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創新區域合作新模式 東亞峰會開啟亞洲新時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3日 19: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專題:溫家寶出訪法斯捷葡馬並出席東盟會議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12月14日,舉世矚目的首屆東亞峰會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APEC與東亞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建人12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東亞峰會打破了區域合作的地域限制,創造了一種在全球係首創的新的區域合作模式。

  東亞峰會取代東盟+3

  東亞峰會的初衷是為了推進東亞區域合作,最終建立東亞共同體。據陸建人介紹,按當時的設想,峰會的成員是東亞13國,並逐漸以峰會形式取代10+3。

  但峰會最初的倡議引起了東盟的憂慮,東亞峰會取代東盟+3,不但東盟的名字沒有了,而且東盟對東亞合作的主導權也旁落了,今後東亞合作必將被大國所主導。因而,倡議提出後的一段時間裏,一直沒有被東盟所接受。

  但後來東盟成功地改造了原先的倡議,把東亞峰會的主辦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但時間、地點仍按10+3模式做,連與會者的資格也要由東盟來審定。東盟將選擇與其戰略利益和發展機遇最密切的國家入會,而不受地域的限制。

  陸建人説,日本首先提出擴大成員的倡議,要求允許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兩個位於大洋洲的發達國家參與峰會。澳新兩國亦早就想加入10+3進程,以求分享東亞合作的紅利。但在馬哈蒂爾執政時期,被其視為“不是亞洲人,而是歐洲人”的澳、新入門無望。馬哈蒂爾離任後,東盟出於“大國平衡”的戰略以及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考慮,最終同意澳、新與會,但同時要求把亞洲大國印度請入會場。印度也有意在借重東亞挺軍“亞洲大陸”,進而走向“世界大陸”。很顯然,加入峰會,是其長遠戰略的一個標誌性階段。而東盟則看好印度的經濟發展潛力,把印度與中國看成亞洲經濟的“雙引擎”。

  東亞峰會成員擴大消息傳出後,俄羅斯、蒙古與巴基斯坦也提出申請,要求成為峰會的“創始成員”,歐盟也要求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只有美國在一旁冷眼觀察。雖然日本試圖説服東盟給美國一個“觀察員”身份,讓其與會,但美國對此身份卻不屑一顧,不過,依然保持著警惕的目光。

  東盟最終將新成員的“入場券”發給了印、澳、新三國。按照東盟提出的接納峰會新成員的三個條件:必須是東盟的對話夥伴國、必須簽署TAC以及要與東盟有“實質性”的政治經濟關係,俄羅斯將參加三年後的下屆峰會。

  創新區域合作模式

  一種普遍的觀點是,首屆東亞峰會的政治象徵意義已超過了其議題的重要性。

  陸建人認為,東亞峰會的成員來自三個不同地區,16個成員不是基於區域的一致性,而是基於戰略利益的共同性走到了一起,從而打破了區域合作的地域限制。這樣一種區域合作模式在全球係首創。

  “其實,對於區域合作組織來説,其穩定性不在於各成員在地域上的一致性,而在於利益上的共同性。成員雖來自不同地區,但因利益相關性較強,加上以10+3為主體,因而這種新型合作模式的基礎和結構將是穩定的,有其生命力和發展潛力。”

  除此之外,陸建人説,東亞峰會還強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質,擴大了合作空間與潛力。

  目前,東亞峰會16個成員國人口近30億,佔世界一半,GDP總值超過8萬億美元,佔全球22%,外匯儲備遠遠超過歐元區,經濟互補性突出,有極大的合作潛力和空間。

  美國擔心APEC被架空

  陸建人説,由於歷史原因,美國與東亞有密切的關係,在東亞有巨大的政治、軍事、安全和經濟利益。在美國眼中,東亞合作已成為與朝核問題、臺海問題相並列的東亞三大關注點之一。

  美國自認為“用鮮血和財富”保護了東亞的安全與繁榮,但東亞向美國輸出的卻是鉅額貿易赤字,心態難以平衡。因此排斥美國的任何東亞機制,都會受到美國的反對。東亞峰會最初的遭遇也是如此。但由於澳、新的加入,美國已轉變態度。澳大利亞自認為能起到溝通美國與東亞對話的橋梁作用。不管怎樣,現在美國的怨氣已過去。通過東亞峰會這個平臺,美國與東亞的關係有望緩和,這對東亞合作進程有利。

  陸建人説:“東亞峰會不但要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也要處理好與美國主導的APEC的關係。美國擔心東亞峰會會架空APEC,變成它主導不了的‘小APEC’。因為峰會的16個成員中,有12個是APEC成員。其實,APEC的影響和機制的成熟度遠遠超過東亞峰會,美國沒有必要神經過敏,自作自受。無論從歷史還是從未來看,東亞合作都離不開亞太合作的大背景。這一點美國與東亞雙方心中都是清楚的。“

  陸建人強調,東亞峰會、10+3、APEC都是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機制,它們各有各的核心和主導力量,誰也架空不了誰。對於亞太區域合作來説,多一種機制比少一種機制要好,各種機制各司其職,亞太區域合作的路子將越走越寬。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