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方之子         時空連線         百姓故事         世界          紀事    


    也許是一個普通但能映射出某種特別社會生活的人物,也許是一個重大的社會事件……《紀事》已成為新改版的《東方時空》中投入最大的一個欄目之一,欄目也匯聚了一大批具有較高創作水平的編導。


    只有山,不曾遠離……

    人總想站著

    感受盧安克的日子

    紀錄片的情感投入
更多>>


    友誼之手

    我想為全中國的白血病人做一點點貢獻

    給你們提個建議
更多>>


    您對《紀事》欄目是否滿意?
  滿意
  一般
  説不清
       

每週日上午7:00-7:30
重播週日中午13:00-13:30


北京中央電視臺
東方時空紀事組
熱線電話:010-63984661
電子信箱:
jishi4@sina.com
(100859)




本期內容
災後的瓊庫恰克


    2003年2月24日10時03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伽師地區發生芮氏6.8級地震。之後該地區又接連發生了1800多次余震。這次地震給當地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在此次地震中,共有200多人死亡,3萬餘間房屋倒塌。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人民的處境牽動著人民子弟兵的心!災情發生後,武警部隊和駐軍迅速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和派遣廣大武警官兵和解放軍戰士火速奔赴受災第一線。面對著隨時可能發生的余震,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投入了現場的救援工作。巴楚縣的瓊庫恰克鄉是這次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我們的攝製組來到這裡,目睹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

    為把地震災區各族群眾的生命財産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參加救援的廣大官兵發揚敢打硬拼、連續作戰的作風,哪最危險,哪災情最嚴重,他們就衝向哪。在這個重災區,處處都是斷壁殘垣。為了及時營救出受傷被困的群眾,官兵們用手扒,用肩扛,恨不得雙手像挖土機一樣挖開倒塌的房屋。對於這些官兵來説,災區就是戰場,時間就是生命。在他們中間,許多人已經很多天沒有休息了,許多人主動放棄了休假,還有人推遲了婚期,有的更是帶病堅持在災區。救助災民,重築家園成了他們心中的最大信念。

    連日來,他們晝夜奮戰在災區第一線,積極搶救傷員,清理倒塌民房,搭設帳篷、修建窩棚,為災民送去了糧食、大衣等賑災物資。瓊庫爾恰克鄉災民、7旬老漢熱吾汗新蓋的房子在地震中化為了廢墟。官兵們不僅幫他將鍋碗瓢盆、米麵被褥等家當從廢墟中"挖"了出來,還將他幾十年的積蓄一個子兒沒少地交到他手上。老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共産黨亞克西!武警巴郎亞克西!"這是我們在震區聽到村民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克孜勒庫木小學的教室和圍墻被全部震塌。看著那些無法繼續上學的孩子無助的樣子,官兵們急在心裏。一天淩晨,他們在斷電的情況下,打著手電、火把硬是從廢墟中把課桌、椅子和學生的課本一點一點的扒了出來。天一亮,一間嶄新的帳篷教室就搭建起來了,被當地百姓親切的稱為"帳篷小學"。在官兵們的幫助下,另有幾所帳篷小學也陸續的開學,廢墟中傳出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在震區,還活躍著一支由20多名武警軍嫂組成的娘子軍,她們深入災區,為失去校捨得孩子們補課。巴楚縣教育部門負責人説,往年總有一些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而現在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卻沒有一名學生輟學,真是一個奇跡。

    也許這樣一組數字可以為這些官兵的無私奉獻做一個見證。瓊庫爾恰克鄉的受災群眾入住率100%,財物清理率100%,救災物品發放率100%,傷病員診治率100%,死亡牲畜掩埋率100%。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紀事供稿)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