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

物理學家黃祖洽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6日 14:05

  宣傳片:一位科學家的生日聚會,為何吸引了眾多物理學大師前來祝賀?在事業的巔峰之際他又為何選擇了去當一名大學老師 ,他是我國核反應堆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本期大家黃祖洽即將播出。

  主持人:生活當中往往有很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我們要採訪的科學大家,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他們都頂著耀眼的光環,擁有著特立獨行的性格,或者是顯耀的地位,他們是我們生活當中萬眾矚目的人物,然而現實中卻往往並不是這樣,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並沒有耀眼的光芒,他們就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在我們身邊,物理學家黃祖洽就是他們當中的一位。


  解説:在我們欄目組準備採訪著名的科學家和一些兩彈元勳的時候,我們發現,這些物理學界的一些頂尖人物在同一天、同一個地方參加一個人的八十歲生日聚會,為了能採訪到一些兩彈元勳,我們也跟著來到了這裡,物理學家黃祖洽就是我們在這次聚會當中發現的一位科學大家。

  楊振寧:華民族對於國防方面所做出來的重大成果,在這個重大成果之中黃院士扮演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朱光亞:祖洽同志是我國核反應堆理論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

  彭桓武:做研究生時又為錢三強教授所器重。

  李政道:對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都有極重要的、極歷史性的貢獻。

  解説:黃祖洽先生於1944年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在校期間,他和李政道曾經同班學習過。1946年他隨清華大學回到北京就讀。1950年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不久,他就在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先生的領導下從事核反應堆理論研究。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進入了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階段,當時,黃祖洽是惟一一位同時參加原子彈和氫彈兩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員。

  黃祖洽:做這些事情跟機遇有關係,比如我搞原子能、搞核武器,時代的需要,當初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説我是學物理的,學理論物理的,做這個事情是國家的需要,那我理所當然就要做。

  主持人:您有一個綽號,叫做半導體。

  黃祖洽:半導體那是因為這樣,大概是1960年的下半年,錢先生又給我一個新的任務,就是讓我找一些人啊,先開展氫彈的理論預研,就成立一個當時代號叫氫核理論組,我做組長,然後從反應堆,因為我底下有許多搞反應堆的人。

  主持人:實際上是為氫彈研製做理論上的準備。

  黃祖洽:到了1961年的下半年,1961年年底,那個時候,鄧稼先他們搞原子彈,他就希望,我也到他們那裏去兼差,兼差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就是我們原子能所的一些研究結果,可以供他們參考但是他們那邊的工作是絕對保密的,所以我是兩邊兼差的,一半時間進城,一半時間在原子能所。

  主持人:您是那時候為數不多的。

  黃祖洽:恐怕是惟一的。

  主持人:具體的工作人員。

  黃祖洽:當然領導是兩邊都知道,具體工作人員是惟一的一個同時參加氫彈和原子彈研究的惟一一個人,當時領導跟我交代説原子彈這邊的研究是絕密的,你回到原子能所不能向原子能所的人説,這個半導體名字可能是錢三強先生説的,他説你要做一個半導體,原子能所那邊的一些什麼東西,你可以提供給核武器研究所這邊,就是原子彈這邊,促進他們的工作,但是這邊的工作呢,是一點不能透,所以是個半導體,他説你要做個半導體可能是他提出來的。

  解説:當時,在原子彈製造理論的研究中,有許多個重要的環節,其中之一就是,提供中子原的金屬如何確定,這個問題難住了大家,幾經討論,都沒有結果。黃祖洽就把問題裝在腦子裏,整天琢磨,最後是他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黃祖洽:坐公共汽車的時候我就忽然有一個想法,我就推導出一個條件,這個金屬應符合什麼條件,符合這個條件的金屬,實際上就可以定是什麼金屬,這就是我定出來的。

  解説: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這一消息,讓全國振奮。而當時黃祖洽卻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氫彈的研究中。兩年零8個月後,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正是由於黃祖洽和許多其它工作人員不分晝夜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中國從那時起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解説:黃祖洽是1924年在長沙出生的。父親是個知識分子,母親是有文化的家庭主婦,和很多小孩子一樣,小時候的黃祖洽學習並不十分用功。

  黃祖洽:小學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成績不怎麼好,到了二年級下學期要學兩位數的加法,讓列出一個算式來,我就不太會,我就看同桌的人怎麼做,我就照著做。有一次老師下來檢查作業,我們那個時候都是用小的石板,大概比這個還小一些的石板,用石筆在上面寫,寫了之後可以擦掉的,老師就把一些同學的石板收上去了,我的也被收上去了,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呢,後來老師就説有些同學算得不對,我把石板收上來陳列在那上頭。

  主持人:原來拿您當反面教材了。

  黃祖洽:可是我同桌的這個人的石板沒有被收上去,我就很奇怪,我心裏就很奇怪,我想我不是他抄的嗎?後來才知道他發現錯了以後又用擦子擦掉又改了,我沒注意。

  主持人:原來小時候您也抄過旁邊桌子人的作業。

  黃祖洽:這個事情對我刺激比較大,我回去就跟我爸爸説了這個事兒,他説這個事情很容易嘛,我給你講一講,他給我講了一下,以後我就知道了再也不抄了,以後慢慢的我的算術成績在全班也算好的了。到後來我父親就正式地跟我説,我們家沒有産業,現在我工作能維持家庭生活,將來你們長大以後,不要指望家裏能夠養你們。

  主持人:十歲的孩子聽到這個話以後,您會有什麼反應呢?

  黃祖洽:就是説你要好好學習。

  主持人:當時能夠理解嗎?

  黃祖洽:我小時候不是喜歡看小説嗎,小説裏面這些故事也挺多的,《今古奇觀》也好,《水滸傳》什麼的也好,都是講貧寒的人怎麼有志氣就能夠變好,富家子弟如果沒有出息就變得敗家,這些影響也比較多。

  解説:這本為紀念黃先生八十壽辰而出版的《三雜集》,除收集了黃先生多年來撰寫的文章、詩詞外還有黃先生對童年往事的回憶,這些片段記錄了一個科學家的成長經歷,也使我們從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黃祖洽的與眾不同。

  主持人:您寫的小時候印象最深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一根柳條的事兒。

  黃祖洽:很小的時候,我大哥發現肺部不太好,醫生説,他肺部不好,最好到一個空氣新鮮的鄉下去休養一段,我媽媽就帶著我們三兄弟吧,我是老三,帶著三兄弟在鄉下租了兩間茅草屋子住。有一天我就聽到,我媽説了兩句話: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我説這是怎麼回事,你説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她説種花是不容易的,但是柳樹是很容易活的,你隨便插一根柳枝它就會長成樹,成了樹陰了,我想試一試到底是不是真的,先看看這句話説得對不對。

  主持人:很多人聽到這句話都不會去試一試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兒,您想試一試。

  黃祖洽:我試一試,我就找了一枝柳條,還沒有發芽的,但是是一個活的綠的柳條,把它掐下來插在池塘旁,池塘旁邊的土比較濕、比較松,插在裏面看它會不會。

  主持人:您這叫有心插柳啊?

  黃祖洽:我就插了一個看它行不行,後來隔了幾天,看看好像也沒有發芽,我母親又要回城裏去辦一些事兒,回城裏辦事我們三兄弟在那兒,她就不放心我這個最小的

  主持人:那時候您多大?

  黃祖洽:我還沒念小學,大概五、六歲。

  主持人:五六歲就這麼較真了。

  黃祖洽:她就要把我帶進城,我就不放心我插的這個柳枝,我怕別人給它弄動了,還有牛、羊在那,我就把它根部的那些土給它摳出來,扣成一團附在柳條上頭,然後提著這個東西,然後在房子旁邊找到有一個洞,大概原來埋過木樁的,有一個比較深的一個洞,剛好我把這個柳條插進去,別人就看不見了,我就跟我媽回城裏去,隔了一些日子回來,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插的這個柳條,到底怎麼樣了,我一去看,居然發芽長出葉子來了,我高興得不得了。

  主持人:這事跟你媽媽説了嗎?

  黃祖洽:我當然跟她説了。

  主持人:那時候你母親會怎麼想,説這個孩子為什麼?

  黃祖洽:因為我平常在家裏也老是喜歡問這個、問那個,她大概也習慣我了。

  主持人:習慣您刨根問底了,是不是也很多人都説您是一個天才。

  黃祖洽: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從小養成的一些習慣吧!

  主持人:因為有些事情確實很難解釋,我們知道一個孩子喜歡問問題,可能在幼年的時候,他對這個問題的探究的這個程度能到了像您一樣,聽到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您就需要把柳枝掐下來插在那,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

  黃祖洽:有人講每個人生出來就可能是一個科學家,為什麼呢?因為小孩生出來以後,總是很好奇的,要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有的時候,他如果遇到的父母或者別的人能夠幫助他解釋,向他解釋或者怎樣,讓他這種好奇心越來越得到滿足,然後有這個良性的反饋,使得他培養他的好奇心那麼,他以後就提的問題越來越多,但是一般的情況之下都是嫌這個小孩多事情、討厭。

  主持人:父母很忙的時候不願意回答問題。

  黃祖洽:這樣就扼殺了這種好奇心,《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我是怎麼理解的,我説人生出來都具有靈性。

  主持人:就是您説的生出來都是可能成為科學家的。

  黃祖洽:對,性相近,就是都差不多。

  主持人:差不多,性相近,習相遠。

  黃祖洽:習相遠 ,但是由於習慣培養的關係,慢慢地就分散了。

  主持人:所以對於您來講,是不是很多人後來認為您有這種天賦啊?可能很重要一個因素是因為您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您父母對您的這種能夠始終培養您的這種好奇心,滿足您的這種好奇感也有關係。

  黃祖洽:而且是鼓勵比較多。

  主持人:想不到您小時候,包括裏面也寫到了,您小時候做玩具,自己還做了很多玩具,印象都非常深刻,而且非常調皮,玩了很多上樹 爬墻啊!

  黃祖洽:我的生活樂趣好像沒有受到壓制。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