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向袁運甫先生致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9日 17:01 來源:CCTV.com

  

  作者 陳丹青

  袁運甫先生的藝術生涯,今已度越五十春秋。半世紀以來,先生師從共事的前輩,或凋零,或身退,當今藝壇,尤在“公共藝術”領域內,若論承上啟下,門類廣涉,功業深厚,竭誠奉獻如袁運甫先生者,誠哉碩果僅存。

  據先生自述,早歲入杭州國立藝專,時在1949年秋,其求藝問道的全過程,正與新中國同齡。昔五十年代,先生由中央美院而中央工藝美院,風華正茂,即慨然有“大美術”宏願;六十年代末,文革亂世,先生潛沉修煉,藝事不輟,而竟初成日後畫境:七十年代末,值先生年富力強,忝為主事者之一參與機場壁畫盛舉,從茲儼然後文革全國範圍草創“公共藝術”主將。自八十年代中執掌裝飾藝術系整十五年,德高望重,育人無數,此一時期中央工藝美院教學實踐的靈魂人物,無疑是袁運甫先生。     

  大致説來,袁運甫先生的繪畫觀是多極的、綜合的、功能的、時代的——他所勝擅的畫工,在紙本、油彩、壁畫及各種新舊媒材間往來無礙,既多且雜,而能專精;他所追慕的美學,兼取敦煌、南歐與墨西哥古今壁畫的恢宏博大,及上世紀歐陸早期現代主義繪畫的簡明嚴整;他組構作品的圖式,以中國古典雅文化俗文化符號與現代西方設計學相交錯;而他所秉承的宗旨,要言之,是為尋求當今時代為大眾、為國家的新藝術,其情感立場,根植於民族自尊,其眼界胸襟,看向世界與現代:這原是幾代本土藝術家與國家意識形態相契合的大理想,而在數十年曲折反復的文化情境中,時或受挫,時或推展,時不免流於口號與空想。可喜者,袁運甫先生精力瀰漫、身體力行,天性達觀、現世、積極,正是一位雄心勃勃,在“現實”與“實現”之間不倦週旋而能始終高懸理想的人。

  袁運甫先生的公業,多有評價,而其教養與師承,委實來歷不凡,殊可表説。

  先生初在江南的老師,是倪怡德與關良。之後,師從習染者有林風眠、吳大羽、董希文、衛天霖、吳冠中等,均為國中純繪畫才子。關、倪二位取後印象派及巴黎畫派旨趣,落筆肯定,幅面簡括,先生開手作畫,即不落繁瑣拖遝之弊;而林風眠的瀟灑奇幻,吳大羽的神采飛揚,及董希文命題創作而能絢麗多姿,均在不同面向予先生壯年期繪畫觀發生莫大的影響——其時,國中尚未有“公共藝術”之説,而以昔視今,今日“公共藝術”作者群誰曾有此之幸,與上代純繪畫精英交接同堂,孜矻錘煉?

  及至北上,有如命運的伏筆,袁運甫先生得與張光宇、龐薰琹、張仃、祝大年、雷圭元諸元老因緣際會,為其純繪畫基礎豁然開啟別一通途,他日遂玉成先生“大美術”宏願。此亦今之視昔,感慨所在:先生對上述師長始終景仰感念,此非僅尊師之德,更有同道同志之誼——自中國新興美術事業起,有別於徐悲鴻先生主張“為人生而藝術”、劉海粟先生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當年草創工藝美院師元老,自始即抱持“第三主張”,相對於徐、劉二説,兼其偏而求雜、存其理而致用,爾來異同互見,各有交會——其中張光宇並張仃二位,説來乃畫道之雜家也,本無心標榜一家;祝大年、雷圭元二位,工藝美術專家也,亦與純繪畫之“純”有隔;更有決讕社公子龐薰琹,繪事雋雅,雖以裝飾美學入于水彩油畫,實與“公共藝術”有涉而無跡,也難歸類。他們既不能視作任一畫種的獨幅畫家,也不入政治性“主題創作”套路,他們各備巧藝,旨趣紛雜,脈跡雖殊,實則志同,其志,即在匯通雅俗,光大公共藝術。平心而論,以上人物均屬當年自外于單一繪畫取向的藝術家,惜乎雖負盛名,實為主流美術界“另類”,他們的共同際遇,是有理想而乏善局,雖開派而難施展,始終被置於“工藝門類”之偏,用則用矣,終不能縱意而為。

  然以上精英的教學生涯畢竟相對有為,遺澤後學,後學之中,乃有袁運甫先生集採眾家,脫穎而出——當工藝美院諸元老數十年聚散榮枯,壯志未酬,而居間傳承,允為中堅,今惟袁運甫先生可謂滎滎大者,卓然有成。

  二十多年來,先生於重要場所創繪的公共藝術宏篇巨制,歷歷可指;而先生前三十年繪事如何鋪墊醞釀,鮮為人知:本次回顧展及精印畫集收入逾百件單幅色彩寫生與創作稿件,此前幾乎未曾面世,實為窺探袁運甫先生軌跡不可或缺的歷史文本,彌足珍貴。而比照今之院校現狀,懷想昔年藝術教學,俯仰之間,感慨多端。

  這批作品分兩類,一是為壁畫所作大型稿本,是宏篇巨構的“第一敘述”,精彩紛呈,極富觀賞與研究價值;一是先生數十年壯遊天下的水粉寫生,量質豐厚,元氣淋漓,更呈示驚人的才具與功底,其特質,一是觀照把握的主動,二是手法的提煉,三是局面與氣勢的營造。尤可注意者,這批畫作既備高難度手腕而有別於技術習練;既是大型創繪的詳盡素材而迥異於虛構篇章——志在“公共藝術”而積有傾箱盈筪的寫生,臨場寫生,又能姿意操縱而不違寫生之道者,遍觀晚輩畫手,非單技藝淪失,難望其項背,是連寫生作為畫家的職業“操守”,亦跡近無傳矣。

  袁運甫先生對景,著眼大體,無懼紛雜,遍攬細節,不落瑣屑:舉凡遠疇近樹、船桅鋼筋、花枝標語、人群動態等,在在放膽描繪,取捨自如,凡有臨場經驗者,便知此為寫生大難,非“主動”不可為也。而在景物紛繁間,觀其“象”,成于“篇”,取其“姿”,形于“筆”,總能位置妥貼,主次儼然,此端賴“提煉”之功也。尤可嘆者,乃畫中無比豐沛的豪情。其中以成于文革期間的大幅水粉,份量最重,氣格最大,而竟一日一幅,一幅一局。其作法,多循西畫規矩,落幅則大有兩宋山水畫居高臨下,萬般皆備于我之慨,以至每取一景,不論峰巒村巷廠區港彎,亦或萬瓦鱗次名城廣廈,先生必興致勃然,務盡登高望遠之勝,於是對景四顧,胸次浩蕩,惟恐不得闊大,至於極端者,有化工場全景一幅,先生竟攀抵煙囪頂端,蕩然臨風,展畫竟日,其苦可知,其壯懷可佩也。

  閃爍之間,這批作品隱然可見前輩作畫的繽紛意趣,如關、倪的簡扼,龐薰琹的璇旎,董希文的響亮,吳冠中的姿肆……,經袁運甫先生調理經營,乃自出一格,轉呈朗健強旺、欣欣向榮之象;再與先生近二十年“公共藝術”巨制一併審視,則表裏映照,旨貫始終,匠師風範,焉然在矣——大風景、“大美術”、及至公共壁畫大山大水,一路行來,體格碩大的運甫先生總歸是雄心大,氣象大,格局大,以至吳冠中先生為文,稱袁運甫先生消化力強,因其食量也大。

  先生謙抑。這批寫生畫竟長年鋪存床下,默不示人,近日得緣趨訪觀覽,先生惟據案陳示,了無得色,若平常然——我與先生本非師生,也無私誼,僅或一面之識,而在二十一年前赴紐約前夕,值先生訪美回京,忽來語告,面有喜色,稱示我畫作圖片于紐約華萊芬德里畫廊,彼有意代理,適可去也。及去,果然如是。爾後音訊不通,竟未稱謝,匆匆十八年過去。新世紀前夜忽得越洋電話,竟仍是運甫先生報信,喚我歸返,輔助教學,於是遵命啟程,赴任及今,將四年矣。

  今夏,運甫先生年屆七旬,有親屬弟子設局湖上,為師尊慶祝華誕,湖風輕飏,場面和煦。眾生相繼感言,每稱先生執教數十載,提攜後輩,不遺餘力。念及先生二度報信所為者何?雖有恩于私我,實出以公心。

  先生今入于“從心所欲”之境,望之老而彌堅。晚生言不及義,草成此文,謹向袁運甫老師致敬。

  

  

責編:雍莉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