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 賈慶林 連戰出席開幕式併發表演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4日 20:08 來源:
    專題:首屆兩岸經貿論壇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兩岸經貿論壇今天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出席了論壇開幕式,並分別發表了演講。

  賈慶林作了題為《以民為本,深化合作,共同開創兩岸經貿互利雙贏的新局面》的演講。他説,舉辦此次論壇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去年會談新聞公報的重要舉措,是國共兩黨繼續交流和兩岸關係中的一件大事。這次論壇以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為主題,必將對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産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賈慶林指出,去年4月,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來大陸訪問,雙方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揭開了兩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新的一頁,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義。此後,國共兩黨共同努力,積極推動落實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中有利於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積極因素增多,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勢頭增強。努力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已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也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賈慶林強調,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需要腳踏實地地從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做起。賈慶林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要以為民謀利為出發點,實現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繁榮。目前,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許多人為的障礙和政治干擾。我們應當從維護和擴大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出發,儘快排隊干擾,消除障礙,興利除弊,不斷拓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

  二是要以直接通航為突破口,開創兩岸經濟關係正常發展的新局面。當前,可以零關稅農産品直航為先導,推動台灣農産品從台灣本島到大陸的直達運輸;繼續擴大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貨運直航的功能與範圍,推動福建沿海與澎湖的直航及兩岸貿易貨物經金門、馬祖、澎湖的中轉,加快直接、雙向、全面“三通”的進程。

  三是要以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為重點,促進兩岸經濟關係持續健康發展。兩岸應當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加強在電子信息、光電、生物、農業等産業的分工與合作,協調兩岸高新技術産業佈局,優化資源配置,共同建立自主的技術標準,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國際品牌。當前,可以考慮在互相尊重和保障對方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以區域對區域、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企業對企業的方式,靈活處理有關事宜,不斷深入探索,不斷積累經驗。

  四是要以加強交流溝通為途徑,廣泛凝聚兩岸促進互利合作的智慧和力量。應當充分發揮好兩岸經貿論壇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話,增進互信,凝聚智慧。既可以通過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討論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議題、加強文化交流的議題;也可以通過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討論台灣同胞關心的其它議題。

  賈慶林強調,“台獨”的陰霾並沒有從臺海上空散去。今年以來,台灣當局領導人為了一己之私,逆潮流而動,執意推行激進“台獨”路線,加緊進行“台獨”分裂活動,蓄意在台灣內部和兩岸之間挑起新的對抗與衝突,直至公然背信棄諾,強行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這是對國際社會普遍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嚴重挑釁,是在走向“台獨”的道路上邁出的危險一步。事實表明,台灣當局領導人企圖通過“憲改”謀求“台灣法理獨立”的冒險性、危險性在上升。對於這種危險性,我們必須有充分的估計。為了維護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們絕不會容忍“台獨”。

  賈慶林最後指出,只要我們站在時代的前列,以歷史和世界的眼光觀察兩岸關係發展大勢,以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胸懷把握未來,以互利雙贏的精神致力於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我們就一定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連戰發表了題為《和平繁榮,共同期望》的演講。他強調,兩岸應當掌握歷史趨勢,順應時代潮流,抓住當前千載難逢的機會,加強經貿合作,實現中華民族的光榮、進步、繁榮。

  連戰表示,我們已經為兩岸合作、互相協助、共榮共利開啟了一個機會之窗。讓我們大家團結在一起,心手相連,為中華民族的光榮、進步、繁榮寫下歷史新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國務委員唐家璇,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江丙坤、關中、林益世,親民黨代表殷乃平,新黨主席鬱慕明等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和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林豐正共同主持。

  此次論壇為期2天。中央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兩岸工商企業界知名人士,商務、農業、旅遊、海運、航運、金融等領域的團體負責人,著名專家學者和大陸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等共500多人參加論壇。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