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關注美國總統大選(11月3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5日 15:08)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一次又一次的較量,一次又一次的展示,針鋒相對,尋找對手的弱點,精心措詞爭取選民的支持,誰將最後入主白宮,關注美國總統大選。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主持人(水均益):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國際觀察》節目。11月2號是美國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日,從美國東部時間早上6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昨天晚上7點一直在現在,投票和計票一直在緊張而艱難地進行著。截止到此時此刻現任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布什在28個州獲勝,共贏得了254張選舉人票,而民主黨候選人參議院克裏在1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獲勝,並獲得了252張選舉人票。無論是布什還是克裏,誰都沒有得到當選美國總統所必需的270張選舉人票。那麼兩人角逐的最後焦點現在集中在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俄亥俄州,布什和克裏誰能夠拿下俄亥俄州,誰就能夠贏得大選。我們今天的節目將為您盤點這一次美國大選投票日的情況,首先還是讓我們來連線本台駐美國華盛頓和紐約的兩位記者。徐建、屈小平你們二位好。

  徐建(中央電視臺駐美國記者):水均益你好。

  主持人:我們先從徐建開始,現在應該是美國時間的13號早晨8點半了,經過一天一夜的激烈角逐,我想問您一下,你身後所在的白宮裏的主人,現在在幹什麼?

  徐建:布什其實跟我們都一樣,或者跟我一樣,跟很多記者都一樣,一個晚上沒有睡覺,他現在一直在關注這個,因為現在選情是非常激烈的,布什的心情其實是非常緊張的。

  主持人:那麼據你所了解,布什今天有什麼樣的活動?計劃當中的活動嗎?

  徐建:如果他獲勝了以後,他會在今天的下午舉行一個獲勝的講演,這是他的計劃。

  主持人:現在這個計劃看樣子還懸而未決,我想問再一下徐建,你了解的你所在地方的老百姓、媒體怎麼看這一次大選?現在這樣一種結局,懸而未決這樣的結局?

  徐建:因為大家對懸而未決也有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前面大家已經説過,競爭會非常非常激烈,而且我覺得現在大家都在關注的是現在選情是跌宕起伏,一會兒覺得克裏可能會贏了,一會兒覺得布什領先了,所以變數非常大,所以大家還是懷著一種非常有興趣的心情在看,到底最後路死誰手。

  主持人:徐建,你們經過了一天一夜,很多記者包括你也在內,已經一夜沒有合眼了,那麼大家現在在等什麼呢?是結果還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馬上有新的突破還是有其他的一種可期待的呢?

  徐建:因為現在是這樣,現在實際上統計出來的票應該是對布什有利的,那麼現在大家在等待什麼呢,就是一個比較官方的最後出票,但是現在問題主要是卡在俄亥俄州的20票,因為俄亥俄州正常的投票已經都統計完了,99%已經統計完了,但是俄亥俄州有一個情況,就是還有十七萬五千張臨時選票,那麼臨時選票有海外寄過來的,有海外駐軍的,還有一些當時登記的時候有一點問題,他先拿臨時選票投票的,這個臨時選票10天以後才要計票,在第11天才能把票統計出來,因為俄亥俄州差距非常小,所以臨時選票也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最後官方的結果有可能會在11天以後出現,現在實際上形式來講、理論上講克裏還有希望,但是大勢來講對布什還是比較有利的。

  主持人:徐建也感謝你報道,也希望你能夠抓緊時間稍微休息一下,我們現在來連線我們在紐約的記者屈小平。屈小平你好。

  屈小平(中央電視臺駐聯合國記者):你好水均益。

  主持人:是不是也是一夜沒有合眼啊?

  屈小平:對,我剛剛進入演播室的時候,我跟我們的同事説,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夜晚。

  主持人:我想可能對大多數美國人,包括你所在的紐約當地的居民也是這樣,他們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有沒有和剛才徐建所反映的華盛頓地區有所不同呢?

  屈小平:紐約的情況也是比較複雜,因為在淩晨2、3點的時候,仍然有許多選民在各大電視網、對計票進展結果報道的現場觀看大屏幕,並且發出各種支持或者呼聲,來表達他們對各自支持者的心意。由於在俄亥俄州和愛爾瓦州、新墨西哥州計票結果都沒有出來,加上由於布什和克裏都沒有達到美國的選舉要求達到270票的情況,俄亥俄州21張選舉人票就顯得格外重要,成為決定這次總統大選勝負的重重之種。因此,在俄亥俄州的計票在淩晨10分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布什一方認為布什的總票數中是得到了51%的票數,但是克裏一方發表聲明説,有25萬張的臨時選票還需要進行計票,愛德華資在淩晨2點半的時候發表了一個電視講話,對支持者説每一張選平都必須要經過計算,那麼2號晚上開始的計票和人們事先預料的基本上是一樣的,民主黨在東北部地區和西部的沿海地區取得了勝利,並且取得了三個關鍵州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州。

  主持人:但是現在在很多情況下,還是像很多媒體所説的,集中點還是在俄亥俄,請允許屈小平我更正一個剛才你的口誤,俄亥俄州應該是20個選舉人票。好,屈小平非常感謝您在紐約的報道,也希望您能夠抓緊時間休息一會兒。我們現在利用一個很短的小片子,來盤點一下這一天的選舉大致的情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2004年11月2號,全美大部分地區天氣不錯,有專家説天氣對投票率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天氣好選民會更加願意前往投票站,要是遇到下雨或者其他壞天氣,則會使投票率直線下降。在很多投票現場,除了前來投票的選民,還可以看到不少肩負著監督職責的律師,律師成堆是今年總統大選投票的一個特色。兩黨競選陣營的志願者、計算機高手也出現在現場,準備隨時解決一些突然出現的問題。當地時間11月2號早上8點半左右,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布什和他的夫人來到德克薩斯,投下了他們自己的選票,此後民主黨候選人克裏在波士頓參加了投票。值得注意的是,兩位候選人都在大選的前夕光顧了選情不定的俄亥俄州。直到美國東部時間11月3號上午8點,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晚上8點,選舉結果仍然沒有揭曉。

  主持人:首先歡迎演播室二位,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鋒教授,新聞觀察員張郇。從張先生開始,俄亥俄正如之前很多媒體所預料到的那樣,肯定是重中之重,關鍵的關鍵,現在説總統大選,懸而未決也就是説懸在俄亥俄上,能不能給我們分析介紹一下,懸到底懸在什麼地方?

  張郇(新聞觀察員):實際上剛才兩位記者在報道當中都已經説到了俄亥俄州現在的情況,因為現在一個254,一個是252,剩下來三個州,這三個州當中只有拿下俄亥俄他們才能到270,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算術,另外兩個州都拿下來也到不了270。

  主持人:因為一個州是5票,一個州是7票,加起來12票,加在他們兩人任何一個身上,都過不了270張。

  張郇:所以説在選舉之前,大家在預測幾個州6個州、8個州或者3個州,關鍵州主要是指他們搖擺,但是經過這一天由於許多的關鍵州已經明朗了,包括佛羅裏達,這次布什贏得相對比較輕鬆,還是超出比較多的,而且還有很多的一些原來大家覺得到最終怎麼樣拿不準的,民調沒有確切數字的,現在都清楚了,那麼剩下來實際上這是一個算數的問題了,到最後落到俄亥俄州就是因為它有20張,現在他們各自選舉人的得票數為什麼俄亥俄成為關鍵,就是因為俄亥俄有20張。

  主持人:現在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一個結果?

  張郇:看不到結果剛才也説到了就是關於臨時選票的問題,臨時選票有25萬張,民主黨説有25萬張臨時選票,剛才説到有海外的選票,還有一些選票就是説有一些選民並沒有事先去進行選民登記,但是按美國的法律在選舉日任何一個美國人,只要有一絲的證據説明他有權選舉,比方説我是美國公民,我滿了18歲,他就有權在那裏拿一張臨時選票,在當場投票。這種票現在你沒有辦法把它統計到現在所有的票數統計當中去,因為他的身份沒有經過最後的認證,這個認證實際上原來是應該在事先認證的,由於這種臨時選票,就要變成事後認證,民主黨是有25萬張,現在布什跟克裏在俄亥俄州的差距據報道是16萬張,16萬張從理論上講起來如果25張克裏全拿回來,當然他會勝出,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從總體上講起來。

  主持人:或者從理論上來講可能性極小。

  張郇:這個概率太小了,如果這25張實際上我們要算,如果克裏要追上布什要拿到將近20萬張,因為他先要把前面的16萬張補平,剩下來的票他還要比布什拿得多,他才能過去,應該説因為俄亥俄州總共的選民是540萬人,選到現在剩下來的這幾個,他這裡面的差距百分點,雙方百分點不會有大的差別,他可能會53、54比47、46,但是我想不可能會發生80%對20%的變化。

  主持人:我們現在繼續算術題,到朱教授,我們也注意到朱教授今天很快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在您的專欄上,題目叫“美國選舉全世界都在看”,這裡邊我注意到有三個副標題,其中一個和我們現在談的話題有關,這個標題提到是克裏不願意認輸,還是程序公正的原則應該進行到底,您怎麼解釋這樣一個標題?

  朱鋒(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我覺得今天通過電視目睹整個選舉日的選舉情況,我相信因為無論是民主黨候選人克裏,還是共和黨候選人布什,我想今年2004年大選中,都需要能夠達到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這次選舉似乎無懈可擊,所謂無懈可擊就是不要有什麼遺憾,不要有什麼技術性的環節,通過選民人認為比如説,再像2004由美國最高法院臨門一腳把布什踢進白宮這樣一種做法來結束大選,今天毫無疑問,選票選到非常關鍵的時候,愛德華茲就是克裏的搭檔,明確表示他和克裏進行民主黨競選總部,發誓要點清楚每一張選票,這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現在説我雖然在……

  主持人:應該説是合法的,按照美國法律是合乎程序的。

  朱鋒:對,因為剛才張郇也介紹這些臨時選票、海外選票,根據2002美國聯邦選舉改革法,他們確實需要一定時間的甄別、確認,然後再清點,所以現在這部分我們説臨時選票數額很龐大,理論上存在著克裏跟愛德華茲翻拍的可能性,但至少我覺得他們現在要求壓後宣佈俄亥俄州選票清點的結果,確實是一方面要實現剛才我説到的沒有抱憾的選舉結果,另外一方面也在充分利用選舉法以及聯邦選舉程序所給他們應有的權利。

  張郇:現在據報道是民主黨這一方已經派出了10個人組成的,政治家跟律師組成的一個小組,前往俄亥俄州,當然他們會進行一些法律或者説政治程序上的一些問題。

  主持人: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包括我們在今天早些時間的報道,根據俄亥俄州的規定,要點清這20多萬張票,起碼至少需要11天時間,我們説一個比較現實的期限的話,你們二位感覺得需要多少天?或者能不能這麼問,是不是按現在形式來講,這次總統大選到底鹿死誰手或者誰是贏家,一定要等到俄亥俄的票全清了才行?

  朱鋒:不一定,因為很顯然有若干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就像剛才張郇説,克裏競選總部已經派人去俄亥俄具體去了解情況了,如果了解情況的結果是他們認為他們無法在尚未清點的那些民事選票中獲得80%的絕對優勢,再點下去還有意思嗎。第二種可能性我覺得包括在點票的過程當中,不用等25萬張選票完全點清楚,點的過程中已經點了一半,其實結果已經都很明確了,這時候宣佈選舉結果無非是一個兩黨候選人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最後得出一個彼此都認為公平的結果,我個人認為11天可能是一個最長的期限。

  主持人:我們還是先去一下廣告,回來之後我們馬上再來盤點一下,這次大選有一些什麼樣的特點,我們稍微休息一下馬上回來。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節目。我們剛才談到我們接下來需要討論一下,我想請朱教授給我們概要的盤點一下,這次大選特點主要是什麼?

  朱鋒:我覺得應該説特點非常明確,首先就是投票前的預測可以説高度準確,這種準確在於説一般的民意測驗在選舉日到來之前,都認為他們差兩個百分點,現在來看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入,當然在總得票數上兩人可能現在差300萬張,就是3個百分點,至少就是兩個百分點左右,然後我們看第二個選前的估計和現在選舉的結果基本吻合的方面,就在於彼此的鐵票、彼此的票倉、彼此基本的勢力範圍可以説沒有什麼太大變化,整個選舉的眼睛可以説按基本彼此的構想再發展,惟一的缺漏就是俄亥俄州鹿死誰手,這個最大的懸念事實上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主持人:張郇你覺得現在看到的現實和前期的預測有不同的地方嗎?有出人意料的地方嗎?

  張郇:沒有太大出人意料的地方,據美國的媒體報道,新罕布什爾州被克裏拿下是原來大家沒有預計到的。

  主持人:還有一個新澤西?

  張郇:沒有,主要是講這個,這個是劃在共和黨的,但是只有4張選舉人票,不是什麼無傷大雅,不會影響大局。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報道中提到,布什在佛落李達的勝利是所有原來的民意調查沒有預料到的,因為原來預料到他會勢均力敵,現在顯然優勢是比較明顯的,我想可能也是歸功於布什的陣營對佛羅裏達特別重視,當然他的弟弟是州長,可能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除了這兩點之外,其他的從報道上看沒有特別大的變數。另外一方面提到的就是總的投票率,原來估計會比以往幾屆都高,確實這次也高了,現在據估計是一億兩千萬人參加了投票,實際上2000年那次是一億零五百萬。

  主持人:多了1500萬人,這算高嗎?多了嗎?

  張郇:超過10%了,應該説是一個比較大的、比較高的一個增長,這個可能是跟大選當中一些問題的焦灼或者美國民眾對這些問題希望表達意見,或者説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都有關係。

  朱鋒: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這次大選空前激烈,美國社會尖銳的兩極化,政黨社會動員確實比以往更加深入和強烈,但是我個人認為,今年的投票率可能在美國的合法選民佔到60%左右,有可能是自1962年以來,美國大概32年的總統選舉歷史上最高的一次投票率,但是從選前大家所做的這種廣告、做的一系列選舉的造勢來看,其實今年新增的投票人數,並沒有達到克裏包括布什他們原先應有的期待。

  主持人:這點可能也和事先的媒體包括這兩個競選班子預計多少有一點出入,克裏不斷的寄希望説更多的選民投票,可能對他有利,現在看上去好像並不是十分明顯。

  張郇:據統計,克裏以往人家估計他在黑人、一些工人當中支持率比較多,但是現在看來他跟戈爾的得票率是持平的,就是2000年投票率持平,另外有十分之一的選民是第一次參加總統選舉,就是十分之一的,投票率多就多在新的選民上面,而且布什還是白人加上年薪在十萬以上的那些高收入的人,基本上也是跟原來民調差不多。

  主持人:我們時間還是30秒,我想請朱教授給我們做一個我們這次節目的盤點。

  朱鋒:我覺得應該説整個今天的選情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

  主持人:最大的意外就是懸而未決。

  朱鋒:懸而未決只是選戰空前慘烈的反映,所以這只是一個選戰的激烈和焦灼程度的這樣一個體現而已。

  主持人:好的,感謝二位參與我們的節目,也感謝觀眾收看我們今天的這一期《國際觀察》。再見。

  →→進入[國際觀察]欄目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