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聯播 > 正文

【經典中國】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9:58)

    專題:江西井岡山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毛澤東同志開創的井岡山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鬥爭中的錘煉和昇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井岡山精神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新人。

  記者現場:我現在是在井岡山烈士陵園,這裡正在進行的是一場井岡山故事課,來聽課的是到井岡山來旅遊的三個旅遊團。生動的講課內容將人們引入了對那段紅色革命歲月的追憶中。

  講課現場:那個時候,紅軍吃沒吃的,穿沒穿的,仗是天天又打,隨時準備犧牲,那就是靠一種精神。

  這位75歲高齡的毛秉華老人,從1968年下鄉來到井岡山就一直義務為遊客講解井岡山精神。現在他每年要為遊客講解700多場,接受過他講解的遊客累計超過120萬人次。

  毛秉華:通過講解來傳播井岡山精神,讓更多的同志了解這面紅旗是怎麼立起來的,又怎麼把它插到天安門去的,讓世世代代為五星紅旗增添光彩 在給別人宣傳的過程當中,我自己也受到教育。

  盛夏的井岡山,又迎來了一個旅遊高峰,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走進井岡山:唱一首紅軍歌,走一程紅軍路,“上井岡”已經不是一次平常的遊覽,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追求。

  觀眾:“井岡山是珍貴的精神寶庫,這正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最缺少而急需補充的“營養”。

  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如今象毛秉華這樣的講解員又有了“接班人”,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到井岡山的遊客都能看到“紅領巾導遊員”的身影;井岡山下駐紮著一支長年接受革命精神熏陶的部隊,承擔著保護100多處革命遺址消防安全的任務,地廣林密,燃點密布的井岡山30多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重、特大火災事故。

  井岡山消防大隊教導員 潘驥:我們去年有個戰士,家裏很有錢,來的時候身上揣了好幾萬塊錢 ,準備到井岡山來“盡嘗山珍野味”,結果沒想到一來就接受的是井岡山的傳統革命教育,他帶來的幾萬塊錢一分沒花,還從每月津貼裏存下50元寄給父母。

  今天,在井岡山,“119”已經不只是火警的代號,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便民臺”。1995年井岡山一個農貿市場護坡發生塌方,9名民工被埋在了溝裏,接到報警後,消防大隊官兵最先趕到現場。

  原井岡山市電視臺記者 鄒明:十幾二十消防官兵因為情況緊急 沒有帶任何工具,全部都是用手挖,很多消防官兵的手都是血,還有的連指甲都挖破了,我當時還拍到幾個消防戰士因為過度疲勞,當場休克的現象,這麼多年來 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井岡山消防大隊的官兵就是我們紅軍的傳人。

  走進井岡山接受的是革命精神的洗禮,走出井岡山,一場大型“井岡山精神展”正在全國各地巡迴展出,在北京、天津、杭州、上海,所到之處都出現排長隊的場面,不久前剛剛在上海落下帷幕的展覽,最多一天就接待了15000人。

  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 萬建強:井岡山精神的個性和特色就是“堅定信念,敢闖新路”。井岡山的鬥爭已經過去70多年了,井岡山的精神它還沒有過時,它作為一種精神是穿越時空、穿越時代的。我們應該賦予它新的內涵。

責編:魏偉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