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清十二帝疑案 > 正文

清十二帝疑案之總説 (三)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6日 10:36)

   (視頻)

  主講人簡介: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論文集有《滿學論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燕步集》共四部;專著有《努爾哈赤傳》、《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編學術叢刊《滿學研究》第一至六輯和《袁崇煥學術論文集》等十一部。先後發表滿學、清史論文二百五十余篇。

  內容簡介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盪氣迴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韆鞦。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麼,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那麼,他們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極大典的盛大、繁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制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為什麼還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 “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麼,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繼續講清十二帝總説。現在講第一個問題:一、清朝選官的科舉制度。大家知道,清承明制實行科舉制度,但是,在清朝入關前,不是這樣的,沒有搞科舉。

  我這裡面講一個故事,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他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要屠殺漢族的生員,就是儒生知識分子。理由是所謂明朝的在遼東的生員暗通明朝,一旦查出進行處決。令下之後,有一些儒生就隱藏起來了,大約有三百人僥倖免於一死,但是他們淪為八旗的啊哈,就是奴僕。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繼位,皇太極就調整他父親對漢人的政策。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對漢族的儒生下了一條命令,這道命令這樣説:“諸貝勒府以下,及滿、漢、蒙古家,所有生員,俱令考試。各家主毋得阻撓。有中者,仍以別丁償之。”就是説各個貝勒,滿、漢、蒙古家,如果有漢族的生員在那兒做奴僕的話,都要參加考試,不許阻撓。考中了怎麼辦?你缺額由政府給你補上。考試的結果有二百人取中。這二百人從八旗奴僕下面拔出來,免除奴僕的身份,還給予綢緞、布匹的獎勵,當時綢緞、布匹是非常珍貴的。並且優惠兩個兵的差徭,就是免除兩個丁的徭役,這樣做,歷史記載叫做“天下大悅。”很多漢族人,漢族知識分子很高興。到天聰八年,就是1634年,皇太極又下一道命令,就是再次錄取漢族的生員,考試的結果,錄取了228人,在這228人當中又進行了一次復試,錄取了16個人作為舉人,這16個舉人後來就到了清朝的內三院,分配他們做文官。他們對清初的建設特別是文化的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皇太極選拔漢族儒生,僅僅是清朝科舉制度的前奏,還算不成一個科舉制度。

  清朝正式實行科舉制度,是順治入關以後。清軍入關之後,大學士範文程上了一道奏疏。範文程説:“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就是説要治理中原這個天下,首先要得人心,士,知識分子是優秀之民,得了他們的心就得到了天下。當時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看到這個奏疏之後就同意了,批准在全國實行科舉考試。順治二年,正式實行科舉考試。

  清朝的科舉考試沿襲明朝,基本相同,科舉考試先要進行童生的考試,童生就是兒童的“童”。童生不一定都是小孩,有的12歲左右,大的六七十歲,凡是考取之前都算童生。

  童生考試分三考:一、縣考,在縣裏,由知縣主持。考取之後,再進行府考,由知府主持。又考取之後再進行院考,就是由省的學政主持,學政相當於今省教育廳的廳長。經過縣考、府考、院考,都合格了,成為秀才,就是優秀的人才。秀才有資格參加縣學或者府學生員,就是學生 學員。他們取得這個身份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也可以説考秀才,是正式科舉考試之前的一個前奏和準備,或者叫做資格。

  清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作三級:一、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試。考試分三場,一場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舉人。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裏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鄉試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闈”。鄉試考試的第二年,就舉行會試,所以一、鄉試,二、會試。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北京。因為是由禮部主持,匯集天下的舉人在北京考試,所以叫做“會試”。會試考試地點在北京的貢院,就是今北京火車站北面貢院衚同的地方,貢院現在沒有了,但是貢院衚同這個地名還存在。考場房舍大約有九千間,一排一排的,房子很小,寬大約4尺多一點,進深大約3尺多一點,高5尺多一點,這麼一個人一個小屋。墻的兩面有磚托,兩層,隔成板,下面這個板就做板凳,上面那個板就做書桌。墻上有一個龕,裏邊裝上蠟燭,裝上吃的,喝的,一場考三天,三場考九天,就在這個小屋子裏頭,進去之後封門加鎖。

  經過考試,考中了的,叫做“會試”,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員”,取得會試的資格才能進行第三級考試,就是殿試。

  三、殿試,殿試也是在北京考,通常在皇宮太和殿前考試,所以叫“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朝廷的考試,所以也叫“廷試”。殿試考試是一天,開始在天安門前考試,後來在太和殿前考試,有時候也在保和殿前考試,地點經常變化。大部分時間是在太和殿前考試,太和殿前,康熙的時候,露天,每人一個小桌,沒有凳子,站著書寫,時間是在陰曆的三月或者四月。乾隆的時候,就統一定在四月二十一舉行殿試。殿試考的,結果取中了,就叫“進士”,進士分三等,叫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三個人,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親自定,考官把參加殿試的考卷大約選出十份,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最後點前三名,點出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舉考試的時候,連中三元是很難的。就是鄉試的時候,我得了解元,會試的時候,我得了會元,殿試的時候又得了狀元,就是連中三元,三個考試都考第一。整個清朝入關後268年,得三元者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他是得了解元和會元,乾隆説,這個人連中兩元了,就讓他連中三元吧,他就連中了三原,這是很僥倖的。

  清朝的科舉考試,一共進行了112科,大體上三年一次,有時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試。參加考試的人數很多,你像光緒九年,參加會試考試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們今天高考難多了。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中國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台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清朝的進士的考試最低的一次是81個人,最多的一次是399個人,就是每年數字不完全一樣,平均算起來大體上每一屆就是每一科,大體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進士是很難的。進士裏面得了狀元就更難了,狀元裏面有很多的故事,我舉幾個例子跟大家説一説。

  第一個,狀元叫孫承恩,這是順治的時候得的狀元。殿試的時候取十名考卷送到皇帝面前,請他點前三名。這裡面有一個人叫孫承恩,推薦他做第一。順治要點他做狀元的時候,突然想起個事情來,前一個時期流放了一個人,發配,那個人叫孫旸,這個人和孫承恩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一家子這事就值得考慮了。順治拿不定主意,他就讓大學士王熙快去訪查,大學士王熙接到順治的指令之後,很快地騎著馬就到了孫承恩的寓所,把剛才的事情如實地告訴孫承恩,王熙説:“今升天沉淵決此一言”,就在你這一句話。孫承恩想了想説:孫旸和我是一家人。王熙覺得很遺憾,這件事情只有順治皇帝、他和本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你這句話決定你一生的命運,説你再慎重考慮。孫承恩説:就這樣吧,我要忠誠,要如實地報告,我和孫旸是一家的。王熙非常惋惜,認為狀元這下肯定在那不行了,打著馬就趕緊回到皇宮。這個時候,順治正秉燭在那等待王熙的回答,王熙回去以後給順治如實奏報,順治説這個人很忠誠,很正直,就是他了,做狀元。

  康熙的時候,狀元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李蟠,蟠桃那“蟠”。殿試的考試在太和殿,前面考試,站著,陰曆的三月還是很冷的,在那兒做文章,有的人就嚇得直哆嗦,旁邊還有兵看著呢。規定的時間,李蟠沒有答完卷子,就催他交卷。他就跟旁邊那護軍一邊哭著,一邊央求:他説一生事業就在這一會了,請你寬限。這個護軍就沒有繼續催他,就讓他把卷答完了,交卷的時候已經四更天了。這個事情就報告給康熙了,康熙一看,他答的卷子答得不錯,很好,而且覺得這個人是用心良苦,非常執著,點了他做了狀元。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狀元叫王傑,我在講嘉慶和道光的時候提到這個事情,考官們奏到乾隆的時候,奏報擬定狀元第一名叫趙翼,第三名叫王傑。乾隆在要點狀元的時候就問説:趙翼什麼地方人?考官答:趙翼是江南人,説王傑什麼地方人?王傑是陜西人。乾隆説:江南狀元很多了,陜西一個狀元還沒有呢,就讓王傑做狀元。於是就點了王傑做狀元,趙翼由第一名就變成第三名。我在這裡補充一句,有清一代出狀元最多的是江蘇,一共49個狀元,河南、陜西等只有1名狀元,陜西這名還是王傑,乾隆特意點了一個,否則陜西在清代就沒有狀元了。

  我在這裡面再插一句,我在講到道光的時候,我提到就是王傑是陜西韓城人,還有一個人叫王鼎,是陜西浦城人,王鼎到北京來參加科舉考試,王傑這時候已經是狀元了,就跟王鼎説,説我們是同姓,我們是同族、同鄉有什麼事情儘管説,意思是説我可以適當的關照,王鼎很正直説我就要憑我自己本事考,就沒有考中,後來又參加考試,考中了,王鼎就成了進士。

  我在電視講完之後,陜西韓城教育局的一位先生給我來封信,説王傑是我們韓城人,王鼎是浦城人,他們倆你怎麼説是老鄉?你怎麼説是同鄉呢?我給他回了封信,我説在清朝韓城和浦城屬於同一個府,叫和州府,我説從你們陜西韓城縣來看不是老鄉,從北京來看同省、同府,當然叫老鄉了,假如説到了國外,那河北和河南也變成老鄉了,就是從什麼角度看,所以王傑這時候在北京已經做了狀元了,後來做了大學士了,所以他跟王鼎説我們是同族、同鄉是完全可以的。

  狀元還有故事,光緒的時候,光緒有一個人叫王壽彭,福壽的“壽”,正好趕到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主考官覺得“壽”字很吉利,把他提到第一名狀元,他後來就點了狀元。他是因為這個“壽”字得益了,變成狀元了。

  光緒的時候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駱成驤,這個人在最後殿試的答卷裏,慷慨激昂,熱情的陳詞,其中有一句話,叫做“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光緒看到這份考卷,這時候正好甲午戰爭打敗了,光緒心情也不好,見著這個人熱血愛國,很感動,就點了他做狀元。

  還有清朝的末科狀元叫劉春霖,就光緒三十年,最後一科的狀元。這個人考狀元的時候,就是殿試的時候,這年大旱,他名字叫劉春霖,春天的甘霖,就點了狀元了。那有人説這太僥倖了,哪有一個名字好就得了狀元了,不完全這樣。因為考卷能到前十名通過鄉試會試殿試,殿試這個時候三百多人,三百多個進士,在殿試、會試三百多人,在這裡到前十名就不容易了,前十名再推薦到前三名也不容易了,所以這裡面可能有一點偶然,但是也有它的必然。

  清朝科舉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突出表現在叫做“科場案”,清朝大的科場案有三次,一次就是順治14年的丁酉科場案。這個案子發生在江南,江南的鄉試主考官,姓方,叫方猶,副主考官姓錢,叫錢開宗。考完了之後,士子大嘩,集體到文廟去哭廟,毆打簾官,巡邏的,門簾的“簾”,毆打簾官。甚至有人還寫了《萬金記傳奇》,主考管不是姓方嗎?方字去了那一點不就是“萬”嗎,副主考官姓錢,錢字去了右半拉不就是“金”嗎,《萬金記傳奇》,就是考官徇私舞弊。正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撤簾之後坐了船走,士子在河邊沿著這個船追,一邊追,一邊唾罵,往船上扔磚頭,可見氣氛之極。事情傳到北京,順治皇帝大怒,來年春天正月,把已經取中的舉人統統到北京,在太和門前復試,重新考試。南方的士子,正月份,他們衣服比較單薄,在太和門前面,一個個在那兒做文章,答考卷,旁面還有大兵夾著,有的人是又凍、又害怕、又緊張,就哆嗦寫不出字來。其中有一個人叫吳兆騫,是有名的江南的才子,他沒有作弊,學問也很好,但這個時候,他太緊張了,就沒答好。那就懷疑你是不是作弊了,就把他發配,把吳兆騫流放到寧古塔,一流放就是二十年。他這個朋友認識納蘭性德,就是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大學士明珠,納蘭性德跟他父親講這些事情,有人花了些錢提前把吳兆騫贖回來了。吳兆騫在邊塞時間寫了很多的詩,他是一個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來出了一個集子叫《秋笳集》。後來查清楚了,副主考官,那個錢開宗等徇私舞弊,順治下令把他們一律處斬,就把副主考官有關的人處斬,這是當時震動全國的順治丁酉科場案,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場案。還是在江南的鄉試,這個科場案主考官姓左,叫左子蕃,副主考官姓趙,叫趙晉。考完了之後,也是士子譁然,抬了財神像到府學去遊行示威。事情鬧大了,康熙下令查,一步一步往上查,事情牽扯到江蘇的巡撫,張伯行和總督噶禮。噶禮和張伯行就是總督和巡撫互參,康熙説減職,把總督巡撫減職,查,查到最後呢,查清楚了,交通關節是這個趙晉,有人花了錢在卷子身上寫了三個字,答卷上藏了三個字,“其實有”三個字,考官看到這三個字就給他點中了這個舉人。結果趙晉,就是副主考官趙晉等五人斬首。因為這件事情跟張伯行沒有關係,康熙也了解張伯行是清官,過去我在康熙時候講過,張伯行,沒有對他進行處分,這是一個案子。

  第三個大案件,咸豐八年,戊午科場案。這是發生在北京順天科場案。事情很簡單,就是有一個人叫平齡,他考中舉人了,這個人是票友,到場子唱過戲。當時的規定是優伶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第二,就説你是優伶,你怎麼能得中舉人了。這裡邊必然有交通關節,後來就查,越查越大,最後把責任追到大學士柏俊,抓了柏俊的家人關到獄裏頭,嚴刑拷打,然後給死了,死無對證,這個事情當時是端華、肅順他們主政,奏到咸豐那兒,咸豐覺得證據不足,他們一定要殺,因為柏俊和肅順他們不和,咸豐含淚殺了大學識柏俊。是中國有史以來因為科舉考試作弊,殺了最高的一個官員大學士。咸豐死了之後發生了辛酉政變,慈禧掌權了,有一些人就出來説,説柏俊這案子是冤案,應當昭雪。慈禧説先帝咸豐他定的呀,沒法昭雪呀,就讓柏俊的兒子給他一個小官,這事情就算了解了,所以柏俊這個科場案應當説是一場很殘酷的政治鬥爭,不完全是科場的事情。

  這三個大的案子是清朝有名的科場的案子,就是科場裏面也有腐敗的事情,交通關節的事情,也有不公平的事情,但是總體來説許多貧寒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考中了舉人,考中了進士,有一個參政的機會,參政的一條途徑,也有它積極的一面。

  清朝科舉制度實行了112科,到底怎麼評價?清朝的科舉制度怎麼評價,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

  一種説,説科舉制度很消極,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是知識分子脖子上的一個枷鎖。

  另一種意見相反,説很好,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學了中國的科舉制度,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極面,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積極面。怎麼看待?

  我認為清朝的科舉制度,既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有它消極的一面。清朝科舉制度積極的一面,我想有這麼幾點。

  第一、滿洲人,蒙古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這樣一來,就提升了滿洲文化和蒙古文化。

  第二,滿洲、蒙古、漢軍、漢員都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有利於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三,大量的漢族知識分子,特別是一些貧寒之士,他們通過科舉考試,找到了一些途徑可以參政,給他們多了一條出路;

  第四,滿洲人參加科舉考試,他自己會滿文,他要熟讀四書五經,他就有條件把四書五經翻成滿文。因為滿文是拼音文字,按照他們的理解來翻成滿文,後來西方耶穌會士,又根據滿文的四書五經把它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流傳到西方,加強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五,就有利於清初的社會穩定,因為清初漢人的一個反抗力量是很強的,通過科舉考試很多人覺得可以和清朝政權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

  第六,清朝科舉考試製度,一部分被西方吸收,有利於他們的文官制度,就是對西方也産生了影響,

  第七。科舉考試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續下來,所以對科舉制度不能全盤否定。

  但是,科舉制度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它消極的一面主要表現在科舉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不考科學技術知識,還有科舉考試的方式是八股文,於是,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殺了人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精神。

  明清特別是清以來,中國落後於西方,應當説科舉制度沒有與時俱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舉制度有弊病,科舉考試很難,很多人想要做官,通過科舉考試這條路,走不通,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花錢買官,這個在清朝叫捐納制度。

  下一講,我就講清朝官員的捐納制度。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