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背景資料:巴以和談進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1日 12:39)

  專題:阿拉法特病逝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1991年10月,中東和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這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試圖解決雙方長達40多年衝突的首次會議。會議確立了“以土地換和平”的基本原則,構築了中東和談的雙邊會談和多邊會談基本框架。

  巴以和談是阿以雙邊會談的關鍵。1993年1月,以色列解除禁止與巴解組織接觸的禁令後,開始與巴解組織進行單獨和直接的秘密談判。經挪威政府的調解,巴以官員在極度保密的狀態下先後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進行了14輪談判,達成了一項旨在實現永久和平的框架性協議。同年9月,巴以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則宣言》,允許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傑裏科地區先行自治,巴最終地位的談判在1999年5月4日前解決。

  1994年5月4日,巴以在開羅正式簽署實施《原則宣言》的最後協議。根據協議,以完成了從加沙和傑裏科的撤軍。5月中旬,巴解接管加沙和傑裏科,結束了以對這兩地長達27年的軍事佔領。1995年9月,巴以簽署塔巴協議,以軍先後撤出約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交由巴方管理。巴自治範圍由加沙地帶和傑裏科鎮擴大到約旦河西岸90%以上的領土。

  1996年5月,巴以開始就巴勒斯坦最終地位問題進行最後階段談判。但由於內塔尼亞胡當選以色列總理後,一改“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提出了“以安全換和平”,巴以最後階段談判停滯。此後,儘管在多方壓力下,巴以先後在巴勒斯坦和美國簽署了《希伯倫協議》和《懷伊協議》,但終因各種原因,協議並未能得到執行。

  巴拉克1999年5月當選以色列總理後,為落實《懷伊協議》,巴以簽署了《沙姆沙伊赫備忘錄》,雙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開始巴勒斯坦最終地位談判,並於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問題達成框架協議,2000年9月13日前達成最終協議。由於以方蓄意拖延,協議條款沒有得到認真執行。2000年7月,在美國政府的斡旋下,巴以美三方首腦在美國戴維營舉行峰會,但會談也沒能取得積極進展。

  2000年9月底,以色列強硬派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事件引發了巴以間一場曠日持久的流血衝突。特別是沙龍2001年3月上臺後堅持推行強硬政策,致使巴以關係更加惡化。

  為了恢復巴以和談進程,國際社會一直進行積極的斡旋,先後提出了包括埃約和平方案、米切爾報告、特尼特停火計劃和阿拉伯和平倡議等一系列和平方案,但均遭沙龍政府拒絕。

  2003年4月30日,聯合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中東問題四方正式公佈了實現巴以和平的中東“路線圖”計劃。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約旦紅海港口城市亞喀巴舉行峰會,宣佈 “路線圖”計劃正式啟動。但因以色列堅持其強硬政策,巴以衝突再起,“路線圖”計劃被擱淺至今。(記者 王龍琴)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