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落實科學發展觀---中部崛起】安徽:淮河一家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9日 20:13 來源:
    專題:落實科學發展觀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 2003年淮河大水之後,安徽提出新的淮河治理思路,變原來的人水爭地為尋求人、水、土地三者關係的和諧,淮河治理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6月的最後幾天,安徽淮河流域連降大雨,28日,阜南縣蒙洼蓄洪區王家壩的水位暴漲3米,淮河今年的汛期到來了。

  在王家壩新建的移民點裏卻像往常一樣平靜。59歲的趙年喜一家住了三間大瓦房。小兒子外出打工,家裏剩下他和大兒子、兒媳還有孫女。

  【同期】

  記者:現在這個雨下得那麼大,水也漲了好幾米,您擔心嗎?

  老漢:不擔心了。現在住在安全地帶。前幾年就不行了,前幾年住在洼地裏,三天雨一下,我們心裏就發毛了,早早就收拾東西,準備逃命了。現在踏實了。

  而在安徽防汛抗旱指揮部裏,一個淮河汛情會商會正在進行。

  吳存榮——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省防汛抗旱副總指揮,曾直接參加指揮抗擊98年長江特大洪水、2003年淮河特大洪水。

  【同期】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 吳存榮

  03年(會商會),我們主要考慮行蓄洪區人的安全問題,今年主要考慮我們怎樣運用各類防洪工程來解決我們抗拒洪水的問題。

  一個是飽經水患的農民,一個是多次指揮抗洪的決策者,説起對今年汛期的感受,有一點是共同的。

  【同期】

  趙年喜:現在心裏踏實了,終於可以吃頓安神飯了

  吳存榮:儘管我們責任還是很大,擔子很重,但是我們相對來説還是輕鬆一些。

  今年趙年喜最大的感受是踏實,往年可不是這樣。他經歷了1968、1976、1991、2003年4次大洪水,家被淹了4次。在離新家5里地以外的田野裏,我們看到了趙年喜的老房子。

  【同期】

  趙年喜:2003年的水大,3天暴雨之後,河水暴漲,那時正趕上午收,自己收的麥垛當時就給大水沖走了,沖走以後,俺心裏難受,掉了眼淚。

  説起2003年的大水,吳廳長也領我們去看了個地方。那是穎上縣姜瑭湖大堤2003年炸壩分洪的現場。2003年大水,吳廳長在防汛指揮部堅持了整整35天,總共啟用了9個行蓄洪區,這是他下令炸掉的第一個堤壩。

  【同期】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 吳存榮:

  當時防汛辦公室是一片寂靜,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聽得見。在下達行洪通知的時候,我腦子裏馬上就浮現萬頃良田變成澤國。

  時光過去了兩年,當時最大的心願,還清晰地留在兩人的記憶中

  【同期】

  趙年喜:我總在想,有一天洪水來了,我們能不能不再跑了。

  吳存榮:能不能找到一種更科學的方法(治淮),做到不炸壩,既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也讓洪水能夠順利安然通過。

  於是一場對治淮工作的全面反思和梳理,在2003年大水之後開始了。安徽淮河治理思路由此發生了轉變。

  【同期】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 吳存榮

  比如行蓄洪區就是人水共同擁有的家園,水沒來你可以在裏面耕種,洪水到來時讓它蓄積洪水,洪水退去的時候人又可以耕種。

  在姜塘湖的一個老居民點,吳廳長給我們介紹了蓄洪區治理思路的幾次變化。90年代以前,蓄洪區裏只有一些撤退道路,只能保老百姓生命安全;90年代以後,蓄洪區裏建設了一些高臺,可以保群眾部分財産安全。而現在政府提出了把居住在蓄洪區洼地中的群眾全部遷入安全區的構想。一項新的移民計劃已經啟動,第一批30萬老百姓開始搬遷。

  截止目前,安徽共建立19個移民遷建點,20萬老百姓搬進新居,告別了洪水的威脅。

  有6個行蓄洪區修建了永久性進退洪閘,告別了炸壩行洪的歷史。

  21個行蓄洪區的最後調整方案仍在積極討論中 。

  又是一個清晨,又一戶農民在鞭炮聲中搬進王家壩新移民點。趙年喜的孫女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兒媳婦也要出門去,移民點裏新開的柳編廠通知她去上班。趙年喜種的2畝毛豆馬上就要收穫,估計可以收入4000元。

  吳廳長在返回合肥途中去看了淮河最大的治理工程——臨淮港洪水控制工程。到今年年底,這個總投資23億元的水利工程就將投入使用。

  到2007年,國家投資600億建設的19項治淮工程將全部投入使用。淮河的防洪標準、航運標准將有所提高,水資源的利用也將成為可能。

  【同期】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吳存榮

  現在的治淮規劃是我們針對2003年大水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根據我們現在的認識水平、財政能力制定的,不能説解決了淮河的全部問題。治理淮河的路還很長很長。

  心語 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村民趙年喜

  村民趙年喜説:只有淮河治理好了,我們淮河兩岸的老百姓生活才會更安寧。

  直言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吳存榮

  廳長吳存榮説:洪水也是寶貴的資源,可以補充水源、改善水環境、涵養生態,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感述 中央電視臺記者林清輝

  本台記者林清輝認為:變過去被動抗洪為今天主動蓄洪行洪,思路的轉變打開安徽治淮一片新天地。

責編:閆冬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