做一名出色醫生而準備著。如果一個人將一生的精力都放在做一件事上,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他所做不到的呢?我們希望陳老的經歷會對您有所啟發。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下期節目再見。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