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國家】山東良種工程調查之三:一項工程 一種機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4日 21:32 來源:
    專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山東從1995年開始實施良種工程,原本只安排3年就結束,但卻持續至今,並列入了省“十一五”規劃,是什麼改變了最初的決定?

  最近,山東剛剛迎來了14位工程院院士,論證創建農業科技黃淮海區域中心的一項規劃,此時,良種工程玉米項目首席專家董樹亭主持的黃淮海玉米技術工程中心早抓緊開工建設了,因為對育種來説,時間至關重要。

  玉米項目首席專家董樹亭:你比如説搞玉米育種最快要6年到8年出一個(新)種子。

  採訪中這不是個特例,已經有400多年曆史,年産量1億公斤的章丘大蔥目前當家品種也就2個,有中國第一長毛兔縣之稱的蒙陰,兔業産值都突破4億元了,選育的成熟品種不過就是一個。

  山東省財政廳農業處助理調研員王昱東:良種開發這項工程是一種週期長、風險大的基礎性工作,政府應該建立一項穩定的投入機制。

  因此,項目實施3年之後工程非但沒有按計劃結束,年投入反而從2000萬增加到3200萬,十一五又增加到3700萬。

  [現場]:

  遵循農業基礎創新的客觀規律,良種工程在投入上逐步建立起了持續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調查中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工程又在投入方向上突出了三項重點。

  首先,工程每年拿出二三百萬專項資金,收集、保護和創新了2萬份的種質資源,奠定了育種材料基礎。其次,十多年來又通過穩定項目,在12大領域基本建立了科研梯隊。留住了人和物,還得有平臺。萊州的登海種業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它育出夏玉米最高單産品種已經推廣到全國1/3夏玉米産區,不過這個平臺在登海種業和世界巨頭美國先鋒種業合作過程中曾面臨威脅。

  萊州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監事王繼明:當時(美國先鋒種業)要完全控股。

  怎麼保證這個平臺丟不掉,就在雙方為控制主導權這前後一個百分點談判7年還沒有結果的時候,良種工程推動下的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第一次落戶在這個民營企業,先鋒種業也最終讓了步,通過這個新平臺,登海種業去年再此刷新夏玉米單産世界紀錄。今天,山東像這樣的育種科研平臺已經建設超過20個。

  【數字】物質、人力和平臺三項重點建設,構築起的是山東育種更深厚的創新能力,山東以品種為核心的技術創新獲得國家科技獎勵成果數量已經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

  【記者印象】良種工程不僅結了果,更像是種下了一棵樹,一棵有了人財物穩定保障機制的大樹,有了這棵樹,創新就能源源不斷地開花結果。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