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目內容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一)光 緒(中)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8日 10:30

   (視頻)

  主講人簡介: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論文集有《滿學論集》、《燕

  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燕步集》共四部;專著有《努爾哈赤傳》、《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編學術叢刊《滿學研究》第一至六輯和《袁崇煥學術論文集》等十一部。先後發表滿學、清史論文二百五十余篇。

  內容簡介:

  光緒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繼大統的皇帝。4歲登極,在位34年,享年38歲。年號光緒。

  光緒皇帝一生38年的歷程,分為四個時期,從出生到4歲醇親王子時期;從4歲到18歲為少帝時期;從18歲到30歲為親理朝政時期;從30歲到38歲為“囚帝時期”。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死於西苑瀛臺涵元殿。光緒自被慈禧皇太后“廢黜”之後,整整過了10年的囚禁生活,長期鬱悶的生活導致光緒體弱多病,清宮太醫院檔案《慈禧光緒醫方》一書,可以看出光緒雖然多病,但醫藥條件極好,不會突然死亡。但就在慈禧皇太后死去的前一天,突然駕崩。光緒皇帝去世的消息一傳出,就震驚了海內外。於是,光緒被人謀害致死的種種説法,便由此而産生。

  究竟慈禧為什麼要改變清朝皇位父死子繼的祖制,選擇不是皇子的光緒做皇帝?

  光緒皇帝是不是被慈禧皇太后害死?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與我們一同跨越歷史時空,揭開光緒朝的宮廷詭秘,走近一生命運坎坷的光緒皇帝。

  (全文)

  上一講,我講了光緒上,今天講光緒中。光緒一生38年的生命歷程,可以分做四個時期:第一,就是從出生到4歲,主要是做醇親王王子時期;第二,4歲登極,到光緒十三年親政,中間這12年的時間,是少帝時期,就是少年天子時期;第三,從光緒十三年親政,到光緒二十四年變法失敗,中間是11年的時間,是親政時期;第四,從光緒二十四年變法失敗,到光緒三十四年死,中間10年的時間,是囚帝時期。

  光緒的童年時期,少帝時期親政時期大的事情,上一講跟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今天重點講光緒囚帝這十年的生活。

  第三個問題,就是光緒生命歷程的第三個時期,親政時期。光緒在這個時期,碰到的大事情兩件,現在我講第一個問題:甲午戰爭,光緒主戰。

  中法戰爭之後,清朝吃了虧,發現海軍不行,就成立了水師衙門,逐漸建立起了北洋、南洋、福建、廣東水師,有一支可觀的艦隊。但是這個時候的國際形勢和同治新政的時候不一樣,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開始向朝鮮向中國東北擴張,俄國也向遠東擴張,向中國的東北和西北侵略擴張,英國、法國等西方殖民者也從陸上和海上頻頻地對中國侵略,其中最嚴重一件事情,就是中日甲午戰爭。這場戰爭的經過,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説了,結果簽訂了《馬關條約》。清朝割去了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及其附近島嶼等給日本,賠款白銀兩萬萬兩。這一場戰爭的勝敗原因是非功過,史學界裏種種的討論,今天我不説,今天我就説一件事情,在這個時候,撤簾的慈禧做什麼?慈禧在準備她的六十大壽,慈禧撤簾之後,大修清漪園,把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慈禧六十大壽,她想倣造當年乾隆給她母親慶賀七十大壽的那個規模來做。時代不同了,乾隆的時候,是叫做“府庫豐盈,富有四海”,乾隆自己還説花錢多。你慈禧這個時候已經是國貧民弱,外敵欺辱,沒有這個條件,這麼大規模來慶壽。花了多少錢呢?有一本書叫《藏園群書題記》,説花了七百萬兩銀子,戶部國庫出四百萬兩,京官捐了121萬兩,外官捐了167萬兩,兩淮鹽商各捐40萬兩,宮女太監也都要捐銀子,要擺餑餑桌,北京城裏擺到頤和園,擺餑餑桌,擺850桌,張燈結綵,紅的綢緞十萬匹,紅的地毯五十萬尺。大家注意,這個時候北方鬧災荒,哀鴻遍野,北京城多處設粥廠,救濟災民,後來慈禧也看到問題的嚴重,有所收斂。我在這裡面插一點事情,有人説,慈禧這個人,每逢甲年她就不利。甲戌年,同治13年,她獨子愛子死了;甲申年,光緒十年,發生了中法戰爭;甲午年,光緒二十年,中日戰爭,這是她六十大壽,中法戰爭,是她五十大壽;甲辰年,光緒三十年,她七十大壽,發生日俄戰爭。這當然是一種歷史的巧合了,這是第一件大事甲午戰爭。

  第二戊戌變法,光緒主變。中法戰爭的失敗,甲午戰爭的失敗,就看到清朝必須要變革,要變法,康有為、梁啟超等積極變法,從光緒二十四年的四月二十三日,到同年的八月初六,一共103天,所以叫做“百日維新”。具體過程我都不説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這次變法,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侵害了一部分特權人的權利地位和利益,他們就結成一夥,所謂“後黨”。另外組成所謂“帝黨”,慈禧發動了一個“戊戌政變”。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譚嗣同等六君子殘遭殺害,光緒帝變成了囚徒,監禁在西苑瀛臺,或頤和園的玉瀾堂。大家到頤和園可以看,完全是一個死院,東西兩廂的墻是一個暗墻,不能從窗戶跑,皇后住後院也不能到前院來,完全面對一個囚徒的生活,從光緒24年到34年光緒死,整整十年。“戊戌變法”是清朝五次歷史機遇當中的最後一次,這五次歷史機遇我最後還要説,最後一講還要説,就是清朝喪失了最後一次改革變法的機會,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清朝的滅亡。清朝滅亡,戊戌變法失敗,固然是人民的損失,國家的損失,首先深受其害的是清代的皇室貴族,是八旗。因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建立民國。”首先矛頭指向的是皇親貴族,他們由天皇貴胄變成普通的平民。這個問題我在最後一講還要再提到,這裡就不多提,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光緒皇帝就開始了十年的囚帝生活。

  光緒皇帝一生政治生活可以做出一個結論是悲劇,但是光緒的家庭生活也是悲劇。光緒只有一後二妃,這在清朝皇帝裏面是獨一無二的,那有人説宣統呢?宣統不算,因為他3歲做皇帝,6歲就退位了,還沒成年呢,就不能算。就成年皇帝來説,清朝沒有一後二妃的,他這一後二妃還不幸福,我數了一下,説光緒皇帝的家庭悲劇有八個不幸。

  第一,父親。他的父親是醇親王奕譞,他和父親是個什麼關係呢?是君君臣臣,然後才父父子子。乾隆和他父親雍正就是父子關係,又是君臣關係,他父親是皇帝,乾隆就是臣,父親是君,他是臣,他父親就是父,乾隆就是子,這個關係也單純。光緒他父親是臣,他是君,他父親在他面前跪著稱臣,就家庭生活來説,是一種悲劇,他父親跟光緒不能和正常父子關係這樣,敞開心扉來交談,不可以。

  第二母子關係,乾隆和他母親可以一塊吃飯,可以請安,可以陪著他母親下江南,光緒可以嗎?不可以,他母親在醇親王府,光緒想看看他媽媽行嗎?不可以,他媽媽想要看看他,不經過特殊的手續,特殊的批准不可以,見了面之後,像普通的母子關係拉拉家常,隨便談一談可以嗎?不可以,作為一种家庭生活來説,這種母子關係是悲劇。

  第三,皇后。皇后和光緒一方面是夫妻,另一方面皇后,不是普通的人,是慈禧的親侄女,有些話他不敢説,説了以後,怕她報告到慈禧那兒,這個關係很難處,慈禧指定他和她的侄女皇后結婚,光緒又不喜歡,作為家庭生活來説,也是一個悲劇。

  第四,跟他妃子。對珍妃,他喜歡,聖母太后又不喜歡,遠了不是,因為他喜歡珍妃,近了也不是,因為皇后和慈禧不同意。一會兒我還單講珍妃,作為家庭生活來説也是悲劇。

  第五,兄弟,光緒也是普通的人,他有兄弟,他和兄弟之間的關係不能像常人家的兄弟之間關係這樣,不能享受常人的兄弟手足之情。

  第六對母后,就是對慈禧叫“聖母皇太后”,慈禧又把他撫養大,應當説慈禧是他的親人,慈禧點的名讓他繼承皇位,應當説慈禧是他的恩人。但是在政治上,慈禧又是他的仇人和敵人,慈禧既是光緒的親人、恩人,又是光緒的仇人、敵人,這是一個矛盾,作為家庭生活來説,也是悲劇。

  第七,光緒無兒無女,身邊沒有子女的家庭歡樂。

  第八,自己長期過著一種囚徒的生活,沒有任何人跟他來往幾乎,孤苦伶仃,寂寞寡人,對個人生活來説也是一種悲劇。光緒作為皇帝來説,他有皇帝的地位,我説作為一個人來説,他也是人,皇帝也是人,他的家庭生活有八種不幸。可以肯定地説,光緒的家庭生活是悲劇。

  光緒結婚比較晚,你像康熙12歲就結婚了,光緒是13年親政,17歲了,18歲才結婚,比較晚,結婚之前要選后妃呢?就願意把自己的親侄女也是葉赫那拉氏給光緒做皇后,將來有了孩子她死了之後,她侄女又可以垂簾聽政。另外還介紹了四個女孩子,其中兩個就是瑾妃和珍妃,一共五個人。慈禧還不錯,還讓光緒來挑選,就是都在場挑選,慈禧事先準備了一個如意給光緒,就是你看好了誰,你就把如意遞給誰,誰得到這如意,就是日後的皇后。選吧,光緒這時候18了,他就看了看葉赫那拉氏,慈禧這侄女,就不大喜歡。另外兩個女孩子比較喜歡,還有兩個女孩子比珍妃就又差一點,光緒就想把如意遞給比較喜歡的,慈禧在旁邊,慈禧就使了一個眼色,就警告光緒。光緒跟慈禧身邊長大的,慈禧的意圖他是了解的,他就不得已把這個如意就遞給了葉赫那拉氏,就是慈禧的侄女,慈禧看出來了,光緒比較喜歡的兩個孩子,就沒選上,免得進來之後,奪了她侄女的愛。把另外兩個就是瑾妃和珍妃作為陪襯。之後,光緒就舉行了大婚典禮,非常之隆重,明媒正娶了葉赫那拉氏,你儘管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親侄女,由大清門抬進來的,到了坤寧宮,但是光緒你不喜歡。這個皇后,長得不漂亮,略微有點駝背,才能也平庸,再仗著她有慈禧這層關係,又比較驕橫,後來一直他們關係不好。關係不好了,這個小皇后比光緒大三歲,也還算小皇后,她也要哭訴啊,她也不滿意呀,找誰哭呀?就找她姑姑,又是皇太后,到慈禧那兒哭吧,慈禧當然心疼這個親侄女,那這股火往哪兒發呀?只有往光緒那兒發,往瑾妃和珍妃那兒發了。同時定的還有兩位,一個就是瑾妃,一個是珍妃,瑾妃和珍妃是姐倆,同父異母,雖然是姐倆,長得不太像,性格差別也很大。瑾妃進宮的時候,算嬪,叫瑾嬪,性格比較沉穩,表現比較平庸,瑾妃的日子很難過。後來因為她妹妹連帶的關係,戊戌變法失敗了以後,瑾妃被貶就貶成貴人,慈禧六十大壽高興的時候,把瑾嬪晉陞為瑾妃,後來慈禧又不高興的時候,又把她貶,貶成瑾貴人,到宣統的時候,又追封她瑾貴妃,那是追封的不是實封的。這個瑾妃的日子是最難過的,因為皇后儘管皇帝不太喜歡,但是她跟她婆婆關係比較好,她婆婆是慈禧又是她親姑姑,有一些不高興的話,可以到她姑姑面前哭訴一下。珍妃因為跟光緒有一段纏纏綿綿的關係,儘管短,總還是有一些,瑾妃恰好夾在皇后跟珍妃之間,既沒有得到愛情,又沒有得到個人生活的幸福,應當説瑾妃也是一個悲劇。

  接下來就是珍妃,珍妃和瑾妃一樣姓他他拉氏,和瑾妃同時進宮,進宮的時候,珍嬪,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張燈結綵慶祝,慈禧一高興,就封她為珍妃,很多小説、電視劇説珍妃長得如何漂亮,如何參與光緒的戊戌變法,給人一種感覺,珍妃既是大美人又是政治家,實際情況不是,珍妃長得一般,又偏胖,她姐姐瑾妃很胖,好在有照片,這個時候有照片了,不是畫像,畫像可以美化,瑾妃留下來的照片很胖。珍妃在宮裏面性格比較活潑,比較熱情,年齡也小,無憂無慮,喜歡打扮,甚至於女扮男裝,穿上男人的衣服。珍妃喜歡照相,照相剛傳到宮廷,所以珍妃的相片留下來少,因為她給別人照,但是她自己的相片少,但是也有,後來宮廷下了禁令,不許在宮裏照相,據説,她用一個太監在城裏開一個照相館照相,後來被慈禧發現了。這個太監姓旦,因為違反了家法,下令把姓旦那個太監處死,但是,珍妃留下了真實的照片,可以看到珍妃的真實的形象。這個珍妃,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個人叫裕寬,他想謀一個職務就是福州將軍,他先託人找李蓮英,想走李蓮英的後門,來謀這個缺,李蓮英要價太高,他沒有接受,他就跟珍妃家裏面有一點關係,就托珍妃來辦這個事。結果,被李蓮英察覺到了,就報告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知道這個事情,非常生氣。

  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八這天,光緒以依例到慈禧太后那兒請安,跪下請安,慈禧不搭理他,頭不抬,眼不睜,光緒跪了很長的時間,也不敢起來,也不敢問。慈禧就甩出一句話來,説你那個珍妃、瑾妃,你不管,我可得要管一管了。光緒就退出,光緒回到他的宮裏之後,一會兒太監就跟他報告,非常慌張地報告,説出事了,珍妃遭到了廷杖。

  我在這兒簡單説一下,這個廷杖在清朝很少用,明朝經常用廷杖,有的書記載,説慈禧下令對珍妃褫衣廷杖,褫衣就是脫了衣服,這對一個妃子來説,既是肉體上的痛苦,又是精神上的羞辱。但是這件事情正史沒有記載,正史沒有記載説慈禧對珍妃實行廷杖,這件事情有沒有?清宮有檔案,就是在這一天,御醫給珍妃看病,記載珍妃受到驚嚇,渾身肌肉顫動,夜裏十點、十二點,幾次緊急召太醫到珍妃那兒,有的診斷記載,説是珍妃昏迷,深夜把太醫召到珍妃住的地方,從這個診斷來看,珍妃可能是真的受到了廷杖,這個事情傳到光緒這兒,光緒自己是皇帝,連自己的愛妃的利益、權利都不能保障,這個皇帝也是太窩囊了,他的內心痛苦是可以想像到的。

  我再補充一點,就是慈禧為什麼對珍妃用廷杖,甚至有的書説褫衣廷杖,我想慈禧這樣做,可以收到一石五鳥的效果。

  第一對光緒,你老寵著珍妃,你不聽我的話,我要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教訓光緒,借著珍妃教訓光緒。

  第二,對皇后,珍妃老受寵,你老被冷漠,我懲治珍妃,給你出口氣,給她親侄女出口氣。

  第三,對珍妃,你做的事情的確被慈禧抓住了,我就嚴厲懲罰你,以解我多年對你的不滿,心頭之恨,以解慈禧多年對珍妃的心頭之恨。

  第四,對宮女,皇宮應當是一片凈土,怎麼可以在這裡面貪污納賄,賣官鬻爵,懲治一個人,教育一大片。誰再敢賣官鬻爵以此為戒。

  第五,對慈禧,就是對她自己,懲治了珍妃吐出了一肚子的怨氣,懲治完了,還沒有結束。慈禧連著發了兩道木牌,這個木牌別的書都很少見,現在檔案館裏還存了這兩個木牌,我把兩個木牌説一下,是告誡瑾妃、珍妃和其他的人。

  第一塊木牌是大意是這樣寫的:“如有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從重治罪”。看起來,光緒變法,珍妃可能從側面支持啊,或者鼓勵,可能有這樣一個情況,因為她講到干預國政。

  第二個木牌明確指出告誡瑾妃和珍妃的,這樣説:“平素粧飾衣服,俱按宮內規矩穿戴,並一切使用物件不得違例,如有不遵者,重責不貸”。特別提到瑾妃和珍妃的穿著衣服,看起來珍妃穿男人衣服,女扮男粧,講得很具體了。

  之後,就把珍妃打入冷宮,大門反鎖,飲食從門檻底下遞進去。

  慈禧臨逃跑之前,把珍妃推到井裏面害死了。大家都知道,現在故宮有一個珍妃井,但是這件事情正史沒有記載,説慈禧下令把珍妃推到井裏頭害死了,沒有記載。可以有一點兒旁證,就是以後關於珍妃的記載,檔案文獻都沒有,沒有記載,就説明這個人消失了。後來有一個太監叫崔玉貴回憶這方面的事情,從慈禧他們西逃回來之後,又把珍妃的屍體撈出來埋葬。根據各方面材料來看,研究這方面的專家認為,珍妃的確是被慈禧下令推到井裏害死的,這個事情應當是可信的。並不能因為正史沒有記載,就説沒有這個事情。光緒的一後二妃,和他自己一樣,一生都是悲劇,這個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也是當時清朝腐敗的一個縮影。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