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聯播 > 正文

時代先鋒:一位女法官的庭審手記(二)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3日 19:52)

    專題:公正司法的新型法官宋魚水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要剛中有柔,這句話被女法官宋魚水寫在了自己的庭審手記裏,也體現在每一次審判中。作為一個基層法院的知識産權庭庭長,宋魚水平均每四天就要審理一起案件,在她看來,審判需要剛柔相濟,以剛司法,以柔為民。

  “當調解書寫到6000字的時候,才發現這是自己寫的最長的一份調解書”。

  2005年新年伊始,宋魚水就來到了海淀桂香村食品廠。對過去經辦的重點案件進行回訪是她多年來的習慣。看到這家京城“老字號”紅火生産的場面,宋法官非常欣慰,然而就是在去年二月的時候,這家企業卻因為一場商標糾紛被告上法庭,生産一度陷入了困境。

  宋魚水庭審現場:“關於桂香村這個商標註冊之前一直是這樣使用的,註冊以後你們是否就認為不能這樣使用了。”   

  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宋魚水了解到,原告與被告原本同根同源,四十年前由一家企業一分為二,分家後,“老大”將“桂香村”註冊了商標,“老二”註冊了“圓明園”商標,但在糕點包裝上依然沿用慣例使用“桂香村”三個字。在宋魚水看來,有著歷史淵源的老字號商標糾紛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法庭之上她還在算著另外一筆賬。

  宋魚水:“桂香村這個案件,調解書寫得非常長,為什麼寫得這麼長?主要是法官覺得因為調解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保護問題。”

  在當時,這場官司讓兩家企業的員工都感到了一種恐慌,叫了幾十年的老字號招牌如果判給了對方,自己該怎麼辦?

  被告佟立強:“我先頭去(法院)的時候害怕,我真的有點肝顫,説白了北京話講叫‘肝顫’。”

  企業員工:“如果沒有這個桂香村(標識),也可能將來就沒有了這個企業,將來的命運,你還不是説受一點損失啊,將來你去幹什麼,是改行還是怎麼著。”

  對於老字號國有企業的職工來説,老字號不僅僅意味著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感情上的寄託。

  被告佟立強:“你到車間去看就知道,全是老職工。”

  企業員工:“幹那麼多年,要説沒感情,説實在的都是瞎話,都有感情。”

  宋魚水:“對這個企業的歸宿感,不僅僅是現有的職工,那麼幾代人的職員對這個老字號的感情,説到這個層面那可能是更深了。”

  著眼于老字號歷史淵源上的複雜性,宋魚水認為簡單的一判了之和久拖不決,都必將帶來兩敗俱傷的後果。為此宋法官先後六次不厭其煩地為兩個企業進行調解。

  宋魚水:“怎樣讓損失避免到最小,能夠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判決總是最後的方法。任何一個法官都會盡力地去調解,原被告雙方的利益(損失)都避免到最少的話,那麼社會的損失就避免到最少。”

  被告佟立強:“打官司我要是遇上宋庭長這樣的,我心裏踏實,能給我做主。”

  原告李廣生:“(宋法官)能夠入情入理,既有法律的依據,在作工作的時候又能夠以情動人。”

  科學發展觀的道理象春風般喚醒了兩“兄弟”企業共同維護百年老字號的社會責任,雙方最終協商共同規範使用桂香村標識,攜手走上了協作發展之路。通過調解,老字號的招牌被越擦越亮,宋魚水庭審手記結尾的字裏行間充滿著喜悅。

  “剛是法律,柔就是方法。”

  “看到他們握手言和、皆大歡喜,我由衷地高興。”

  宋魚水經辦民事案件總是盡可能地減小當事人的損失,把追求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當作為自己的辦案原則。

  宋魚水:“調解會最大限度地消化矛盾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和浪費,如果當事人能友好地合作,對社會也是一筆財富,能夠有力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和)當事人之間的和諧。”

  案件沒有“大小”之分,小糾紛處理不當也可能釀成大矛盾 這是法官職業的要求 也是黨性的要求。

  案件沒有小案子,當事人沒有小人物,這是宋魚水的審判標準。十五年前她經辦的第一起案子是為一位普通的送菜工追討血汗錢,她至今還記得那位送菜工打蠃官司後,領回幾百元錢,流著淚向她説謝謝的情景。這樣的小額案件,在宋魚水審理的1200多起案件中不在少數,在這位女法官心中卻是小中有大。

  宋魚水:“小額案件與標的重大的案件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能為一點點錢上法院的人大多都是貧苦的人,錢儘管不多,但往往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吃穿生計,所以我想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一定要是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

責編:唐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