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日媒,入常豈能獻“狂噪”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0日 16:37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日本入常遭挫已是眾所週知的事情,自然也成了日媒體近來評議的焦點。按理,在挫折面前冷靜分析,客觀評議才是理智表現。然而,日本較有影響的右翼報紙《産經新聞》在8月7日居然發表了題為《有必要重整入常戰略》的社論。社論儘管提出了“重整入常戰略”的問題,卻要求日本政府對聯合國會員費進行施壓。社論直言不諱:明年是日本加入聯合國50週年,也是聯合國每三年討論會費分擔比例的重要一年,對此日本政府應強烈要求重新更改會費分擔比例,增加擁有特權的一部分常任理事國的會費額外負擔度。而如果到時聯合國仍無法改變現狀,日本國民必然增強對聯合國的不滿和信任。(見《文匯報》2005年8月8日)

  日本《産經新聞》獻出的這一策略事出有因。人記憶猶新,此壓會費策略早從日外相町村信孝口中甩出。7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町村在眾目睽睽下這般表示:如果日本無法如願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政府將可能面臨國內要求削減該國聯合國會費的巨大輿論壓力。而今才過10天,《産經新聞》就“破報而出”,與日外相觀點一拍即合,發出了“強烈要求重新更改會費分擔”的社論,在日本引發了“對聯合國的不滿和不信任感”的輿論狂潮。

  但是,日本《産經新聞》卻錯用論點,錯套論據,更錯看了對象。眾所週知,聯合國不等於奧運會,不能以能否入常論會費。假若誰交會費多就可以入常,那麼安理會就不是公正的國際機構,而是富國的政治工具,安理會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推出以交會費多少作為入常的策略就清楚地表明,日本《産經新聞》已是混淆是非。

  日本入常受挫有多方面的原因。實施惡鄰政策是日本不得人心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日本一些政要不思悔改,仗著財大氣粗,既與韓國爭領土,更與中國爭釣魚島、爭東海開採權,還肆無忌憚染指臺海事務,干涉中國內政。今年2月又與美國一起搞了一個所謂“美日安保條約”等等。因此,當著日本爭常消息一傳開,引發了空前的抵制聲,全球有4000多萬人簽名反對。因此,日本要入常,關鍵是要吸取60年前侵略他國殘殺數千萬人民的教訓,改弦易轍,由惡鄰變成善鄰,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令人遺憾的是,日本右翼既不思過,反而諱疾忌醫,既膽大妄為篡改日侵華歷史,參拜靖國神社,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人們有理由發出這樣的疑問:日本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爭常究竟為了什麼?在這個原則問題上,作為日本的主要媒體之一,《産經新聞》不是引導公眾反思日本自身存在的問題,反而走向另一個極端,煽動日本公眾“對聯合國的不滿和不信任”。這就證明,《産經新聞》已沾染著一股狂噪,為日本右翼的錯誤思潮推波助瀾。

  一句話,日本《産經新聞》為日本入常獻出了“狂噪之計”。狂噪,會使人失去理智,是失敗的預兆。狂噪的媒體也是引發混亂思潮的渠道。而今,人們看到,在8月2日,《産經新聞》整版刊出日本300多議員“鼓動日本20萬人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運動”的政治廣告後,一次次地發出了狂噪的聲音。這聲音,使人們深感不安。(作者:亦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