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新一代航天英才挑大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6日 19:55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 在這次執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七大系統中,涌現出了6名40歲左右的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年輕的技術骨幹隊伍正在迅速增長。我國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梯隊初步形成。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任務完成後不久,41歲的尚志走馬上任,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指揮;與此同時,42歲的張柏楠也接過了總設計師的接力棒;43歲的劉宇,接任了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與他們一樣年輕的還有幾張新面孔: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陳善廣,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張育林,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候鷹。他們都有碩士以上學歷,在30歲出頭被委以重任,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科研攻關的全過程。

  神舟六號飛船總指揮 尚志: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很榮幸地參加到載人航天這個任務。這個任務,我覺得對我整個個人的發展,以及對於整個國家的貢獻,我覺得我在裏面我感到很榮幸。

  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顧問 戚發軔:通過這個“神舟六號”這個實踐,就考驗這個隊伍是非常成熟的,那麼應該説我們中國載人航天這個研製隊伍有一個非常好的交替,我認為這個意義,甚至比工程本身還意義更大。

  據了解,在載人飛船和火箭系統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已經佔到了80%,副主任設計師以上人員平均年齡32歲左右。從發射場到著陸場,工程其他系統的關鍵技術崗位上也不乏20多歲的骨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大成就,就是用十幾年時間培養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隊伍。

責編:劉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