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G8峰會:沒有中國參與討論世界經濟沒有意義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5日 11:20)

  新華社專稿:第30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將於本月6-8日在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舉行,解除非洲貧窮國家債務和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本屆年會的兩大主要議題。由於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與會,因而備受世人矚目。

  主要議題難有積極成果

  關注本屆年會的分析家們普遍預料:在解除非洲貧困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兩大問題上,與會首腦可能會達成某種程度的諒解和共識,但同以往每年的峰會一樣,出於各自發展和現實利益的需要,峰會仍擺脫不了“分歧大於共識”的一貫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4日報道,會議的東道主英國首相布萊爾已接近於促成各方就氣候變化達成一份全球協議。該協議的最終草案是由各成員國“最高級會議籌備官員”上週末在倫敦敲定的,它必須得到包括美國總統布什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內的八國集團領導人的一致同意。

  八國集團的一位高級外交官説:“草案承認,科學迫使我們採取行動,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他還指出,應八國集團不少成員國的要求,最終草案有兩處直接提到《京都議定書》。

  但就在《金融時報》披露上述消息的同一天,布什在接受英國獨立電視臺記者採訪時重申:美國反對有關致使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也不會在限制廢氣排放的任何類似協議上簽字。

  布什説:“我認為人們在促使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可以在治理溫室效應方面取得成績……這正是我準備與我的夥伴們要談的。"他還説:“我認為,布萊爾不應僅把希望寄于對《京都議定書》的辯論上,而是把希望寄于新技術的合作上。"

  觀察家們認為,布什在峰會前夕的上述表態,無異於對人們寄予期望的本屆峰會潑了冷水。

  在解除非洲貧困國家債務的問題上,東道國首相布萊爾有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即在2010年之前敦促發達國家每年向非洲提供250億美元的援助,雖然布什對布萊爾為減免非洲國家的債務和增加對非洲國家的援助表示了讚賞,但僅許諾向非洲增加6.74億美元援助。在布萊爾的計劃裏,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富國理所當然地要承擔更多的義務,布什區區6.74億美元的援助承諾,無疑是對布萊爾的當頭一棒。

  本屆峰會的一大缺憾

  英國的主流媒體和關注本屆八國集團峰會的觀察家們認為,與會首腦行將討論的議題中,忽視當前全球面臨的經濟問題是一大缺憾。

  《星期日泰晤士報》在一則報道中説,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們可能會把本屆八國集團峰會作為一個時代的結束,或者至少是一個時代結束的開始。

  觀察家們認為,八國集團峰會顯然正處於其權力和影響的高峰,它的鼎盛時期已屈指可數。除了世界經濟軸心正在轉移外,還有一些相當緊迫的經濟問題,其中包括高油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危險以及歐洲經濟增長緩慢的問題。

  國際清算銀行在上周發表的年度報告中警告説,人們的共識可能低估了高油價的影響,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很大傷害。

  經濟分析家指出,東道國英國在八國集團中,經濟發展比其他成員國較為平穩,但經濟增長的速度變慢了。誰也不會要求八國集團在本週集中討論英國消費低迷的問題,但是英國經濟增長緩慢卻是更廣泛的全球病的組成部分。只要各經濟體增長強勁,解決全球問題就容易得多,遺憾的是本屆年會與會首腦未能討論這些問題。

  沒有中國參與討論世界經濟沒有意義

  八國集團這個被世人視為世界富人專屬俱樂部,如今正面臨身份認同危機。美聯社日前以《中國、印度等正在覺醒的經濟強國叩響專屬俱樂部的大門》為題報道:“吸納新成員將反映出急劇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也將維護該組織最初的戰略角色。”

  這家通訊社説,中國的經濟規模已超過加拿大,躋身世界前列,印度也在奮起直追。在經濟方面,另外5個國家的實力也強于八國集團中的俄羅斯,它們是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韓國和西班牙。

  曾在布什第一個任期內擔任過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的國際貿易律師格蘭特奧爾多納斯説:“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討論世界經濟將沒有多大意義。”他説,八國集團有充分理由把一些經濟發展迅猛的國家包括進來。

  美國前駐聯合國代表理查德霍爾布魯克上月説,一年一度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已變得“完全不合時宜”,因為它把俄羅斯、意大利和加拿大包含在內,卻不包括中國和印度。

  到2050年,預計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將是美國、中國、印度、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韓國。八國集團現任成員中的意大利和俄羅斯可能進不了前十名。

  華盛頓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家加裏赫夫鮑爾説:“我主張把這個組織擴大,因為去除一些國家是非常困難的。”但赫夫鮑爾説:“我認為這要一步步來。在吸納其他國家之前,必須先吸納中國。”(阿彭)

責編:武林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