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沙特吉達美領館遭襲(12月6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7日 09:39)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主持人張郇:各位觀眾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沙特當地時間,今天中午大約11點,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下午4點,在沙特的紅海海濱城市,吉達市有數名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在美國駐吉達領事館門前,引爆炸彈,隨後闖入領事館,與保衛領館的保安發生交火。據《路透社》消息説,武裝分子殺死了4名衛兵,並將18名當地僱員劫持為人質。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最新的有關畫面,到目前為止只有這一段畫面是最新的,因為在吉達市電視媒體常駐的記者幾乎是沒有,這是當地電視臺的一端畫面。雖然這個畫面看上去不是專業的記者拍的,但是可以看到現場的情況氣氛非常緊張,所有的警車。據報道,沙特的警察和國民衛隊已經封鎖了整個美國領館所在的區域,隨後進入領館區,也跟武裝分子發生了交火。最新的報道是沙特內政部説,到目前為止的交戰中有7名沙特人被打死,這7名不包括襲擊者,襲擊者方面據説是有三人被擊斃。到目前為止這件事情還沒有完全宣佈結束,也就是説到目前為止,這裡面的人質是不是安全,包括整個的使館區的情況是不是已經得處在沙特政府安全部隊的控制之下,現在都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是沙特內政部已經宣佈在領館的美國人沒有上網。到目前為止,我們掌握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

  今天因為這件事情發生在北京時間下午4點,我們臨時改變了原來的節目安排,來討論這件事。來到演播室的這兩位,一位《環球》雜誌的總編馬曉霖先生,還有特約新聞觀察員宋曉軍。沙特又出事了,但是發生這樣的事,人們很自然的第一個問題會問,是誰幹的?

  《環球》雜誌總編輯馬曉霖:按過去發生類似這樣襲擊的規律來看,基本上是基地組織的外圍組織。

  主持人:美國的官員今天在華盛頓接受採訪,這事在沙特發生的,他也説是基地組織。

  馬曉霖:咱不管他的政治背景,但是這些具體的執政者肯定是沙特人。因為沙特大家都知道整個管理比較嚴格,外國人不是可以隨便走動的,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對敏感的目標發動襲擊,而且已經處在他們的嚴密保護之下,而且能夠成功,我想首先肯定是沙特人,不太容易當地的安全部隊的注意。

  主持人:實際上大家都很關心的是他到底跟基地組織,或者説其他的什麼極端組織,到底有一些什麼關係。是不是我們可以從他這種襲擊的方式上,能夠跟以前的襲擊進行一種對比,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宋曉軍:對,今天實際上最早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沙特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就是説……

  主持人:我稍微打斷一下,這是吉達的市區圖,美國領事管處於海濱區的裏側,因為我們知道吉達是一個很漂亮的城市,紅海城市,被稱為“紅海的新娘”,現在這個“紅海的新娘”也是滿身血跡。

  宋曉軍:官員説判斷是基地組織,他認為根據情報顯示,基地組織正在推選新的領導人,新的領導人在登基之前要製造一些事件,當然更多的是從手段上説,就是安德里斯大街實際上是非常繁忙的,車流量非常大。旁邊也有吉達市的沙特的政府也在那兒,不允許停車,一秒鐘都不允許停,而且也有最低的限速,必須得快速比較快開過去。當然有一種説法是汽車炸彈,但是沙特的阿拉伯新聞的主編接受BBC採訪的時候,他説的是手榴彈,也可能是手榴彈先把汽車炸開。他們認為是從對面的一條街叫巴勒斯坦大街衝出來的,因為這條街車開得很快不能停,一停可能警衛就會打他。但是是從對面一條街衝過來,仍的手榴彈,可能把汽車連同門衛一塊兒爆死了,然後很巧妙的衝破了沙特人站崗的防線,然後又把墻進行了爆破,然後再進到美國領館。

  主持人:現在實際上關於這件事情的細節,消息來源很多,有的報紙這樣説,有的電臺這麼説,但是有一個比較統一的事實就是有一幫人進攻了領事館,而且是打進去了。

  馬曉霖:這個肯定是經過精心策劃的,而且成功率很較,他已經不斷衝過封鎖區,而且成功的打進了領館。一般的分析,基地組織肯定是謀劃這種大行動。

  主持人:而且扣留了十幾名人質。

  馬曉霖:對。

  主持人:實際上他扣人質的目的是什麼?

  馬曉霖:扣人質的目的,我想無非還是達到政治目的。

  主持人:但是他沒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馬曉霖:現在可能他還沒有來得及提政治要求的時候,就是已經是等於説是被沙特的武裝部隊給攻武了。咱們反過來推,今年5月1號,今年的5月29號,幾次綁架西方美國人質,都是開始考慮政治目的。特別是在5月份基地組織在沙特的分支,領導機構的領導人,莫克林被打死之後,基地就已經放出風,説要進行報復。後來英國的情報機構一再警告説,基地在沙特正在策劃大的行動。

  主持人:如果説他們要提出政治要求的話,他們是不是相扣了美國人以後再提出來,現在顯然美國人確實沒有粘到邊。據我了解,這個領館是一個非常大的院子,就是説你從門口進去都是當地的僱員,你要進幾道崗……

  馬曉霖:我覺得他並不是説一定要抓到美國人,他最關鍵的一點第一,就是他襲擊的美國目標,因為領館在這兒,也算是美國領土。而且我分析,他如果是作為當地的沙特人,他執行這個行動的話,他經過實地偵察,縝密的了解情況,他不一定知道。或者他知道這裡面可能沒有幾個美國人,而且因為美國撤走了一部分外交官和家屬。在外圍工作的都是本地僱員,不管怎麼説,他把他們跟美國人劃為一類了。

  主持人:實際上在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沙特有可能發生恐怖襲擊的警告,美國也好,西方國家也好一直在提出來,但是似乎我們現在雖然畫面上看到沙特的安全部隊嚴陣以待,但是似乎在事先他們為什麼沒有防範這些東西?

  馬曉霖:如果他真是基地的外圍主義,他有豐富的襲擊使館,襲擊領館這種非軍事目標的經驗。另外沙特本身來講,國土非常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面積,邊境線有很長,情況非常複雜。而且他本國的人口又非常少,安全力量還是有限的,再一個就是你在明處,他在暗處,他處心積慮的要襲擊某一個目標的話,肯定是百病難免一疏的。

  宋曉軍:而且從時間上看,當地的記者給《路透社》的記者打電話説,在場的人,爆炸發生半個小時之後,才聽見了槍聲,也就是説這些人衝進去之後,在裏面有半個小時。

  主持人:有一個堵墻擋住路了,或者是一山門炸開了。

  宋曉軍:這個爆炸發聲之後,半個小時才有槍聲,200個警察還有國民衛隊才衝進去,這個時間有半個小時,時間半個小時很可能扣留了18個人。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沙特的特種部隊的反映還不夠快?

  宋曉軍:對。

  馬曉霖:我倒不同意,我覺得半個小時沒有交火。也可能這種情況,爆炸以後安全部隊圍過去了,但雙方不是説圍過去馬上就開始進攻,而且恐怕要叫他釋放人質,一旦發現他的要求被拒絕以後,那麼沙特發動強攻。

  主持人:但是我覺得他扣留人質實際上是在整個交火也好,或者説他們準備逃竄也好,在過程當中對自己的一個保護。因為從我們看到最新的消息,他被劫持的人質,大部分人蘇丹人跟印度人,我們知道沙特外籍的勞工非常多。這些人實際上應該説從政治要求上講起來,這些人不稱其為籌碼的。

  馬曉霖:我剛才講,他關鍵的一點他在於襲擊領館,領館是目標。至於你説刻到裏面的是誰,並不重要,沙特人也好,美國人按他們來講更好,更有分量。

  主持人:我相信下步就要提出政治目標了。

  馬曉霖:對,他就是説我覺他要扣留人,我覺得他們都是在為美國工作的,當然美國使館,美國也好,政府也好,肯定要有義務滿足他們的條件來解救他們。只不過行動解決得比較快,或者説他們有一定的政治要求,但是現在還沒有披露。

  主持人:現在這個事情發生到現在已經發生了5個多小時了,我們確實是希望最終這件事情能夠在最小傷亡的情況下能夠儘早解決的消息早日到來。

  主持人:我們知道從去年的5月份開始,輿論界説沙特有一股恐怖襲擊潮,就是恐怖襲擊的事件接連發生,因為去年比較大的一起是在達克蘭,是對外國人居住的高級住宅區一個襲擊,但是至此之後一直有。但是今年5月份之後比較少,9月份有一起。馬先生我想您是不是能夠介紹一下沙特政府在打擊恐怖活動的舉措上,或者説立場上,最新有什麼進展?

  馬曉霖:最新實際上就是説沙特政府自從發生一年半以來,連續的恐怖襲擊,沙特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國內多年的安定局面被破壞了。包括國際形象也受到了一個影響,包括來自美國西方式的極大的壓力,所以他採取的全是鐵腕手段,鎮壓這些恐怖襲擊。包括加強出入境管理,加強巡邏,甚至有可能從法國引進費用級高的邊界這種監控電子系統。另外,增派警力及加強對敏感設施,特別像外國使館、領館、文化中心這些地方加強保衛。另外就是説反復搜查恐怖嫌疑人分子。

  主持人:但是顯然不能説這些措施取得很好的成效?

  宋曉軍:對,最近的一件事情,美國有一本雜誌叫《封面》雜誌,它有一篇主打文章,我們應該關注我們的盟國“沙特阿拉伯”,主要是費盧傑之戰打響之前,11月6日我們記得就是有20多位沙特阿拉伯的長老,寫了一封信。

  主持人:寫給誰?

  宋曉軍:他公開了網站上的公開信。叫致回避聖戰人民的公開信,這封公開信在11月30號被埃及的中東研究所把它部分翻譯出來放在網上。其中就是説到了很多,當我們這些人跟我們的妻兒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費盧傑我們的兄弟在受難,你們應該參加聖戰。除了這個以外,美國的媒體在一年多來,就是伊拉克戰爭以來多次職責沙特政府,約束這些人不利,就是約束宗教極端勢力不利。那麼還有很多,實際上信息在費盧傑參加聖戰的還有很多沙特青年,比如説一個青年教師,他就在俘虜節,最後被打死了,打死之前,英國《衛報》也採訪過他,他説我就是為了我的信仰啊。

  主持人:當然我們顯然還不能把現在這些襲擊事件,直接地跟費盧傑的一些事件聯絡起來。但是不管怎麼説,可以不可以這麼説,沙特的一些極端的武裝或者説恐怖組織,應該説跟現在國際社會上發生一些事情都是有關聯的。

  馬曉霖:為什麼沙特政府採取那麼多的手段來打,搜捕恐怖分子,還是不能取得效果。我想這些恐怖分子,他在沙特有一定社會基礎,他可能有他的保護網,因為什麼?咱們就是説無論説費盧傑也好,伊拉克其他地區也好,沙特也好,咱們給它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美國跟阿拉伯的關係,保證像基地組織幾次宣稱説為什麼要襲擊美國目標,從小來説,他是極端的不滿美國作為外國軍隊在沙特阿拉伯的土地上,建立他們的軍事基地,派車他們的部隊,這是他們的民族尊嚴,他們絕對不能接受。從大的方面來講,當然也提出來一個聖戰,要把翼教徒的軍隊,要趕出伊斯蘭國家的土地。要從歷史的宗教來講的話,更多的是阿拉伯人對美國長期的中東政策是非常不滿的,別的方面他長期可能偏袒支持以色列,使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與敘利亞爭端領土問題得不到公正,全面解決,他們認為美國是背後的根源。他本來就是沙特人,他不是説活不下去了,他才去做恐怖分子,他確實是為了民族情感,或者是宗教的信仰,他説得很清楚。

  主持人:就是一種極端的理念。

  馬曉霖:對,他打美國就是因為對美國中東政策不滿,他説得很清楚。另外就是説要從整個,如果説基地組織是這一系列活動背後主謀話,至少前面的活動都是他幹的,從他的戰略來講。

  主持人:前面的活動也沒有最終查出來,説是這個人跟本拉登有什麼關係?

  馬曉霖:前面都是叫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是莫克林領導的。基地組織也一個戰略,他現在沒有力量來對付這麼強大的美國,他就在美國的盟國鏈條上找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來下手。從長遠來講重創美國這種戰略聯盟。他選這個目標就是沙特。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這樣説,這件事情跟基地組織一直威脅的就是要對美國的目標,要對西方的目標進行重大的襲擊是有關聯的?

  宋曉軍:對,應該説基地組織和訊尼派這種極端,宗教勢力應該説是一體的。無非就是他的組織形式,還有一種就是意志形態,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還有很多在沙特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國家。美國《衛報》有一篇評論就是説,沙特製作了苦果自己就吞下去了。

  主持人:這是英國人説的。

  宋曉軍:對,英國人説的。原來他19世紀就開始了,當時把什葉派和庫爾德的清真寺都給草平了,他們確實比較極端,追求也比較純潔。這幾年最近10年來,他們確實賺了大量的石油美元,你比如説舉了一些例子,他們在全球建了6千多所學校,傳達他們這樣一種宗教理念。包括還控制了95%的阿拉伯語的媒體,同時在美國的清真寺有80%是他們投資建設的。那麼有錢有這樣一種理念傳播,當然我們不能排出有一些人,通過這種理念傳播,有一部分年輕人産生的極端的。比方説這次費盧傑,有大量的沙特青年,而且是有錢的青年去到不費盧傑參加生聖戰。他們除了念《古蘭經》,其他的時間就是談論我們怎麼殉難,殉難之後怎麼幸福。所以説這樣一種社會背景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東西,同時這些錢財又恰恰是英美石油公司投資在沙特阿拉伯賺來的錢,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主持人:總結你剛才説的這一段話,就是在沙特要打擊這些極端的實力,確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因為很長期的歷史的形成一些現狀,你不能用一個命令來解決。

  馬曉霖:包括來自民間的,對美國的中東政策,特別是霸權政策的不滿,對欺淩阿拉伯國家這種不滿,包括對政府本身不滿。

  主持人:而且我們覺得吉達這個地方的選擇我覺得也是有點意思,他實際上到麥加到麥地那的惟一一個中轉站。他也帶了一點宗教的色彩。

  馬曉霖:主要這個地方是師資化的城市,應該説除了首都利雅得之外,這是它的第二個成大城市,也是最發達城市,只有這個地方美國可以建鄰國。

  主持人:我這裡有兩條最新的消息,據沙特內政部發表的一份聲明説,沙特安全部隊已經控制了發生襲擊的美國駐捷達領導管。另外還有一個專家表示,這次襲擊事件表明,基地組織正在重新締結,有可能這是一系列血腥事件的開始,我希望他這個話不要兌現。最後一點時間,我們想有兩個問題。一個就是説我想馬先生介紹一下,對件事情對沙特未來的反恐會産生什麼影響?

  馬曉霖:這件事情只能説迫使沙特政府採取更嚴厲的手段來繼續打擊恐怖主義,剛才講的基地組織他除了目標鎖定美國之外,他還要想製造動亂,推翻沙特政府。因為縣政府是一個與宗教與美國政府相背道而馳的。

  主持人:但是美國人還是對沙特的反恐力度也不滿意?

  馬曉霖:但是就是説美國,現在沙特政府一方面面臨美國要反恐這種巨大壓力,但是另外國內民間對美國這種情緒也是非常高漲的。所以就是説沙特政府確實也很為難。

  宋曉軍:沙特好像是在明年1月份還有一個反恐大會還是要召開。他也做很多這方面的努力,但是長期這樣一個社會結構,和它這樣一種社會宗教形態,可能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件事情,會對世界經濟會産生什麼影響?

  宋曉軍:當然是石油,石油原來最高的接近60美元,前一段一直回落。回落到40多美元,現在這種事情一發生,最大的石油生産國一發生,很快只有石油期貨馬上就下降了。

  主持人:今天由於時間關係,大家看明天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好,感謝兩位今天參與我們的討論,不管怎麼説沙特這個地方,應該説處於一種多事的季節,我們也會繼續的關注那裏事態的發展,好的謝謝。

責編:常穎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