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 大選前的關鍵提名(8月12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2日 11:13)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兩個月前,白宮匆忙宣佈重大決定。兩個月後,玫瑰園又一次傳出重大決定。波特.戈斯當前中情局的棟樑,如今仍然寶刀未老,曾經因病退休,但最總選擇涉足政壇,如今被總統看好的中情局新的掌門人,在新的反恐態勢下,戈斯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主持人(方靜):觀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為您直播的《國際觀察》。兩個月前,白宮倉促地召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布什總統宣佈原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尼特因個人原因,辭去局長一職。兩個月後,布什總統為這個空缺找到了一個他認為非常滿意的人選,決定任命波特戈斯擔任中情局局長。

  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將圍繞布什總統的這個決定展開討論,今天演播室我們請到的嘉賓,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所的袁鵬先生和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那麼在開始討論之前,我們先一同來看一看8月10號布什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佈這個決定時的情景。

  布什:我十分高興宣佈這個決定,提名波特戈斯議員為下一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波特戈斯:我十分自豪,能夠與中情局同事再度合作,我期望能夠應對未來挑戰。

  布什:戈斯對中央情報局十分熟悉。

  波特戈斯:我曾經是中情局的一員,中情局的工作對於美國的安全是至關重要。許多美國人沒有認識到在全球範圍內,在危險的環境中,大量的中情局工作人員長時間的努力工作。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這個戈斯只是被總統提名為中情局局長,最終他是否能夠擔任這個職務,還要等到不久將來國會的一個審議,袁先生您認為國會通過的可能性大嗎?

  袁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我認為國會通過的可能性相當大。

  主持人:為什麼?

  袁鵬:從未來來看,好像經過兩個程序,第一個程序就是參議院的情報委員會要舉辦一個聽證會,聽證會可以預料民主黨會借機發起一些攻擊或者説批評,但是這並不影響聽證會之後情報委員會的一個表決通過,因為簡單多數就行。情報委員會17個成員裏面,共和黨佔了9個,民主黨佔8個,所以説如果正常的話9:8,而且更重要的是情報委員會的主席是共和黨人。所以在之後,就是參議院總體表決,參議院因為我們知道結果是51:48,就是共和黨和民黨的比例。

  主持人:也是佔多數的。

  袁鵬:那麼還加上一個獨立派的人士傾向於民主黨的,有就是説51:49,加上關鍵時刻,切尼也就是現在的副總統,他是作為參議院的頭,理論上的頭。所以最終的結果,共和黨通過的可能性相當大。

  主持人:52,所以就是説他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所以您認為他是能通過,但是就這一點恰恰也是他現在受到攻擊的,現在民主黨攻擊他,説這個人的政治色彩太濃,民主黨人説他是這個“忠實”的共和黨人,這個“忠實”二字從何而來呢?

  袁鵬:“忠實”二字,首先他就是共和黨人嗎,而且他是共和黨任職一直從事職業政客在這個政治生涯上幹的時間很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他是忠實的共和黨人。

  張郇(新聞觀察員):而且通常這個中央情報局的局長,在歷史上從40年代開始成立到現在,所有的局長是在這個戈斯之前,只有老布什是從國會議員,擔任過國會議員以後再擔任中情局局長的,所以説現在的民主黨人有一種職責,就是説他的黨派色彩太強,這樣不利於作用一個技術性的一個部門去發展。

  主持人:黨派太強的人擔任中情局局長有什麼問題?

  張郇:就是剛才説到的,他們認為如果黨派市場,他就更多的為黨派所利用,黨派的一種政治的目的。就是説,民主黨希望這個是一個有關於國家安全的,完全比較是中立於純技術、純安全的,這樣的話,就是代表或者説保護全美國人的利益,這樣的話如果是一個……

  主持人:一個客觀的情報。

  張郇:對,對。

  袁鵬:我想這也是一面之詞,因為所謂黨派市場,美國就兩黨,要麼是選民主黨,要麼是選共和黨,那麼你設想共和黨的政府他不可能選一個民主黨的人來當他的CIA的頭,所以民主黨就有口實,對此攻擊最厲害的就是卡特總統的前中央情報局的局長特納,他認為形同兒戲,“9.11”三週年了而且大選在即選這麼一個人,而且不是等到大選之後倉促的決定,這樣把國家安全事業作為一個兒戲,他膨結的特別厲害。那麼他……

  主持人:關於這個競選,選擇這個時機的問題,我們可能在後面會談到,剛才您談到就是説必然他是有一個代表一個黨的,但是人們對他的政治色彩太濃的攻擊顯然不是因為這一點吧?

  袁鵬:這是因為第一點吧,我想他是共和黨的總統提名共和黨的官員或者議員當CIA的頭,那麼尤其是目前兩黨競選如此激烈,選擇這麼一個敏感的時機,我們知道在兩個多星期以前,小布什本來,就説CIA這個職位先讓執行的主任當一段時期不太著急,那麼為什麼過了兩個星期之後,他突然就宣佈任命一個新的頭,這其中一個很明顯的就是一個大選市場的考梁。

  主持人:對,這個戈斯他和布什個人的關係怎麼樣?有人説他是布什的黨羽。

  袁鵬:那當然是他的黨羽。首先來講的話,戈斯跟老布什的經歷相同,這個心有期期言可以説。其次戈斯長期在CIA的工作,而且長期在國會負責眾議院的情報委員會,那麼在他擔任情報委員會主席期間,和布什執掌的CIA的系統應該來説不是一個相互的監控的關係,而是一個相互協作的一個關係,這樣客觀上有利於布什的CIA的工作不會被國會所監控。

  張郇:所以説現在有人也指出,就是任命這麼一個高姿態,原來他一直是擔任眾議院的情報委員會主席。就是説,“9.11”發生的是前後,中央情報局的所有的事物,民主黨人説跟你這個議會的情報委員會有關係,因為您監控不利。所以現在反而他要當CIA的主管了,所以説人家就認為這個不合適,有很多人説不合適。

  主持人:對,我們現在知道儘管對戈斯的批評很多,但是戈斯本人似乎還沒有聽到他的什麼表態,他説了這樣一句話,他説“我因為自己曾經在中情局工作過,而感到驕傲,在那裏我得到的是前景和希望而不是單純的職責和義務。”那麼總統的賞識讓原本還默默無聞的戈斯成為人們的爭相討論的焦點人物,當然也是我們今天節目討論的重要話題,那麼我們現在再通過一個短片全面了解一下波特.戈斯。

  解説:

  他曾經與美國現任總統喬治.沃克布什一樣,畢業于著名的耶魯大學,他曾經與美國前任總統喬治.布什一樣有過在中央情報局工作的經歷。波特.戈斯,布什總統提名的美國中央警報局局長,11年的中情局特工生涯,從中美洲的古巴到西歐的盟國,招募間諜策劃行動,戈斯的這段鮮為人知的經歷,至今仍然沉睡在高度機密的文檔之中。上世紀70年代,戈斯因為生病而不得不退出情報機構,在修養的那個階段,他還曾經將一家報紙經營的有聲有色。1974年身體康復之後的戈斯開始從地方政界重新發展,此後的十四年從一個小鎮鎮長一直做到了美國眾議員,在擔任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的那八年裏,他曾經質詢過美國情報高官,調查過“9.11”前美國情報機構的失誤,一時間成為了情報機構的改革先鋒,現如今花甲之年的戈斯又得到了布什總統的高度賞識,點名讓他重回中情局。人們疑問,布什總統的這一決定,不知道最終是否能夠得到國會的批評,人們在猜測這個任命對於戈斯來説,究竟意味著榮譽還是意味著責任。

  主持人:剛才這個小片,應該説簡單地回顧了一下戈斯的工作經歷,那麼現在布什任命他為中情局局長。布什看中的是什麼?他的什麼特點?

  袁鵬:首先看中他是共和黨人,毫無疑問;其次,看中他的經歷,經歷就是説他從政的經驗很長,從鎮長干到州的這個官員,然後再幹CIA的官員,再到國會議員,所以一直在在長期的執政經驗;第三是看他的資歷,資歷現在是花甲之年,60多歲,資歷也在那兒擺著,太年輕的人可能不能扶眾;最後一點我想看中的是他的能力,關於他的能力這方面,我想其實民主黨人攻擊他的黨派色彩也從來沒有否認他的能力,包括克裏——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也比較欣賞這個人的能力,沒有人拿他的能力作。所以經歷、資歷、能力加上共和黨的色彩決定了布什的能力。

  張郇:但是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華氏9.11》的編劇叫摩爾,在製作這個片子的時候,曾經採訪過戈斯,因為他是情報委員會的主席,當時因為3月3號才採訪他的。戈斯説,“像我現在這樣的能力,在中情局已經找不到工作了,我不能勝任這個的工作了。”他把這個錄音的記錄都公佈出來了,所以他説“我呢,第一我沒有語言的天賦,現在反恐的主要有阿拉伯語的、阿拉伯語的文化背景我沒有,另外我技術的天分也不行,電腦我也不怎麼會,我的孩子老是跟我説,你應該把電腦學會了,你應該最好。”把這個東西弄出來了以後,當然白宮説這個東西很荒謬,但是他是星期三,摩爾星期三把這個東西都弄出來,弄出來當然他實際上有他的目的,就是説實際上來反襯布什的選擇並不一定完成是從能力上來説的,但是剛才袁先生説的也確實是在國會當中很多的人對戈斯的能力是肯定的。

  主持人:因為我想剛才您説的這一點,他主要是從一個技術工作人員的角度講,不一定是這個頭。

  張郇:而且他整個的這種談話並不是非常嚴謹的,在討論一個重大的任命或者是一個歷史任務,他實際上這個摩爾當時去跟他採訪,也可能是處於一種特定的環境。所以他到他在國會的這種口碑,他畢竟呆了八年情報委員會的主席,應該説沒有能力的人是不可能這麼長的時間在這個位子上站著的。還有一點就是剛才説到,他是從小鎮上做起來的,他實際上是先在中央情報局工作,他怎麼會退出中央情報局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現在一些材料説他當時是被人發現有一次在華盛頓的一個旅館倒在地上了,隨後醫生幫他檢查確認是中毒,但是無法確認是中什麼毒,這個毒哪兒來的。這是現在一種報道。

  主持人:所以現在有一種報道説他染上什麼怪病就是指的這些。

  張郇:對,對。我想這裡面可能會有一些間諜、CIA的這些謎團在裏面,所以説這個還是很令人有興趣的,但是他這個病確實幾個月下來,當時他正處壯年,出院的時候只有140鎊了,在我們算起來大概就是120多斤了,就非常瘦,就是一場大病,而且內臟據説是都受到了損傷。他就到了一個小島,佛羅裏達的一個小島上,就是波尼薩這個小島刀,這個小島才40多平方公里,當時才兩千多人才住在那兒,他就從那開始,原來這個小島不是一個單獨的鎮,他就把這兩千多人,搞,搞,搞成一個小鎮,選出他當第一任的市長,隨後逐步逐步就開始從政了,一直走到現在這個。應該説他還是有很多的經驗,畢竟就是説……

  主持人:能力很強。

  張郇:對。能力,在CIA肯定是練就了一些組織能力。

  主持人:對。

  張郇:隨後在市民當中,在政治上面也是這麼多年也弄過來,應該説是還是有能力的。

  主持人:我們説道這個戈斯的特工的經歷,媒體都在津津樂道于他在1962年到1972年的這段經歷,但很多人懷疑他在那個時候參與了這個刺殺卡斯特羅這個行動。

  張郇:對,這種的懷疑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古巴跟佛羅裏達異海相隔,而且美國當時是一門心思要把這個眼中釘除掉,而恰恰這個時候戈斯就在這個佛羅裏達的中情局工作,但是至於他具體是不是著手策劃了去暗殺卡斯特羅或者説在這個暗殺卡斯特羅的計劃當中他扮演了什麼角色,現在應該説,就像剛才説的都屬於高度的機密,中情局的人説離開中情局的人從來都不説他原來在那邊幹什麼的,但是他作為一個領導,一個頭,在那段時間肯定他所有的大部分工作,都肯定與古巴政權有關,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袁鵬:我想這個謎團,如果從樂觀的角度來看,未來三周之內可以得到答案了。

  主持人:為什麼?

  袁鵬:因為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就他的任命會有一個聽證會,而這次聽證會跟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以往的中情局這樣重要的秘密系統有關的官員的任命都要公開的。

  主持人:密密的。

  袁鵬:這次由於大選議題太近,所以大家一致同意要公開搞聽證會。

  主持人:您認為聽證會上會把這一段經歷問出來了嗎?

  袁鵬:不排除民主黨人就此對他進行發難,以接瘡疤的形式把他接出來。

  張郇:但實際上這個對民主黨講起來不構成一個傷疤,當然也是要把古巴搞下去,但是恰恰就是在這個聽證會上,現在透露出來的最主要的,實際上所謂的瘡疤就是要把“9.11”的瘡疤再弄出來,實際上中情局,包括情報委員會,包括布什,實際上這是一個機會,據説在九月初的第一個星期,這是一個等於是在大選之前,再次把“9.11”的一些老賬再翻一遍,這倒是一個大瘡疤。

  主持人:好,現在我們這個網上的觀眾朋友的問題很多,有一位手機尾號是7246的觀眾朋友問,説為什麼布什沒有選代理的局長—麥克萊林?

  袁鵬:首先代理必須就是一個暫時性的工作,那麼其次由於這個最近大選臨近,他要不斷地做一些動作,第一個動作就是宣佈成立國家情報總監,那麼這個動作看來還不夠。第二就是現在這個動作,CIA這樣一個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目前美國的警報又再次打響,而且記上上周説三大城市,五個金融中心會受到攻擊,目前又提出9A會要全面的警戒,在這樣的狀態,以一個所謂的代理局長統管如此重要的一個國家安全系統,顯然不足以讓老百姓心裏安定,我想急於這些考慮,他把他代理用正式的來任命,至少起一個作用,那就是我布什在關鍵時刻還是負責任的。

  張郇:對,而且這個代理局長,如果一直在中情局工作,一路當到局長的話,被人家視為一個技術官僚,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官僚,但是我想布什在現在任命一個,認為是他的一個鐵桿的一個共和黨人來當這個局長的,實際上也是符合了現在布什對反恐的一種考慮。就是什麼呢?這個反恐已經不是一個技術的問題,很明確是一個政治問題,他已經無法擺脫了。

  主持人:對。

  張郇:一定是跟黨派,跟政治有關係的。

  主持人:您説的這個技術,所以我今天也看到一個評論,有一個人在解釋為什麼沒用麥克萊林葉的時候説了一句話,他説“這個麥克萊林過於學者士氣的風格和我們的總統不相符。”

  張郇:對,他很多事情他會説,我們比方説現在説到這個信息的共享,情報部門很大的問題,如果作為一個技術問題,技術官僚他會很較真,就説這個不行,這麼不行,他沒有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主持人:此前人們有一種預計就是這個中情局局長的人選,可能會在大選之後確定,但是現在布什非常匆忙的,馬上確定了,布什為什麼這麼著急?

  袁鵬:當然大選考慮是第一位的,因為大選到目前為止,布什雖然暫時民調落後,但是在有一點上他是領先的,那就是在反攻和國家安全這方面他是領先的,但最近的一系列事態表明,克裏有後來居上之勢,所以任命中情局局長這麼一個動作來顯示他在反恐上意志奠定而且決心很強,這樣對大選是一個造勢的一個作用。

  張郇:同時這個戈斯也是被作為一個改革者的一個面貌來放到這個位置上,因為他接下來就是要改革這個情報系統,根據這個“9.11”報告的一些建議。

  主持人:對。

  張郇:那麼……

  主持人:話到這個情報系統,對不起打斷一下,説道這個情報系統的改革,有很多人恰恰在這一點上指責布什,他説你現在,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要換一個新人的問題,我們現在是要面臨改革這個情報系統的問題。美國的這個情報系統有什麼問題?袁先生。

  袁鵬:那問題可以説是成堆,第一個問題就是協調能力不夠。

  主持人:主要的。

  袁鵬:15個機構之間缺乏相互的聯絡,那麼CIA的頭理論上是統和其他的14個機構,但現實的狀況是它既無預算權也無人事權,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CIA的頭只能管CIA,其他的部門他管不上;那麼其次就是説,目前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舊的問題還沒有出局之前,就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小布什任命所謂的國家情報總監,那麼國家情報總監根據他的設計是要領教于其他的情報部門的頭之上,而且現在新任的戈斯他認為,他上臺的主要任務就要提升CIA的統和能力,這樣就相互矛盾,所以舊的問題沒解決,又迎出新的問題。

  張郇:説到全國的情報的總監,布什是公開表示他支持這麼一個建議,實際上但是這個問題在布什的核心圈子裏面還是有不同意見,拉姆斯菲爾德就反對,拉姆斯菲爾德他就説,從法律的這個角度,我反對就是説在各個情報機構之間過多的共享這些信息。因為這些信息確實你從技術上來説的話,你過多的你比方説一條信息告訴了許多人,那可能就會有一些問題,但是拉姆斯菲爾德……

  主持人:拉姆斯菲爾德的説法我也看了一篇報道,他的説法是如果你過多的共享,可能最後會出來是一個非常妥協的、折中的這樣一個信息。

  張郇:但是其他,也有別的人説拉姆斯菲爾德主要為了錢,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情報的經費80%都在五角大樓,如果有一個情報總管的話,可能他就拿不到80%了。

  袁鵬:昨天這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搞了一個聽證會,其中負責主管情報工作的副國防部長參加了,他的主題的發言就是説不太同意CIA把很多大權獨攬。因為國防情報系統,第一經費掌握了80%,就像剛才張老師所説的。第二呢,國防情報系統有一系列的技術是CIA所無法統領的,包括無人偵察機,還有一些電子偵測系統,必須有國防部這種特有的部門去統和,雖然只能做一些協調動作,因此他不太同意CIA把大權攬過去,更加不同意未來的國家情報總監再淩駕於這幾個部門之上,所以我認為未來美國的情報改革可能還是任重而道遠。

  主持人:我們現在説戈斯,現在戈斯面臨著這個挑戰就很嚴峻,比如説現在我們知道拉登這個恐怖主義又一次説現在要在本土有更多的襲擊。

  張郇:對,據説這次説的更懸,據説是要刺殺美國總統,就是説他可能沒有明確地説要刺殺美國總統,但是有一個消息就是説重大的政治謀殺是他們的下一步……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