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聯合國改革欲速則不達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1日 10:53)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中國《環球時報》日前刊登題為《聯合國改革欲速則不達》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日本、德國、巴西、印度四國近日正式提出一個框架決議草案,要求安理會擴席,並設定了時限,這顯然過於急躁了。文章説,聯合國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否則將會南轅北轍。現將文章摘發如下:

  日本、德國、巴西、印度“四國聯盟”近日正式提出一項有關聯合國改革的框架決議草案,要求安理會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該草案為安理會擴大設定了三個步驟和時限,即6月聯大就草案進行討論表決,7月中旬選舉新常任理事國,並在此後兩周內通過決議修改《聯合國憲章》。“四國聯盟”態度生硬地推出這一草案,顯然過於急躁了。

  5月17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明確表示,中方支持對聯合國進行合理、必要的改革,但在各方對具體改革方案還有重大分歧的情況下,中方不贊成為改革設時限或強行表決。

  眾所週知,聯合國改革是一項複雜敏感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推進過程,需要遵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等基本邏輯,任何操之過急、一蹴而就的舉動都有可能應了那句中國古語——“欲速則不達”。

  歸根結底,聯合國改革的目的是要團結,而非分裂;要效率,而非對抗;要權威,而非歧見。聯合國在新世紀的改革是必經之路,但改革醞釀多年即表明其複雜性和敏感性。眼下,為了搶在9月聯大首腦會議之前確定安理會改革方案,一些成員國不顧各方分歧嚴重,匆忙出臺這份草案,並設定時限要求表決,不免給人以急於求成之感。長期以來,對於重大問題,聯合國均尋求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決議,以爭取最大程度的團結。今天,對於安理會改革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強調應通過充分、透明的討論達成最廣泛的共識,而不是強行表決、強加於人。不難想象,強行通過沒有廣泛共識基礎的改革方案只會在聯合國內造成分裂和對抗,使聯合國改革面臨南轅北轍的尷尬。

  近來,由於爭取“入常”國家不遺餘力地活動,國際社會對聯合國改革的關注幾乎全都集中到安理會改革上來,而忽略了聯合國改革的真正重點--發展問題。想“入常”的國家更願意關注安理會的權力如何分配,而不是與國際和平與安全真正息息相關的發展問題。同樣,在安理會改革問題上,發展中國家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也應得到優先解決。在爭取“入常”的國家中,日本最積極也最有爭議。據報道,為“入常”,日本政府試圖通過增加對外援助來“購買”支持,但安理會不是“董事會”,它能否“入常”不是花錢多少的問題,而是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否有公信力的問題。最近,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居然表示要繼續參拜靖國神社。這種政治上的不負責任對國際社會的刺激,更需要日本嚴肅地對待和反思。日本“入常”也更有一個欲速則不達的問題。

責編:馬芳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