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是當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國際上的影響正日益增強。
  中央電視臺現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16個副局級中心(室),包括辦公室、總編室、人事辦公室、財經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節目中心、海外節目中心、社教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廣告經濟信息中心、體育節目中心、青少節目中心、網絡傳播中心、技術管理辦公室、技術製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有3個直屬處級單位,包括監察室、審計處、中國電視報社;以及新臺址建設工程辦公室(臨時機構)。
  中央電視臺的直屬單位包括: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國家級電視製作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臺新影製作中心),1993年劃歸,拍攝製作紀錄影片,併為臺承擔節目製作;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臺科影製作中心),1995年劃歸,拍攝科教影片,並承擔臺節目製作,生産動畫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1984年成立,為中央電視臺全資公司,業務包括影視製作、節目銷售、網絡傳播、廣告營銷、旅遊開發、市場調查、實業開發等;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1995年成立,負責衛星加擾電視運營;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負責中央數字付費電視平臺運營,負責中央電視臺付費電視頻道的市場化運營;中國愛樂樂團,2004年劃歸,為國內一流樂團。
  此外,中央電視臺開辦有"央視國際"網站、《中國電視報》和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電視研究》、《現代電視技術》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廣播影視音像資料館(與廣電總局共建)。
  中央電視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電視傳播為主業,電影、互聯網、報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撐的多媒體宣傳、廣告經營和産業拓展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一、宣傳狀況
  中國中央電視臺現開辦有16套開路播出的電視節目,並開通一個高清晰度電視試驗播出頻道。16個開路頻道為綜合頻道、經濟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影頻道、少兒軍事農業頻道、電視劇頻道、英語國際頻道、科教頻道、戲曲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開辦了12個數字電視付費頻道和28個網絡電視頻道。數字電視付費頻道包括風雲足球、第一劇場、風雲劇場、世界地理、風雲音樂、懷舊經典、高爾夫網球、CCTV-娛樂、CCTV-戲曲、央視精品、國防軍事和女性時尚。網絡電視頻道包括新聞、央視關注、紀錄、旅遊、歷史、英語、雜技、電視劇、綜藝、相聲、氣象、科技、美食、小品、音樂、體育、生活、卡通王國、時尚、京劇、少兒、經濟、法制、教育、遊戲、話劇、魔術、人物等。
  近年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按照中宣部、廣電總局的部署,中央電視臺先後組織了一系列重大宣傳報道活動,如1999年國慶50週年、澳門回歸;2000年迎接新千年、悉尼奧運會;2001年紀念建黨80週年、北京申奧成功、APEC上海會議、中國足球出線、中國入世;2002年黨的十六大、釜山亞運會;2003年伊拉克戰爭、攀登珠峰、抗擊非典、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2004年鄧小平百年誕辰、雅典奧運會、新中國成立55週年、澳門回歸5週年、2005年科學發展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西藏與新疆自治區大慶、“神六”飛行、“十運會”等。在這些重大報道活動中,中央電視臺均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組織製作播出了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電視節目,在廣大電視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充分發揮了國家電視臺主力軍的作用。
  中央電視臺擁有近40萬小時的節目資源。年播出總量為230248小時,平均每天631小時(包括北美長城平臺節目,付費頻道和高清節目頻道);自製節目比例達73.9%。
  自1999年以來,面對國內電視市場的競爭,面對境外電視媒體不斷的滲透,中央電視臺堅持推進以"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的宣傳改革,順利完成了專業化的頻道佈局。2005年,中央電視臺繼“專業化”後開始實施“品牌化”戰略,大大推動了節目生産和頻道自身建設,並初顯成效。
  在頻道建設方面,1999年開辦電視劇頻道;2000年開辦英語國際頻道;2001年開辦科教頻道、戲曲頻道;2002年開辦西部頻道;2003年開辦新聞頻道、少兒頻道;2004年開辦音樂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並將西部頻道置換為社會與法頻道。同時,整合頻道資源,突出專業頻道特色,調整頻道結構,各套節目不斷完善改版,加強統一的包裝、編排,業已形成以第一套節目綜合頻道為龍頭的綜合頻道、專業頻道門類日趨齊全,專業頻道特色日益彰顯,相互支持、互為補充的覆蓋國內國際的頻道格局。
  在欄目建設方面,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品位、格調的基礎上,以更好地服務對象群體為目標,鼓勵創新,注重營造自身風格,提高欄目品質。同時在全臺建立了以收視率、收視份額為基礎的,科學量化的測評體系、節目綜合評價體系,實施嚴格的欄目末位淘汰制、欄目管理公開制度。全臺目前正在播出的欄目總數為390個,其中包括大量為觀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製作精良的名牌欄目,並保持較強的創新能力,引領著全國電視節目製作的潮流。
  在節目創作方面,中央電視臺高度重視節目質量,鼓勵多出精品,先後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強,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節目,不僅成為觀眾收視熱點,而且在社會各界産生廣泛影響,"春節聯歡晚會"、多個電視大賽等許多固定製作播出的節目已經成為著名品牌,不同題材、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作品深受觀眾好評。中央電視臺每年均有多個節目榮獲國內、國際重要獎項。

二、技術狀況
  中國中央電視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和設施,播出設備包括數字錄像機機械手自動播出系統8套、硬盤服務器數字播出系統44套,支持18套常規頻道和10套付費頻道節目(含高清1套)的播出,播出文件能自動上傳至中國音像資料館歸檔;製作設備、設施包括:演播室29個、攝錄設備總數672套(數字標清ENG設備548套、高清攝錄設備15套、模擬攝錄設備109套)、對編設備253套、便攜編輯機60套、編輯合成系統105套、非線性編輯系統53套、三維動畫創作系統7套、圖像合成創作系統10套、新聞共享網絡系統中精編工作站80台、粗編工作站286台,音棚2個、配音譯配機房26個、轉播車8輛、中繼航拍直升機1架、DSNG(數字衛星新聞採集系統)8套、微波系統54套、海事衛星傳送系統4套等。採錄製作設備已實現全面數字化,節目播出實現自動化,並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高清晰度電視、交互式電視播出試驗,建設了先進的新聞共享系統。先進的技術保障體系成為確保日常節目製作和重大宣傳任務安全播出的重要支柱。
  中央電視臺的安全播出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中央電視臺近些年來播出事故率連續下降,1998年播出事故率為31.60秒/百小時,1999年為22.17秒/百小時,2000年為19.08秒/百小時,2001年為5.09秒/百小時,2002年為8.75秒/百小時,2003年為3.86秒/百小時,2004年為2.52秒/百小時,2005年為1.49秒/百小時,屢次刷新歷史最好成績。

三、隊伍狀況
  中央電視臺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各類電視專業人才,是中央電視臺最寶貴的財富。這支隊伍在歷次重大宣傳報道戰役中表現突出,屢次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讚揚,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隊伍。
  目前全臺和直屬單位職工總數近萬人(截止2005年末),臺本部現有正式職工(含臺聘人員)2529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1541人佔61%,大學本科人員1276人佔50%,擁有碩士學位人員236人佔9%,擁有博士學位人員29人佔1%);臺本部編外人員總數4905人(研究生以上學歷230人佔4.7%、大學本科學歷2163人佔44.1%);臺本部離退休人員583人。2002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全員聘用制改革,全臺正式職工全部改為聘用制。2003年起,中央電視臺對編外人員管理進行改革,在清核人員的基礎上,將編外人員轉為企業聘用,改為公司化管理。
  中央電視臺擁有國內一流的播音員主持人隊伍,深得全國廣大電視觀眾厚愛。播音員、主持人在業務上接受臺播音員主持人指導委員會指導,執行嚴格的出鏡管理制度。2003年起,中央電視臺定期評選出該年度10名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給予特殊津貼獎勵。此特殊獎勵政策將延伸至優秀的製片人、編導人員。
  中央電視臺曆來重視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工作。目前,全臺及直屬單位共有黨員4317人,18個臺屬中心黨總支、4個二級黨委、199個黨支部。中央電視臺于2002年、2005年連續兩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3-2004年度獲得"中直機關文明單位",連續12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和"廣電總局精神文明標兵單位"榮譽稱號。是全國新聞界"精神文明示範點"、"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單位"、"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市衛生紅旗單位"、"全國新風婚育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北京市獻血文明單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先進單位"。

四、經營創收情況
  中央電視臺的資金大部分源於廣告收入,按照國家財政部給予的包乾優惠政策,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努力創新,節目質量不斷提高,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同時充分重視收視市場和廣告市場的調研,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實施"抓大不放小"的方針,廣告營銷服務專業規範,市場反饋良好,企業廣告投放踴躍。中央電視臺廣告收入基本上也保持在全國電視廣告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央電視臺廣告創收的持續、大幅度增長,從另一個側面充分證明了近些年來堅持宣傳改革、欄目和節目創新的成效。
  12年來,中央電視臺每年11月對來年第一套節目黃金段位廣告招標。目前該活動已成為企業界對來年經濟發展預期的展示,因而被經濟分析人士評價為"中國經濟的晴雨錶、風向標"。2005年11月18日成功進行了2006年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廣告招標,招標總額達58.6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從1999年以來,中央電視臺的收入年年遞增,每年躍上一個新臺階。 1999年為51.2649億,2000年為57.4241億,2001年為60.9977億,2002年為70.4179億。2003年開始採用國際通行的統計方法,納入企業收入,全年總收入為102.2772億元(事業收入81億元、企業收入21億元)。2004年總收入約為112.05億元(事業收入約87億元、企業收入約25億元)。
  2005年總收入達124億元(事業收入94億元,企業收入30億元)。“十五”期間,中央電視臺累計上繳國家稅費30.9億元,廣電總局56.3億元,兩項合計87.2億元,為廣電事業發展和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傳播效果
  中央電視臺節目全國人口覆蓋率達到95.9%,觀眾超過11.88億人(2005年統計數據)。在國內收視市場,中央電視臺的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據統計,2005年中央電視臺15個開路頻道總體收視分額達34.14%,創五年新高;觀眾人均每日收看中央電視臺節目的時間為52分鐘(人均每日收看電視時間為154分鐘);中央電視臺各頻道的觀眾滿意度也佔據著全國衛星頻道滿意度排行的前12位。
  中文國際頻道、英語國際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信號通過衛星傳送基本覆蓋全球,並在北美、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落地入戶,其中CCIV-4覆蓋境外華語觀眾1500多萬戶,CCTV-9在境外入戶達到4350萬戶,CCTV-E&F在美國、古巴、智利、毛裏求斯等6個國家實現完整頻道落地,進一步擴大中國電視媒體的國際影響力。2005年2月1日,中央電視臺&&聯合八家地方檯組成的長城(亞洲)平臺正式開播,對臺宣傳取得突破性進展。長城(北美)平臺運作一年來訂戶數量持續增長,突破3萬戶,有效扭轉美國華語市場"臺強我弱"的現狀。與此同時,以央視網絡電視互動直播平臺為基礎,中央電視臺電視節目成功進入台灣,充分體現對臺宣傳的主動性。這標誌著中國電視對外宣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中央電視臺外宣工作在理念和運作方式上發生了重大變化。

六、國內外交流
  中國中央電視臺同全國各級地方電視臺和文化機構建立並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世界134個國家和地區的208個媒介機構建立了業務關係。在全球共設有14家記者站,並在台灣地區建立了記者站點,及時報道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

七、新臺址工程
  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廣電總局支持下,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建設工程正穩步推進。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建設的單體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配套設施之一,並將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標誌性建築、重要的文化景觀。
  中央電視臺新臺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汽摩廠址"),緊臨東三環,地處CBD核心區,佔地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安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主樓(CCTV)、電視文化中心(TVCC)、服務樓及媒體公園。項目建成後,中央電視臺將具備200個節目頻道的播出能力。
  該工程于2002年1月經國家發改委〈原國家計委〉正式批准立項。經專家評審、職工投票,選定荷蘭大都會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庫哈斯)的設計方案。2004年9月,項目《可研報告》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並經第62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2004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在北京市招標辦的組織下,經公開招標,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獲得新臺址建設工程包括主樓在內的A標段的施工總承包權。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新臺址建設工程B標段(電視文化中心)的施工總承包權。目前,A、B標段施工工作正按計劃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傳承文明,開拓創新"。中央電視臺將秉承這一宗旨,堅持以改革發展為主線,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與時俱進,在新的世紀、新的階段,努力建設成為亞洲一流、世界前列的電視大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