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徽聲皖韻歌悠揚——廬劇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9日 10:19


  廬劇是一個鄉土氣息很濃的劇種,流行在以合肥為中心的皖西至皖東一帶。據説,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 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並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勳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 代替國歌,矇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廬劇原名“倒七戲”,又稱“小倒戲”等,由於它的流行區域是在皖中古廬州一帶,所以,在1955年3月,經安徽省委宣傳部批准,正式將“倒七戲”改名為“廬劇”。

  廬劇流行在以合肥為中心、向四週輻射的廣大地區:東到巢湖,西至六安,南接蕪湖,北連淮南、滁州一帶,正處在安徽省中部的腰腹地帶。南與清新的黃梅戲、古樸的徽劇流行區域相接;北與高亢、悠揚的梆子、泗州戲為鄰。正處於南北兩大戲曲劇種交匯的中間地帶,因而它沒有明顯的劇種風格歸屬。廬劇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

  1980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煬河鎮發現了“烔煬河禁戲碑”,該碑原砌在街頭一商店的山墻之上,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巢縣知事陳炳所立《正堂陳示》。碑文上寫到:“近倒七戲名目,淫詞醜態,最易搖蕩人心,關係風化不淺。嗣後,如有再演此戲者,紳董與地保亦宜稟案本縣捉拿,定將此寫戲、點戲與班首人等,一併枷仗。”。由此可推知,廬劇形成的歷史應當早于1868年,至少也有近200年的歷史了。從碑文中也可以看出,在解放前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廬劇基本上處於禁演、受迫害的狀態。“烔煬河禁戲碑”的發現,為所謂官府“嚴禁淫娼倒七”的傳聞提供了實物佐證。從“烔煬河禁戲碑” 可發現:早在清代同治年間,當年的廬劇 ——“倒七戲”就已在巢湖一帶廣泛流行,甚至達到了“最易搖蕩人心”,而“關係風化不淺”的程度了,“逼”得當時的官府不得不勒石禁演了,可見其影響之大。這也説明了巢湖一帶是廬劇的主要流行地區,即一般所説的“東路廬劇”。它以巢湖為中心,包括長江以南的蕪湖、當涂等周邊地區,所以也稱作“下路”。它的唱腔較為委婉,表演細膩,服飾相對較華艷。


  皖西大別山區,是以六安、金寨為中心的“西路廬劇”的流行區域,也有人將它與北路的淮南、壽縣一帶合稱為“上路”。它的唱腔粗獷、高亢,有山歌特徵。這裡是廬劇的發源地。大別山的各種山歌、小調由西向東流傳,經過與皖中一帶流行的鑼鼓門歌、秧歌,及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等民間舞蹈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倒七戲”,即廬劇。按語言、習俗影響形成的廬劇的西、中、東或上、中、下三路,其中路,就是以合肥為中心的周邊地區。它的演唱介於西、東兩路之間,比較樸實,有較濃郁的鄉土氣息。

  廬劇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個部分。主調富於敘事,也可抒情,適合表現較複雜的戲劇感情。花腔曲調絕大部分是民歌小調,一般曲式固定,反復演唱。

  傳統的廬劇唱腔沒有絲、管樂器伴奏,只有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藝人稱“滿臺鑼鼓半臺戲”,足見鑼鼓在廬劇藝術中的地位。早期廬劇的表演也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間小調,舞的是民間歌舞,舞蹈動作一般不結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一般沒有固定的臺詞,而以臨時串詞、套詞來自編。這種狀況直到解放以後才得以改變。

  1949年在合肥由幾個“倒七戲”班社組成的“平民劇社”剛一成立,便公演了一系列新編的現代戲:《天翻地覆》、《農民淚》、《劉巧團圓》、《官逼民反》以及《地主逼糧》等……1951年6月26日,中共皖北行署文教處將合肥平民劇社改為“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1953年10月,“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又更名為“安徽省倒七戲劇團”。直到1955年3月,正式改為“安徽省廬劇團”!從此,廬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