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關注中國人質(1月19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0日 14:23)

    進入[國際觀察]>>
    cctv_news新聞頻道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8名中國同胞在伊拉克被綁架,中國外交部、中國駐伊使館正在通過多方渠道竭力營救。持續動蕩的伊拉克,大選之前的伊拉克,爆炸、襲擊,瘋狂的人質綁架依然令人擔憂。本期《國際觀察》密切關注8名被綁同胞的命運,分析大選前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敬請收看。

  主持人方靜: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為您直播的《國際觀察》。距離1月30號的伊拉克大選還有12天的時間,此時的伊拉克爆炸、襲擊、綁架依然在高密度的發生。昨天晚上一盤錄像帶公佈8名中國人在伊拉克被綁架,伊拉克的亂局又一次和中國人發生了直接的聯絡。現在我國政府正在對8名同胞進行緊急地營救,目前伊拉克的混亂究竟是什麼樣的?伊拉克的武裝組織為什麼會綁架中國人?海外中國人如何注意自身的安全?這些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觀察點。

  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參與我們討論的是新聞社高級記者于大波先生和我們特約的新聞觀察員宋曉軍先生。在討論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先通過一個小片來了解一下伊拉克的情況。

  短片

  隨著伊拉克大選的臨近,伊拉克境內的安全局勢並未好轉。

  2005年1月18日 摩蘇爾 美軍遇襲

  2005年1月18日 巴格達 汽車炸彈爆炸

  2005年1月18日 摩蘇爾 一天前遭綁架的伊拉克神父獲釋

  在伊拉克神父獲釋的同時,從伊拉克傳出的另一條消息牽動了所有中國人的心,8名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一度平息的伊拉克的人質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綁架者18號公佈的錄像中,兩名手持AK—47步槍和手槍的武裝分子均面戴頭巾,但並不像實施多起綁架的扎卡維武裝組織成員。據了解綁架者屬於一個名為阿爾努曼旅的組織,該組織去年9月曾綁架了一名土耳其卡車司機,不久將其釋放。

  這已經不是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遇的第一起綁架事件了,去年4月,7名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經當地伊斯蘭長老會斡旋後成功獲釋。

  目前中國外交部和駐伊拉克大使館正在與有關方面積極協商,希望能在確保人質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儘早解救被綁架的中國同胞。

  主持人:在開始討論之前,首先讓我們電話連線新華社駐巴格達的記者蔣曉峰,請他給我們介紹一下前方的情況。

  蔣曉峰,你好。

  蔣曉峰(新華社駐伊拉克達記者):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關於這8名被挾持的中國公民的情況,你那裏有什麼最新的消息現在可以告訴我們?

  蔣曉峰:事件最早報道出來昨天下午3點,北京時間20點左右,現在離這個消息曝光已經差不多過去了24個小時。事情發生後,中國駐伊拉克的使館全力以赴,與伊拉克各級政府、黨委進行了溝通,使館工作人員已經向多家,包括報紙和電視臺等一些當地有影響的媒體發表聲明,呼籲綁架者儘快釋放這8名人質。18號夜裏,也就是綁架事件剛剛被媒體報道的頭一天,中國駐伊拉克的工作人員就向伊拉克媒體發表了聲明,在聲明裏面他們闡述了、闡明了中國維護伊拉克,和伊拉克人民利益的立場,要求綁架者儘快釋放人質。

  在巴格達也看到,中國外交部的官員也通過半島電視臺、阿拉伯電視臺闡述了中國政府的立場,要求綁架者儘快釋放人質。

  作為新華社,我們平時和伊拉克當地的媒體接觸也比較多一些,也在盡我們的所能協助使館了解情況。

  主持人:現在據你的了解,現在在伊拉克境內有哪些中國人,他們都在做什麼?

  蔣曉峰:在伊拉克境內的中國人目前主要是三類,一類是中國使館裏的外交人員,差不多有10幾個,包括保護外交官的中國武警,還有駐巴格達的新華記者,還有一類是商人,現在數量並不是很多。

  主持人:這些人他們現在的安全狀況怎麼樣?他們是否有一些自我保護的措施?

  蔣曉峰:對於這些機構來説,最起碼的保護還是有的,比如説請一些當地的保安人員或者是比較熟悉當地語言和情況的人作為分社或者公司的保安。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説,我自己感覺中國人對伊拉克和伊拉克人民這種友好關係其實是我們最大的護身符。但是對於一些缺乏理智的武裝分子或者是犯罪分子來説,這場護身符也不一定管用。

  其實事情發生前,楊大使每次都跟我們説,外出時一定要小心,而且要儘量減少外出。但是我們作為記者在伊拉克工作,不可能不出去,而每次出去都要面臨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不一定直接是針對中國人的,但有時候可能是致命的。比如説當我們遇到這種交通阻塞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無奈,因為為汽車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在你身邊爆炸,就是這樣一個現實情況。

  主持人:另外據我們了解,今天在巴格達又發生了4起爆炸,關於這4起爆炸,你可以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嗎?

  蔣曉峰:今天其實一早就開始炸了,差不多是早上7點左右,巴格達市中心的澳大利亞使館首先發生了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了兩人死亡,7人受傷。澳大利亞使館的部分建築也在爆炸中受到了損傷,但是沒有澳大利亞人在這次爆炸中受害或者死亡。後來半個小時以後,巴格達卡拉達區又發生了一起汽車炸彈爆炸,那個部隊的一個官員説,爆炸的地點離一家警察局大樓和一所醫院不太遠,有6個人在爆炸中喪生。後來又有一起爆炸是我們從伊拉克警方和醫院方面得到的消息,是發生在巴格達的一個伊拉克美軍軍事基地附近,造成了兩人死亡,5人受傷,是這樣一個今天的治安情況。

  主持人:非常感謝蔣曉峰從前方發回的報道,同時也希望你和你的同事在前方多加小心,謝謝。兩位專家,我們知道這次的綁架者,他們自稱是阿爾努曼旅的成員,兩位曾經聽説過這個組織嗎?

  于大波(新華社高級記者):聽説過。這個組織的全稱是伊斯蘭抵抗努曼旅,它是以阿拉伯歷史中一個著名的將軍的名字命名的。這個組織其實中國人是很陌生的,在伊拉克也是鮮為人知,在美國中情局和一些西方研究機構列出的一些具有危險性的一些恐怖組織裏面,它沒有上這個黑名單,但是這個組織的危險性還是有的,它的政治目前很明確。就是説它主要針對的目標就是與佔領軍合作的人或者是公司或者是一些機構,它有個前科,就是去年9月,它曾經綁架過土耳其的卡車司機,這個司機是為科威特的一個公司工作的,最後這個組織説你科威特的公司必須撤離伊拉克,然後它就釋放人質。最後科威特的公司撤離伊拉克,他把人質放了,但是有一點,這個組織就目前的記錄看,它沒有血債,它沒有殺害過人質。

  宋曉軍(特約新聞觀察員):還有一種説法是阿爾努曼其實就是美國前一段時間撲克牌通緝令上的第8張,叫阿孜孜•阿爾努曼,他是前薩達姆政權當中巴格達軍區的司令。

  主持人:就是命名的將軍。

  宋曉軍:當時在巴格達,在整個伊拉克,特別是在遜尼派非常有名,他是從一個士兵幹起,當然由於他的殘暴,他曾經在什葉派的卡爾巴拉和納傑夫都擔任過軍區司令,後來90年海灣戰爭的時候,伊拉克入科威特之後,在科威特臨時的駐軍司令也是由他擔任,伊拉克戰爭打響之前,他是巴格達軍區的司令。他是2003年5月在伊拉克被抓了,後來也有當地的人也可能是以他的名字(因為他很有名,很殘暴)來命名自己的組織。

  主持人:可以排除這個組織和扎卡維包括和“基地”組織的聯絡嗎?

  于大波:目前還不能下這個結論,這個組織主要是由遜尼派成員組成的,扎卡維主要是外來的一些武裝人員組成的,應該説更殘暴,只要人質來在他手上,基本上是很難活著出來的。但是這個組織目前來説還沒有欠下血債。即便是有聯絡也是鬆散的一種聯絡,不會聽命于扎卡維的組織。

  主持人:為什麼會選擇中國人作為綁架的目標?

  于大波:現在還不能下結論是出了一種針對中國人的綁架風潮。我覺得這裡面有一種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主要是説伊拉克大選快到了,在大選之前,各種武裝組織、極端組織肯定會製造事端,其中包括綁架、武裝襲擊、汽車爆炸。我們想到去年4月份綁架風潮起來的時候就是伊拉克要交權的時候,在重大事件之前肯定會製造一些事端,但是這種必然性並不是要專門針對中國人。所以中國人為什麼會成為人質?這裡又有一個偶然性的問題了。

  主持人:可能是隨便綁來的,卻恰恰是中國人。

  于大波:這幾個中國據説是在“死亡之路”(從巴格達到安曼)這條路上,他們想回國必須經過這條路,這也是一個很危險的地區,被綁架了,這些綁架組織找不到更容易侵害的目標了。

  主持人:這條路公路被認為“死亡之路”。

  宋曉軍:實際上這條公路在伊拉克被制裁期間,第一次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之間非常繁忙的,主要是聯合國石油換食品,在這條公路上跑的大概每天有700輛以上的汽車,長期為這條公路服務的汽車有伊拉克1500輛汽車和約旦的2600輛。所以當時是非常繁忙的,但是伊拉克戰爭打響之後,特別是包括轟炸之後,這條公路最低的時候,大概也就是140輛。但是現在隨著伊拉克局勢的穩定,美軍佔領比較穩定之後,它成了美軍的很多食品的供應線。所以一些反法武裝活躍在公路旁邊,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設想,最近這條公路又出現問題,有可能個美軍增兵或者大選,反美武裝説這條公路是不安全的,要切斷,造成了有一些外國司機不管,參與給美軍運補給,這也一種可能。

  主持人:您剛才説這可能是一種偶然,從現在的一些跡象來看,這起綁架事件絕不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能做這個結論嗎?

  于大波:我認為可以做這個結論,不是進行策劃的,8個人正好撞到槍口上。

  主持人:哪些方面可以推導出這個結論?

  于大波:我覺得他沒有理由專門去策劃綁架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的立場大家都很清楚,這個綁架組織最後發出聲明,介於中國政府採取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政策,他們會考慮釋放這些人質,現在許多中國政府澄清的就是,他們這些人為什麼為佔領軍工作?其實這也很冤枉,他們並沒有為佔領軍工作,他們想謀職,到了巴格達,最後沒找到工作。在這之前他們在為一家伊拉克人辦的一個重建的服裝廠(服裝廠被美軍炸毀掉的)做工作,所以説他們為美軍工作,是他們的合作者確實是冤枉的。

  主持人:現在當然所有人最關心的是這8名中國同胞的安全。從目前他們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來看,比如他們提出的一些要求來看,是否能夠説這些被挾持的中國公民獲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于大波:目前可以這麼認為,他們獲釋的可能性大於他們被殺害的可能性。因為他要殺害人質,他沒有政治理由,而且他現在其實已經放了一個活口,只要澄清這幾個人的身份?説明為什麼為美軍工作?當然這是他們的認為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做了解釋以後,就把他釋放掉了。這些要求按理説並不是不可企及的,並不是滿天要價,這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他們想要殺害這些人質的話,要求他可以提得更難達到。而且他如果想繼續扣押人質的話,他必須也得有一個政治籌碼,從中國得到什麼東西。中國既沒有支持伊拉克戰爭,又沒有向伊拉克派兵,沒有任何政治籌碼。

  宋曉軍:在這之前,摩蘇爾釋放的主教把綁架的經歷説了,他説綁架者第一沒有虐待他,第二也沒有要贖金,他不到24小時就釋放了,他説我們基督教徒都認為美軍是佔領軍,就表了一個態就釋放了。

  主持人:這個問題我們暫時先討論到這兒。在伊拉克的亂局當中,有8名中國同胞的命運現在在牽動著無數中國人的心,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獲悉8名中國同胞在伊拉克被劫持的消息以後,極為關心,當即指示我國外交部和我駐伊拉克使館等方面迅速採取有利的措施,全力解救被挾持的人員。

  不僅僅是伊拉克,在過去的一年中,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中國同胞的命運都曾經引起我們的關注。

  原來我們似乎有這樣一種説法,中國人是在海外最安全的外國人。但是這一年似乎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從伊拉克的綁架事件到巴基斯坦再到阿富汗。為什麼?似乎是在突然之間,中國人會屢屢成為被襲擊的目標?

  于大波:這確實是過去沒有遇到的問題。我覺得是大環境首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政治環境進一步地寬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海外去,遍佈世界各地,造成的後果就是遭遇不測的機遇,實際上是提高了。另外一個大環境是現在國際的安全局勢並不是很樂觀的。可以説越來越糟糕,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以後,恐怖主義的活動更加猖獗,人們的不滿更加超過了過去。

  主持人:而且這個恐怖事件是在很多地方蔓延。

  于大波:過去一些傳統的安全地區現在已經變得不安全了,像歐洲、美國,美國安全嗎?趙燁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你説法國安全嗎?歐洲一些地方安全嗎?但實際上很多中國人在那兒被搶劫,很多旅遊者到了那兒以後,光天化日被搶劫。另外一個大環境竟是整個的國際大環境。

  主持人:宋先生怎麼看?

  宋曉軍:主要是中國多餘的勞動力和資本出去之後,在當地的謀生、發展可能還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概率增大的原因。第二由於全球化的東西過分地宣揚得太美好,使得有一些人盲目地採用DNY的方式,比説像8名的福建民工,據説都沒有得到簽證,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自己去走。

  主持人:接下來的一個問題,不管是因為我們自身發展的原因還是整個國際環境的安全形式比較惡化的原因,目前我們這麼多在海外的華人,他們應該怎麼樣保護自己?怎麼樣自我保護?

  于大波:現在有國家做後盾,政府加大了保護力度,這方面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現在要説的是作為個人,我們要做一些什麼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首先我們不要盲目地到某些國家去,不要相信一些非法的仲介,不要通過非法的渠道到某一個國家,像這8名被綁架調的中國人質一樣。這樣去是一個很冒險的行為,而且不要有幻想,到了國外以後天上會掉餡餅,到處都有掙錢的機會。比如説到了伊拉克,其實這8個人知道伊拉克是不安全的,去年被綁架了7個人不一樣,那7個人不知道伊拉克在打仗,這次是知道了,他們家人反對去伊拉克,但是他們認為雖然危險,但是有錢賺,但實際上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伊拉克很動亂,老百姓自己肚子都填不飽,工作都沒機會,失業率高達50%以上,怎麼會有他們掙錢的機會呢?另外除了伊拉克以外,我們談一些其他的,在其他的國家,中國人遭遇搶劫,還有個人行為有關係的。比如説中國人比較喜歡入戶,喜歡帶大量的現金,我在南非的時候,就問過當地的黑人,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就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就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手頭有大筆的現金,他花錢很大手,在賭場也可以大筆大筆的錢。

  另外還有一個自我保護意識,到了以後遇到打劫、敲詐,中國人信奉的是破錢消災,通過這種方式求得平安。

  主持人:還有什麼方式呢?

  于大波:對國外的法律起碼要了解,要據理力爭,不能慫恿那些對你敲詐、勒索,當然不是説用生命的代價去換取了。比如説在一些國家警察可以光天化日之下去敲詐、勒索一個中國人,在南非一個國際機場,警察就光天化日之下去敲詐、勒索中國人,中國人有時候為了忍氣吞聲就給他錢。

  主持人:要更多地去了解國外的法律。我們知道在去4月份的時候,我們為了解救當時的7名人質,我們救助於當地的穆斯林長老會,這次的情況我們仍然去救助那些長老會,他們還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嗎?

  宋曉軍:我覺得會。因為穆斯林長老會主要是當地的穆斯林的一些學者,他們很有威望,從道德和民俗的角度來看,在薩達姆政權徹底被碾碎之後,他們有一個新的秩序體系建立起來之前,這些人起到的作用會是相對比較大的。所以説從上次的經驗看,這次的事件其是有樂觀前景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專家的分析。正像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所説的那樣,中國人民對伊拉克人民一直是懷有友好的感情,一向同情和支持伊拉克人民。中國政府在處理伊拉克問題的時候,也始終是著眼于維護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在這裡我們希望伊拉克能夠早日的結束混亂,伊拉克的老百姓可以過上安全、幸福的生活,但我們更希望被綁架的8個普通中國公民能夠儘早地平安獲釋,另外所有的在海外的中國人也都能平安工作、生活。

  再次感謝兩位嘉賓,也感謝觀眾收看我們這期《國際觀察》,再見。

  →→點擊進入《國際觀察》主頁

  →→進入專題: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

責編:常穎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