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空連線 > 節目內容 

高校就業:壓力與機會
12.06 13:34

   
    背景:根據教育部不久前公佈的數字,受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的影響,2003年我國將有212萬本專科及碩士、博士生畢業。這個數字比2002年凈增了67萬,增幅高達30%。據了解,僅北京地區的高校明年就有11萬2千學生畢業,比今年增加2萬3千人,其中,研究生的增幅高達27%,本科生的增幅也達到了26%,創記錄的畢業生人數給就業市場帶來了空前的壓力,時下所有的招聘會幾乎都是人頭攢動。然而,一方面,大學生們不斷地將自己的簡歷送到各招聘單位的手中;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在經過簡單的篩選後又將成堆的簡歷丟在一旁。於是出現了“應聘學生蹲在地上揀回自己簡歷”的現象。這種只“招”不“聘”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主持人:這種事情是否也從一個側面説明了今年大學生就業的這種買方市場特徵非常得明顯。我們今天的三位嘉賓,第一位是北京理工大學的副校長楊賓先生,他今年主抓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第二位是湖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王建農副主任,您好;第三位是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的王通訊副院長,您好。非常歡迎三位加入到我們的節目當中來。首先我想問一下三位嘉賓,看完剛才短篇最後説到的那個故事的時候,我不知道有什麼感想。
    王主任:我就感覺到很難受,就是一方面我們的畢業生不管他期望值高還是低,他能夠瞧得上你這個企業,他能到你這兒來把自己的三、四年的學習成果凝聚成幾頁紙送到你面前來,他是看得起你。作為企業來講,不論你招多少人,你不應該做出這樣的舉動。如果我是這個企業的負責人,是他的老總的話,我會對這個事情進行深刻的反省,這樣做法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其實這樣的場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看到。不過它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其實今年就業壓力就是非常地大。那麼楊校長,在這種情況下,你們理工大學就要畢業的學生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不是每個人都在忙著找工作?
    楊:北京理工大學今年有近800多畢業生,現在學生基本上是這麼幾種情況:一種是一些同學在上課的同時準備考研究生,這個佔的比例很大;另外今年的就業工作,基本也就開始了,同學們還是在積極地收集信息,學校也在為他們提供信息,應該説為今年的就業大家開始了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對自己如何介紹自己,推銷自己,也還是做了很多的事情。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寫自己的簡歷,怎麼樣把自己推薦出去,怎麼樣描述自己的特長怎麼樣把自己的特點介紹給用人單位,學生還是在動腦筋,個人有個人的特點,大家還是很積極地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接下來我想問一下王主任,因為我們看到北京現在各種的招聘會是非常得火爆,通常一個招聘會可能只能提供一兩千個就業機會,但是來的人可能過萬,我不知道在湖北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狀況?
    王主任:現在湖北也是這個情況,一個是用人單位來的人數,用人單位來的數量比去年我們感覺到時間要早些,要多一些;單位要來的多一些。從畢業生來講,因為他畢業人數多一些,因此他進場的人數也多一些,這樣兩方面都有這樣的積極性,就顯得比往年要熱鬧一些。
    主持人:剛才王主任還是提出了一個對今年就業可能比較利好的消息,那就是雖然畢業的人數多了,但是可能要用的用人單位也多了,我想問一下王院長,按照我們目前對整個形勢的判斷,因為今年要畢業的學生可能是要增加了67萬,在全國的範圍內那我們新增加的工作機會能有那麼多嗎?
    王院長:我估計今年的就業壓力比以往要大一點,比方北京市今年大概畢業有十一二萬人,再加上去年剩下的一萬人,那麼就是十三萬人左右,這個比例大概是比去年大概增加了26%的樣子,所以我估計我們今年雖然需求人員比較多,工作量比較大。但是總體上説,我感覺到可能比去年增加一批。
    主持人:我們有沒有統計,可能新增加的就業的機會能增加多少?
    王院長:這個總量不好説,但是我想今年主要增加的就業的機會大概是這麼幾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西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行,西部的工業機會多一點;第二就是基層,就是説我們城屬的街道,還包括一些中小企業,這個機會大概多一點。另外就是説社會方方面面,服務業方面,三産方面需要的人多一點。當然國家的機關也要招考公務員的,當然很多企業也要進人的。總體説,我估計壓力比去年大一點。
    主持人:我今年看到這樣一個數字,説明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一共有212萬,但是可能在明年到七月份的時候,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會有40萬,我想知道這個數字是個聳人聽聞的,還是可能發生的事實。
    楊:就業這種壓力還是有的,但也形成另外一方面的情況,就是今年高校的大學畢業生考研究生的比例比往年應該説是大大地增加了。從我們國家來看,今後研究生教育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教育部講要增加30%多。另外,從前幾年畢業的學生情況來看,這幾年分流的情況也很多,比如有出國的,比如在家準備考研究生的,還有少部分自己要創業的,各種情況都有。最後能不能剩下40萬,我想不見得能有40萬,我還是看好的。
    主持人:王主任,根據您的經驗,您覺得最後找不到單位的那些學生一般是什麼樣的人?
    王主任:我是這樣看的。就是按照這幾年的情況,按照我們的估計,本科畢業生應該就業沒有太大的問題。那麼現在可能壓力大一點在我們專科這個層次,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需求信息還是很大,特別是來自基層的需求信息也比較多。每年需求信息的浪費也很多,一方面我們的專科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我們一些用人單位又要不到畢業生,所以這裡面還有幾個問題,一個就是畢業生的期望值,就是他的擇業觀念的問題,另外我們用人單位也存在一個高消費高學歷的效益問題。
    主持人:王院長,您怎麼來看這個單位用人高消費的問題?
    王院長:現在有的地方,我聽到有這個情況,就是一個收發室要一個碩士生你這個沒必要吧。你搞來搞去,你以為這個學歷越高越能夠對你有益,這一不定的,增加成本了。如果用人單位注意了。最後一點,就是我們的人才本身,也有很好的一個自我認識,不要感到自己了不得,感到我自己是大學生了,了不得了,因此地位太低、位置太低,我就不就業,保持一個有業不就的狀態,這種情況之下,就會使得我們剩餘的,就是不能對號入座的人多起來。我想,如果我們國家政府社會企業人才各方面,人才本身,幾個方面一塊兒努力,我想不會有40萬這麼大的一個餘額。
    主持人:我們的記者在這些招聘會上採訪的時候,發現了幾個問題,比如説有一個就是現在學生的專業要對口的很難,有很多的學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專業,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現在我想問一下,什麼樣的專業比較好找工作,現在什麼樣的專業,可能市場相對是飽和的,我想楊校長已經搞了幾年的就業的工作,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比如説你們學校什麼樣的專業比較好找?
    楊:我覺得信息類還是比較好找的。比如説我們的通信專業、計算機專業、控制專業、廣電專業等等。信息類的,目前來看還是最好找的,相對來講機械類專業也還可以。還有一些化工類的這些東西略為差一點。另外有些專業,比如一些新興的專業,比如説生命科學環境工程等等。這些專業應該講在今後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但是在目前來講,我們國家這方面的産業還沒真正興起來。比如生物工程這方面的、環境工程這方面的,這個産業並沒有真正興起來,因此這方面暫時難找工作。但是我想有遠見的企業,也應該重視這方面的人才,很明顯的本世紀的生命科學和環境工程這方面的專業會有很大的發展,不要等到發展起來了你才要人才,可能對這個企業發展不見得有利。
    主持人:王院長,根據您的經驗,您覺得現在的這些用人單位來説,他們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王院長:我們國家整個的人才需求狀況是這樣:高級人才短缺,外向型人才短缺,複合型人才短缺。相信一般大學畢業生他不可能一下子成為高級人才,也不可能馬上成為一個外向型,WTO人才,也不可能馬上成為一個複合型的人才,所以需要研究一下自己的優勢所在。專業你不能再選擇了,增加自己的附加值,比方説我會計算機操作,我會外語,我會怎麼怎麼著。但是我可以在我的業餘或者我學有餘力的情況下,我再讀一個專業,這樣自己的就業就方便一點,就是我自己把我自己的本事練好,增加自己的才幹,增加自己的附加值,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便你的學習量比較少一點也可以有你的空間。
    主持人:因為我們要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一方面是大學生自己要調整,另一方面肯定是要把就業市場這塊蛋糕做得越大越好。那您覺得,比如説如果我們從宏觀政策上做哪些調整可能就會使這個蛋糕更大一點?
    王院長:第一就是自己創業,第二就是就業。創業就是使得自己有一個位置,而且還給別人來製造位置。另外我們從社會上講,要多給一些寬容,比方學校可以讓學生多一些選擇時間,那麼企業這邊不要搞太挑剔的搞那些高消費,這樣的話我們整個的蛋糕就可以做得很大。
    主持人:我想,通過三位的分析,我們的確認識到今年大學生的這種就業形勢是機會和壓力並存的。非常感謝三位。剛才三位專家其實都説到了,要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大學生一定要先對自身的價值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其實大學生們眼高手低,似乎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眼高手低就僅僅是大學生的錯嗎?明天我們將繼續關注這個話題。



責編:薛藍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