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百家講壇2005演講賽 > 正文

郭巧紅:論電視講壇欄目的定位與錯位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3日 18:53)

  電視講壇欄目是一種以教育為目的,以講為主的節目形式。電視講壇節目的內容十分廣泛和豐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生活等各個領域以及歷史、民俗、風情、自然景觀、人類活動各個方面。凡是有益於人們德、智、體、美身心健康的題材,都可以成為電視講壇節目的形式錶現,可以説是它是包羅萬象,無事不容。因此,廣泛而豐富的題材內容決定了它應該具有廣泛地收視群體。但是勿庸違言,有不少電視講壇節目不受觀眾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講壇欄目以講為主,節目形式單純樸實,這是它的一個優勢,同時也是一個弱點。由於節目形式單純,常是一個人坐在那裏一談到底,節目變化少,畫面形式不活躍,缺少變化,從視覺上難以抓住觀眾。因此,電視講壇欄目能否吸引觀眾、抓住觀眾的成敗因素主要就在於講話的內容、時機、主講人的講演藝術等方面。

  縱觀電視媒體,現在以“講”為節目形態的欄目有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百家講壇》、鳳凰電視臺《世紀大講堂》、山東衛視《 名家論壇》等。特別是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百家講壇》欄目,2004年下半年,由於領導班子的變動,欄目實施新的定位:由原來的“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變為“讓專家為百姓服務” ,由原來的大學講堂轉入演播室錄製,無論是從拍攝的畫面上,還是主講人的風采方面都力求創新。通過連續一個月市場的運作,觀眾的滿意度和收視率比去年同期大幅度的飆升,使《百家講壇》一個曾經徘徊在被淘汰邊緣的欄目躍居到2004年科教頻道第三季度的綜合排名第二。也正是由於《百家講壇》的成功實例,2004年12月28日,中央電視臺12套社會與法頻道開播,一個以“講”為題材的姊妹篇《法制講堂》又脫穎而出。《百家講壇》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是值得我們電視人做一番深刻地研究與探討”。

  一、 成功後的反思

  1.欄目的定位

  欄目的定位直接影響欄目收視群體的多寡。“講壇”這種類型欄目它不像大

  型的娛樂性節目,大眾的視角寬泛,參與度強,而“講壇”型的節目命中註定它的收視群體就是窄眾。那麼怎樣才能讓窄眾的視角變為大眾的視角,這就是欄目的定位應該定在麼樣的層次上面,這就需要做一些市場的調研。

  2.電視講壇節目的收視群體

  過去我們用主觀意識來看待我們的收視群體,認為我們的節目是給具有較高的文化階層欣賞的,我們一定要製作一些學術性強、品位性高的、給一定的窄眾看的節目,結果做了一些連我們編導自己都看不懂的節目,不知觀眾怎麼會忍心看下去。但是我們欄目曾在2004年年底對我們欄目的熱心觀眾做過一個市場調研,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調查結果是:收看我們節目的觀眾,按性別劃分:男性佔60.28%,女性佔39.72%;按年齡劃分:14歲以下佔6.54%;15~24歲佔8.62%;25~34歲佔14.6%;35~44歲佔11.57%;45~54歲佔32.91%;55~64歲佔13.85%;64歲以上佔11.91%,按教育程度劃分:未受教育的觀眾佔3.37%;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觀眾佔15.0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觀眾佔44.2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觀眾佔27.94%;具有大學文化程度以上的觀眾佔9.39%,因此,我們從這些收視群體當中可以看出,只是一些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年齡在45~64歲的中老年人在收看我們的節目。那麼怎樣才能讓這些受眾既保持“水土不流失”,又讓流失的觀眾回首翹盼我們的欄目,這就需要有一個什麼樣的題材迎合觀眾。

  3.題材的選用

  過去我們曾經走入過誤區,認為為了提高我們欄目的品位,提高欄目的學術性,一味地追求大家、名家,把我們的神壇高高築起,題材選擇上只憑願望不管效果,內容和講話人的表達方式存在概念化、公式化,脫離觀眾,缺乏感情,讓觀眾渴望而不渴及。因此,欄目的收視率始終在末尾的邊緣徘徊,這是我們在欄目的定位時錯位了,我們把具有求知欲、文化低的階層排在了外面。所以題材的選用也是提升欄目收視率的法寶。

  二、提升講壇欄目收視率的關鍵所在

  既然講壇欄目是突出一個“講”字,所以節目由誰來講?講什麼?怎樣講?直接關係到節目的成敗。因為主講人及承擔著傳授知識的“教師”職責,又承擔著與電視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的任務。他首先應具有教師的氣質和風度,應該是學者型的,具備較為豐富的知識,使所講內容的專家,或對所講授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講授時既不是照本宣科機械被動地宣讀,也不是故作深沉,故作嬌柔,表演式的背誦,而是生動地、活躍地、帶有既興表演地一種自主地講授,這樣才能增強所授知識的可信性。《百家講壇》 欄目《清十二帝疑案》系列節目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打破了以往的常規,請一位主講人來貫徹始終,增加了主講人和觀眾的親切感和交流感,他在講授歷史時運用大量的事證來正説清十二帝的功與過,時而舉例時而論證,侃侃而談,自信鬆弛,講授得有張有弛,通俗易懂,十分吸引人,為節目增色不少。

  過去我們把專家架在了高高的神壇上,今天,我們要把這些精英從高高的神壇上請下來,讓他們走進百姓之間,為百姓服務,這變成了我們今天的宗旨。百姓今天之所以選擇我們,就是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純凈的像水一樣的知識空間,他們在這個時空中吸取了知識、吸取了智慧,這是我們每一個電視人的職責。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