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徽聲皖韻歌悠揚——花鼓戲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9日 10:37


  從合肥向東,我們依次經過巢湖、蕪湖。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盛産銀魚。愛國將領馮玉祥、張治中的家鄉就在這裡。它屬於戲曲劇種流行的邊緣地帶。既是由合肥過來的廬劇的流行區;又是由蕪湖傳入的梨簧戲的出沒地。本地只有一個很小的劇種,叫含弓戲。熟悉京劇的朋友都知道,京劇中有一齣很有名的戲叫《文昭關》。説的是伍子胥為了過昭關,一夜間急出了滿頭白髮的故事。含弓戲,就出在昭關所在的含山縣。蕪湖,其實並沒有什麼有名的“湖”,它是安徽省沿江的一個港口城市。因其為“四大米市”之一,故此,在近代中國城市史上較有影響。再往前走,就進入了宣城市的地盤。這裡風光秀麗、山水怡人。最著名的敬亭山,曾留下過李白的詩句:“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白居易“碧愛新晴後,明宜反照中”所吟咏的也是這一帶的景色。這一派明山秀水之間,就是安徽省的另一個重要劇種皖南花鼓戲的流行區域。

  據皖南花鼓戲專家、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已故一級編劇劉永濂介紹:皖南花鼓戲是100多年前,隨移民流入皖南的湖北東路花鼓調及河南燈曲,在與皖南地區的民間歌舞合流演唱的基礎上,不斷接受徽劇、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起來的。其民歌色彩鮮明,極富鄉土氣息。

  清康熙至光緒年間,居安徽長江和淮河上遊的湖北、河南的一些地方,多次發生水旱災害。大批災民順流而下,遷入安徽。《宣城縣誌》就有這樣的記載:“河南等地的貧苦農民,在水旱災害的逼迫下,大批南遷。於是楚、豫各鄰省之民,絡繹來歸”。由此,湖北東路的花鼓調和河南曲子便傳入皖南。而宣城、郎溪、廣德、寧國一帶,就是後來皖南花鼓戲的主要流行地區。

  當湖北東路花鼓調和河南曲子流入之時,這裡的農村出現了俗稱“打五件”的説唱形式。“五件”指的就是“鼓”、“鈸”、“大鑼”、“小鑼”和“竹板”。往往由一、二人合作,挨門尋戶地自打自唱。這種形式,最初被叫做“地攤子”,其可説是皖南花鼓戲的雛形。

  由於表達情感、敘述故事的需要,早期的皖南花鼓戲在唱腔上漸次形成了“主腔”和“花腔”兩大類型。

  有人説,皖南花鼓戲就象啁啾在明山秀水間的一隻百靈,把清新秀麗、祥和美好播撒在皖東南的山水之間。

  舉凡花腔小戲,大都有著與民歌頻繁交往的歷史,皖南花鼓戲的《繡荷包》、《繡藍衫》等,也是脫胎于當地民歌。不僅如此,還從目連戲、京劇移植了《傅羅卜取經》、《小尼姑下山》的等。

  皖南花鼓戲由於其民間性本質的決定,其傳統劇目以喜劇為多。是鄉村大眾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侶。皖南花鼓戲的喜劇劇目幽默、風趣,以醜行當家。

  皖南花鼓戲的表演,保留了民間燈會歌舞的許多特色,較多使用扇子和手巾,並有特定的身段和步法。


  皖南花鼓戲是鄉村文化的産物,是農業人口審美和娛樂需要的主要形式。皖南的明山秀水給了它靈動抒情、淡雅明快的主體風格。整個舞臺面貌顯得輕盈舒展,有一種綠茶的清幽。深受江南百姓的喜愛,正所謂“花鼓一來,洗腳穿鞋”。只要有花鼓戲演出,山區的群眾哪怕正在田裏忙著,也會立刻丟下手中的活,梳洗打扮、洗腳換鞋,爭著去一睹為快。可見,皖南花鼓戲已成了這一帶人民的“快樂之神”。

  在上個世紀7-80年代,皖南花鼓戲集中創作了一批連臺本戲,往往可以一次性滿足整個演出季的需要。較有代表的是《姐妹皇后》、《姐妹花魂》等一批劇目,演出數年而不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觀眾審美趣味的變化,皖南花鼓戲也開始注重有一定思想內涵的大戲的創作演出。現代戲《老闆娘》也因為及時反映了改革開放的火熱生活,揭露了現實生活的深層矛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主持人 由此可見,今天的皖南花鼓戲已超越了往日那山野小唱的概念,它已在編、導、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作了全面的提升。其表現能力也已大大增強。已成為安徽省眾多地方戲曲劇種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劇種。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