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二戰回眸】雅爾塔會議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07:43)

    專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怎樣在一些最複雜的問題上取得諒解,這次會議將作為一個新的範例載入史冊 ——蘇聯《消息報》,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5年2月份,軸心國的失敗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戰場,盟軍已經攻入日本本土防禦圈,在歐洲戰場,法西斯德國在西線阿登地區發動的孤注一擲的最後攻勢剛剛被擊退,蘇聯紅軍和美英軍隊正從東西兩個方向朝德國縱深穩步推進。然而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刻,英美與蘇聯的矛盾日益明顯,亟需就一系列戰後問題進行磋商。

  1945年2月,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進行了戰爭期間的第二次會晤,力爭解決在德黑蘭會議上沒有解決的一系列難題。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激烈爭論,蘇、美、英三國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在處置德國方面,三國同意戰後德國必須解除武裝,懲辦戰犯,蘇聯應獲得德國戰爭賠款的一半;會議決定蘇美英三國部隊各自佔領德國的一個區域,並設立“大柏林”區由三國軍隊共同佔領,這為日後的柏林墻危機埋下了種子。會議還就波蘭問題達成了原則性協議。為了確保戰後的和平與安全,三國首腦還決定成立聯合國組織,並確定由蘇聯、美國、英國、中國和法國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為了加速法西斯日本的潰敗,蘇聯在會議上同意參加對日作戰。

  1945年2月4日,雅爾塔會議召開。會議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會議確立的“雅爾塔體系”對戰後世界格局産生了重大影響

責編:馬芳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